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的蛀牙、牙周病和口腔癌都和口腔菌有关。
【编者按】唾液每毫升有上亿只微生物,由此可知,人的口腔菌有多么复杂。在《益生菌2.0大未来:人体微生物逆转疾病的全球新趋势》一书中指出,人的蛀牙、牙周病和口腔癌都和口腔菌有关;但口腔菌又极为特殊,有些人无论怎样吃甜食、不卫生,都不会蛀牙。
口腔是全身生态最复杂的部位,牙齿、牙龈、牙根、舌头共生菌相都大不相同。口腔每天要处理大量食物,但口腔内的微生物体却非常恒定,甚至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健康人的口腔核心菌相都很类似。有研究每天追踪唾液菌的变化,整整一年,发现竟然有99.7%的菌完全不变。
健康的成人一天要分泌一公升以上的唾液,唾液每毫升有上亿只微生物,同时含有如溶菌素、防御素等多种抗菌物质,这些抗菌物质其实杀菌力都不强,但足以维持口腔微生物体的恒定。真正顽强的病菌,就送下去交给胃酸去处理。
口腔的核心共生菌,是伟荣球菌、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多为不常听到的厌氧菌。大肠内厌氧可以理解,口腔居然也厌氧?
口腔菌喜欢在牙齿、假牙,甚至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几只菌游了过来,先落个脚,分泌一些有黏性的多糖固定下来,然后招朋引伴地形成聚落,分泌更多的多糖,层层包覆,内外隔绝,形成稳定的厌氧环境,这就是“生物膜”,也是口腔菌维持恒定的有效手段,但这种特殊构造也经常造成麻烦:像是恶名昭彰的牙菌斑,也是一种强固的生物膜,刷牙刷不掉,抗生素杀不尽,必须定期去牙科清除,否则就开始发炎。不用说,接踵而来的就是蛀牙、牙龈炎,牙周病,甚至引起口腔黏膜病变及身体其他器官的病变。
口腔菌中的变种链球菌是牙菌斑中的主要菌种,也是造成蛀牙的病原菌;更讨厌的是牙龈卟啉单胞菌,这株菌被认定是牙周疾病的关键病菌(keystone pathogen)。只要少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就可以破坏正常口腔菌相以及口腔免疫,加速牙龈组织损伤。牙周病再恶化下去,全身发炎指标会飙高,对健康影响可大了,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糖尿病,甚至多种癌症的罹患概率都会上升。
我们天天不自觉地吞下一、二公升的唾液下去,新泻大学的山崎(Yamazaki)教授2018年的论文指出:据估计,牙周病人每天会吞下不少牙龈卟啉单胞菌,大大伤害肠道菌相的稳定,进而削弱肠道屏障,使得血液中的内毒素及发炎指标飙升,引发上述的各种严重疾病。
口腔癌当然也与口腔菌密切相关。长庚医院的张佑良医师团队,在201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提到他们分析197位口腔癌病人及51位健康者的口腔菌后,选择牙周梭菌、和缓链球菌、巴斯德卟啉单胞菌为口腔癌的指标菌,当口腔癌进展时,牙周梭菌会上升,另外两株菌会下降。
那么,如何保养口腔菌呢?口腔环境非常特别,所以养出一群非常特别的菌。从出生时,这群菌就在口腔各个适合自己的地区形成生物膜、巩固地盘,与唾液共存,以至于研究口腔菌的科学家会很惊讶:为什么不论地域,不论种族,不论生活饮食习惯,只要身体健康的人,口腔菌相看来都很像。因为口腔环境的特殊性,胜过了种族、生活等因素的差异性。
但是,当有了蛀牙,牙周开始经常发炎,稳固的口腔菌相就开始感受到压力,一旦让所谓的关键病菌站稳了脚步,情况就急转直下。西班牙的罗齐尔(Rosier)博士,2018年在《牙医研究》期刊发表了一篇很有启发性的论文〈口腔微生物体的韧性与健康〉,人并非生而平等,有些人从不忌讳吃甜食,也不特别重视口腔卫生,但就是不会有蛀牙。序章中提到瑞典的维沛宏医院给智障患者喂食大量甜食以引起龋齿,结果发现有20~30%的患者,不论吃再多的甜食,就是不会有龋齿。
就是有高达两、三成的人对蛀牙有抗性。过去我们总是注目另外那七、八成会产生蛀牙的人,研究为什么产生蛀牙,探讨如何防治蛀牙。罗齐尔博士却认为应该多花心力去研究那两、三成不会产生蛀牙的人,为什么他们不会产生蛀牙?为什么他们的口腔菌韧性强,能抵抗关键病菌的入侵?我们期待后续研究的进展吧,不会太久的。
如何加强口腔微生物体的韧性?现在能给出的建议,还是要大家做好基本功夫:勤刷牙,正确刷牙,少吃甜食。真的想吃,宁愿在用餐时一起吃,不要时不时想到就吃,还有找家邻近方便的牙科,与医师打好交情,定期去做牙齿保养,至少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