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觉有观的功夫,对治了粗的烦恼、粗的妄想,心得清凉、心得清净,产生了轻安和禅定,就是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地”,再也不会打妄想了。继续静坐,这个境界经常现前,感到法喜、禅悦,产生了法执。虽然不贪外面的财、色、名、食、睡,却贪着这个快乐的禅定境界。由于心愈来愈细,马上察觉了,不再贪着这种粗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贪,就是离。离开了欢喜、离开了禅悦,慢慢地得到更深的禅定,由定产生了更微细、更微妙的快乐,就证到二禅──定生喜乐地。证到二禅,离开了觉观境界,没有觉、没有观,只有一心,只有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念心。再继续用功,这个心愈来愈微细、愈来愈清凉,所感受到的快乐愈来愈微妙,才发现二禅的喜乐还是不好。

为什么?因为初禅有火灾、二禅有水灾,所以离开二禅的喜乐,进入三禅──离喜妙乐地,这念心比二禅更微细、更微妙,这个乐是更快乐了。再进一步,又思维这个道理,发现三禅这个心虽然比二禅高,但还有出息、入息的存在,还是不好,将来要感风灾。所以,我们修数息,也是一个方便。为了脱离风灾,干脆什么念头都不要,苦也不要、乐也不要,离开苦、乐两边,一念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进入了四禅──舍念清净地,住禅定中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进一步思维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漏尽烦恼,得漏尽通,能得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释迦牟尼佛有三明智、住“大禅定”,故能“降诸魔道”。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由初禅到二禅,二禅到三禅,再到四禅,于四禅中发明三种智慧(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以定力来降伏“魔道”。一般人不了解,认为打坐会走火入魔,而不敢打坐。修行学佛必须要了解,“魔”有外,有内"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属于"内魔",六欲天的"天子魔"则属于"外魔"。"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寿损命;烦恼能扰乱众生心神;

五阴是由受想行识等积聚而生的苦果,如病痛、瞌睡等都属于"五阴魔",能使心不得宁静,听经、闻法、禅修皆不得力,阻碍修行。《楞严经》中就提到,五阴中每一阴各有十种“魔境”。病是“魔障”,使我们的身心不得安宁,无法听经、打坐、发心。“病魔”之后是“瞌睡魔”,有些人上早晚课打瞌睡、打坐也是瞌睡、听经也是瞌睡……这就是“睡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魔障”是一关一关的。出家修行把外面的境界看破了,慢慢放下了,这些境界就会现前,妄想减少了就想瞌睡,使心得不到宁静。“降诸魔道”,表示病、魔、五阴"魔"、烦恼都被降伏了,现在所要降伏的是六欲"天魔"和"死魔"。“住大禅定”,要想降服这些,就要住大禅定。想住在大禅定,首要之务就是寂静,要想寂静就得离欲,这是有次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