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开我国古代家训之先河,该书作者为南北朝时期梁朝金陵人颜之推。全书共二十篇,主要内容偏于向族人传授父母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与方法,希望以此提高家族孩童的教育质量,帮助子弟成才。除传授理论知识外,颜之推还在书中结合自身经历与大量史实作为例证,大大增强了该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本文就是要结合这本书向大伙介绍一下一个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的父母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颜氏家训,声名赫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氏的传家宝典

琅琊颜氏,祖居山东曲阜,其先祖可追溯至孔子的学生,有“复圣”之称的颜回,后因三国鼎立,战乱四起,颜氏在族长颜盛的带领下举族迁于琅琊。此后,颜氏族人无论身在何地皆以“琅琊颜氏”自称,世家大族的荣誉感已初见端倪。受先祖颜回影响,颜氏世代致力于读书业儒,子弟中多有高官,主张迁于琅琊的族长颜盛更是官居大汉尚书郎、徐州刺史,赐爵关内侯。至颜之推时,颜氏已传三十五代,此时的颜氏正遭遇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动乱,为了躲避入侵到北方的异族,颜氏跟随琅琊王司马睿南渡金陵,成为“渡江百族”之一。

身处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风水轮流,朝代更迭是时常发生的事,作为一个世代显赫的士族,琅琊颜氏若想在动乱中传承家族的荣耀就要培养大量可以帮助家族在乱世中立足的人才。而培养人才就要从教育着手,彼时恰逢天下大乱,学校和私塾都不能正常开课,故而对孩子的教育只能在家中进行,《颜氏家训》由此而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序章就说到写这本家训的目的就在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保持家族的繁荣与延续。《颜氏家训》可以说是一个世家大族的传家宝典,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育儿经。

古代家庭教育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时候教:孩子的最佳教育年龄

为了培养家族兴盛所需要的人才,家里的孩子就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接受教育最好呢?《颜氏家训》的回答是越早越好,最好从娘胎里就开始“胎教”。这个越早越好的结论是颜之推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他说他七岁的时候背诵王延寿的《灵光殿赋》一会就背会了,背完以后十年没有复习过,都还能背出来,而他二十岁以后背的所有经书,只要一个月不复习马上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人年纪越小越聪明,长大了思绪多了,就不能安心学习了,教育质量也会下降。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

《灵光殿赋》全文

那又怎么让族人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呢?颜之推又引用了古代圣王的例子来说明: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教子》)

圣王是尧舜禹汤那些贤明的君王,他们在妻子刚刚怀胎三月的时候就让妻子住到专门的胎教室里,让她们端正思想,每天听听音乐,学习礼仪,进行严格的胎教。圣王是古代的全民偶像,以圣王为例大大加深了要实行“胎教”的信服力,给族中父母一种信任感,让他们争相效仿,同时也坐实了《颜氏家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越早越好的结论。

古代胎教图

教什么:孩子的主要学习内容

确定了最佳教育时间以后,《颜氏家训》又向父母介绍了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教孩子哪些东西。

首先就是立志教育,要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对于一个以延续士族荣耀与地位为目的的世家大族来说,颜氏的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族中子弟健康成长,而是要培养真正的治世之才,只有这样的人才多了起来,家族才有在乱世中扎根的资本,所以琅琊颜氏的孩子要学习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树立远大志向而不甘于平庸。人生于世,往往在年老将死之时后悔曾经错过很多努力就能改变的事,可是那时后悔已经晚了,只能是留下一缕魂神看着自己死去的躯体空叹,而等这个人投胎转世之后,发现自己十分贫穷,又会后悔自己前世没有修德,所以没有投个好胎,依旧不努力地度过一生,等年老将死之时,又是一声悔恨的叹息。

可怜白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体虽死,精神犹存。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及其殁后,则与前身似犹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实现梦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征须福祜,亦为不少矣。今人贫贱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以此而论,安可不为之作地乎?”(《颜氏家训·归心》)

《颜氏家训》依托封建社会的鬼神迷信与轮回投胎的学说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今生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但活着的时候受折磨,死的时候魂魄也不能安息,而且不趁着这一世活着及时改变的话,这种因为心无大志而后悔的折磨会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不断涌现,你怎么还能甘于平庸,不去实现梦想?赶快树立一个理想,并为实现它而努力吧。

其次就是道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颜氏是孔门后人,世代以儒学立世,道德文章是家族立世的根本,哪怕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没有人再讲道德了,颜家也不能放弃。因为道德是颜氏的标签,颜氏子弟如果不讲道德,就算家族再繁荣、再富有,也不再是曾经的琅琊颜氏。失去传统的家风传承是一个有牌面的大家族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颜家的父母对孩子的品德要求比较高。

孔子向弟子传礼

作为颜家的孩子,首先就要要有礼貌,对人的称呼要讲究:

“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颜氏家训·风操》)

礼貌也是一种敬畏,孔子在《礼》中说过:“见似目瞿,闻名心翟”,对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都要心怀敬畏,与人发生冲突要适当忍让,实在忍不了了就躲着他,因为每个能跟你发生冲突的人,都是跟你有联系的人,你不可能和他一辈子不来往,所以要心怀敬畏,能忍则忍。

“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颜氏家训·风操》)

除了要懂礼貌外,小孩子也不能爱慕虚荣,要务实,不能为了虚名而弄虚作假。

《颜氏家训》中举了个贪慕虚名最后被揭穿的的例子,说是有一个士族的子弟,其实没有读多少书,但是因为家里有钱就四处花钱结交名士,办诗会,搞乐会,还花大力气宣传,最后朝廷以为他很有才华,就给了他一个官做。当官以后,东莱王韩晋明觉得他名不副实,也邀请了很多名士举办了一个诗会,其中也包括他,东莱王在诗会中让大家当场作诗,结果全场除了他以外都是一刻成诗,大家写好之后都搁笔看着他,看得他面红耳赤,东莱王笑着说:“果然跟我想象的一样垃圾”(果如所量)。从此这个人名声扫地,贻笑大方,其所在家族也跟着被嘲笑。所以族中子弟要引以为戒,努力学习真本事,而不能贪慕虚荣,沽名钓誉。

文人诗会,曲水流觞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个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颜氏家训·名实》)

懂礼务实的颜氏子弟还要深谙勤俭之道,不要过度奢侈,一味放纵自己的欲望。

颜氏处于乱世之中,光景早已不复当年,家中子弟如果一味挥霍的话,很快就会导致家族衰败,所以勤俭节约是每对父母都要教给孩子的行为准则。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颜氏家训·止足》)

“满招损,谦得益”,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得太满,生活也是这样,衣食住行只是人的生活基本需要,不需要在这方面下多大功夫。一个人的精神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精神尚且空虚,又怎么能过度追求外在的享受呢?颜之推还举了古代帝王的例子,说秦始皇、汉武帝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当他们过度放纵的时候,整个国家都衰败了,帝王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的士族呢?所以族中子弟每个人都要勤俭节约。

秦朝阿旁宫,竞豪奢

最后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实用技能教育,要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除了读书写文章以外,世家子弟还要学习算数、画画、医学、骑射等其他技能,力求做到“德艺周厚”,全面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颜氏家训》中还强调父母要教孩子实用的生活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颜氏家训·勉学》)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乱世之中更是如此,现在有很多世家子弟看不起农民从事的生产技能,整天只知道游手好闲,活的就和行尸走肉一样,我们颜家的小孩一定要引以为戒,用几年的时间勤学苦练好过用一辈子的时间忏悔受辱。

陶渊明:自食其力的文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氏一族以儒学立世,儒家提倡的是读书、道德与入世。在乱世之中,颜氏仍能恪守儒家本分,注重子弟良好品德和远大志向的养成已是殊为不易,可谓尽显儒学世家的风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儒家本来是不喜欢实用技能的,颜氏强调技能教育,不得不说是对儒学教育的一种突破,颜氏家庭教育内容的变更与突破从侧面反映出了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打破与统治思想的混乱。

怎么教:父母的正确教育方法

作为一本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除了告诉父母应该什么时候教孩子和应该教孩子哪些内容以外,还告诉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做到严慈相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慈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不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往往在小的时候过于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而不加管束,没有形成让孩子信服的威望,等到孩子大了变得骄横散漫不听话时,又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的。

教育就是应该母慈子孝,相互理解

父母固然要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一味溺爱,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孩子犯错时要指出错误,如果屡教不改,可以进行适当体罚,这就像得了病要用针灸治一样,虽然扎着疼,但是马上就好了,没有人愿意打自己的孩子,只是逼不得已而已。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颜氏家训·教子》)

虽然孩子犯错要打,但不能把打当成唯一手段,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打孩子,平时教育还是要用父母慈爱来给孩子打造温暖的成长环境,严厉与慈爱缺一不可。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颜氏家训·教子》)

除了言辞相济以外,父母教育孩子时,还要切记偏重,就是不要偏心于某一个孩子,要做到所有孩子一视同仁。

颜之推批判现世之中有很多父母因为某个孩子特别聪明或者某个孩子是男孩就特别喜欢这个孩子而忽视其他孩子,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不被喜欢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伤害,而对喜欢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娇生惯养的放纵,这样的放纵会让他在以后踏入社会时为所欲为,招来祸端。

孔子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

偏心宠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父母教育孩子时,对于聪明的喜欢的孩子自然可以欣赏他疼爱他,但是对于不聪明的不喜欢的孩子也要保持着怜悯之心,因为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

小结

《颜氏家训》系统阐述了士大夫家庭应该正确教育孩子的时间、内容与方法,是一部被文人世家追捧的教育宝典。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颜氏家训》之中亦有很多不能为今人所接受的内容,如对古代君王的吹捧、对人死以后鬼魂之说的宣扬等。虽然书中一定会有不合当今时尚之处,但其中的精华决不会随时日久远而消失。相反,其中有关儿童养成教育等精辟的论断,体现出了满满的古代教育智慧,值得为当今的父母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