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自从有了宝宝后,家里就多了许多欢笑声,生活也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繁忙充实了很多。

“逗引”宝宝,应该是每位家人都喜爱做的事。一方面是因为宝宝确实可爱,实在让人忍不住去亲昵。

另一方面是因为家人们通过“逗引”可以与宝宝有更多的互动,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又能开发宝宝智力,让宝宝在开心的游戏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但容易被家人忽视的是,宝宝真不能“想逗就逗”,有的家人只为了达到目的而不去讲究方法,不仅压根逗不乐孩子,更会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三种逗引方法不可取

①高抛

有时一高兴起来,家人就忍不住把宝宝高高举起,发现小娃儿居然还很喜欢这样的逗引动作。

尤其是孩子爸爸的力气比较大,把宝宝轻松举过头顶不说还能高高抛起,接住后再转上个几圈,房间里顿时充满了宝宝的欢笑声。

但这种逗引方法存在失手的风险,在跌落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宝宝的颈椎脱位或半脱位。一旦家人接不住,后果不堪设想,月龄越小的宝宝越危险。

②拖拽宝宝的胳膊

有些家人喜欢拽着宝宝的胳膊将他们提起来,带着宝宝在柔软的垫子或者床上模仿“跳跃”的样子。

但宝宝在关节周围的韧带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大力的拖拽易引起脱臼,若是恢复不好,形成习惯性脱臼就追悔莫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激烈的摇晃

撑住宝宝的腋下剧烈摇晃,或者提在半空中快速旋转,都是绝不提倡的“逗娃”方式。

婴幼儿的头部比重较大,这种动作会伤害宝宝的颈部,也会让宝宝的大脑与颅骨产生碰撞,造成损伤,6个月以内的婴儿要尤其注意。

PS:剧烈摇晃是指在持续5~20秒钟内,每秒可晃动宝宝2~4下的情形。

02想让宝宝更聪明,家长们可以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放松自己的心情

有的家人疑惑,为什么和宝宝互动却总是逗不笑?笑容是有感染力的,想要让宝宝在“逗引”中寓教于乐,家人们自己要先放松心情,将快乐传染给宝宝。

强颜欢笑无法让宝宝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意”和“欢乐”,家人自然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使用一些逗引技巧

逗引宝宝不是说说话那么简单,一些小技巧可以让家人们事半功倍。

比如夸张有趣的表情,再配上起伏明显的音调,或者突然冒出的声音,更容易换来宝宝欢快的“咯咯”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游戏难度要符合宝宝的年龄段

“ 逗引”的游戏难度要符合宝宝的月龄,如果宝宝才刚满月,家人就急不可耐的玩起躲猫猫游戏,宝宝的追视能力都没发育好,自然感受不到游戏的乐趣。

家人不妨拿个小摇铃在宝宝面前轻晃移动,训练宝宝的追视;等到孩子稍大一些,可以让他多看镜子,5个月左右就能开始躲猫猫;一岁左右和宝宝一起玩简单的假装游戏……

根据宝宝的年龄增长,不断调整游戏的难度,才能让孩子喜欢和家人互动,并从挑战和玩乐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学习

4)重视大运动训练

当然,家人们也不能忽视了日常对宝宝的大运动锻炼。从翻身、爬行,再到会走路后采取的抛球、踢球和比赛散步等大运动训练。

宝宝的肢体在锻炼中更加协调,心情也更加开朗。运动中产生的积极情绪,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健康都很有帮助。

03结语

建议家人们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宝宝进行相应的互动和练习,但要注意避开危险的“ 逗引”行为。在养育方面,你的精心付出是与回报成正比的,

宝宝不能随便逗,潜在危险只有爸妈先知道,才能既保证安全又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