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很伟大的皇帝,他们的陵墓一个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早早就确定了位置,但是却不敢挖掘,他们俩就是成吉思汗和秦始皇。秦始皇的皇陵位置在陕西省西安市,早在1974年就被发现。

但是当时的科技力量达不到挖掘陵墓的水平,现在44年过去了,国力几乎翻了一番,但是对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却没有丝毫进展,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秦始皇陵有“盗墓者死”的诅咒,数量庞大的兵马俑就是用来威慑盗墓者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手工艺和建造能力都超过我们的想象,中国发明的榫卯结构,不需要一钉一钻,即使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在古代,帝王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陵墓,除了宫殿之外,历朝历代帝王陵墓,最能体现这个朝代的特色和顶尖建筑艺术水平。

秦始皇陵寝的修建,就集秦朝技术大成,动用了72万人昼夜动工,陵墓面积有五个足球场那么大。司马迁在《史记》中称秦始皇陵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意思就是秦始皇陵墓挖出了泉水,已经挖出来地下河了,可见有多深!

整座陵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封土,用特殊的砖石将陵墓完整的封闭起来,秦始皇陵墓的砖石是用三种不同的土混合米浆制作出来的,就算用火药也炸不碎,十分坚硬。这就给发掘带来了难度,如何能在不大规模破坏封土的前提下完整发掘帝陵,这个难题至今没有攻克。古代帝王陵墓大多都遍布机关,以防盗墓,秦始皇陵也不例外。在墓道中处处安有利弩,一旦有人在墓道中行走,就会触发机关,射出利箭万千。其实对于现在的科学技术来说,防止这种原始的冷兵器机关并不难,难的是另外一种玉石俱焚的机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陵墓中到底装备的是流沙还是火药这个并不确定,可以肯定是,在没有万全之策的情况下贸然发掘,可能会触发这种机关将陵墓完全毁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一睹秦始皇陵的风采了。再者,秦始皇陵寝之中陪葬宝物甚多,据说秦朝三大宝剑之首太阿剑就是其中之一。司马迁对于陵墓中的珍宝也有所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陵墓之中有水银塑造的江河湖海,川流不息,还有用夜明珠满满镶嵌的穹顶,寓意日月星辰,更以人鱼膏做燃料点燃长明灯,千年不熄。能够铺满五个足球场那么多的夜明珠,还有传说中的人鱼做成的灯油,奢华富贵简直难以想象。

据说在墓中,秦始皇被安葬在金棺之内,漂流在水银河上,沐浴着夜明珠的光辉,日夜不息。更珍贵的是陪葬的无数的书简,秦始皇死后将秦朝的典籍几乎尽数陪葬,这些竹简一旦现世就能弥补很多历史上的空缺。之所以迟迟没有发掘陵墓,正是出于保护这些文物的目的。竹简、铜剑等都极其难以保存。

如果在发掘之后保存不当致使文物损坏,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其次,因为大量水银的存在,秦始皇陵墓一旦发掘,会有极高浓度的水银泄漏,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秦始皇陵墓至今也没有打开,有专家指出,至少十年之内,秦始皇陵的挖掘都不会有所进展,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秦陵珍宝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