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她在科研方面努力前行,只为中国不被“卡脖子”。

她是一个90后女孩,也是一位科学家。在2018年,她曾经获得由《科学》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是当年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优胜者。

她就是万蕊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本科毕业之前,万蕊雪还是一个不被人知晓的女孩,可是毕业后,3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5篇文章,瞬间进入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尤其是2015年9月11日,2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论文,成为杂志当期封面,“背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上,让学术界眼前一亮,万蕊雪也在国际舞台斩落头角,彰显了中国女性的智慧。

据悉,近30年来,全球众多一流实验室,都在努力“捕捉”剪接体的结构,但是效果却非常差强人意,因此这项科研成为了世界公认最艰难的难题之一——RNA剪接的清晰结构和复杂机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剪接体的结构解析也成为了分子生物学里最热门的研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为现代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王者”, 曾走出14名诺贝尔奖得主,却也没有拿到RNA剪接的清晰结构和复杂机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女孩万蕊雪却做到了,通过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毋庸置疑地成为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入选者,当时她专注于酵母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和分子机理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不少科研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9篇论文,并且发表在了国际权威刊物《科学》和《细胞》上。

如今,西方国家对中国科研领域“卡脖子”,企图要阻碍中国科研的崛起。但是中国人绝不会就此被“纸老虎”吓倒。令我们欣慰的是万蕊雪是中国本土培养的博士,也曾是著名院士施一公的学生。

或许有人提及万蕊雪就会想到“师姐”颜宁。的确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中国科学家,而且作为“师姐”的颜宁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成为了美国外籍院士,两人的优秀有着相似的地方。

不同的是如今的颜宁前往美国执教,而万蕊雪却坚持在国内发展。

当然,万蕊雪这个90后女孩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不仅仅是靠着“天赋”,更多的是靠“努力”实现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当初,她为了能够留在施一公团队,从博一开始,就开始“拼命”,每天早8点到实验室,次日凌晨才离开,高强度的搞研究,至少在实验室工作14小时以上,几乎是除了睡觉,日常都在实验室度过。可以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数月之后,万蕊雪越来越优秀。

这个90后女孩到底有多拼?

据悉,2016的春节,万蕊雪和她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为了科研几乎到达了“疯狂”地步,机器不歇,人三班倒,每个人工作至少8小时,实验24小时连轴转,可以说将实验室用到了极致,而曾经的“胖”女孩,也因为科研变得“苗条”起来。

笔者相信,中国科研能够突飞猛进,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这样的科学家拼命的结果,而这样的拼命,更像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如此“拼搏”的科研人员,当西方“卡脖子”,中国将毫无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总有像万蕊雪这样的科学家,历经磨难、坚持不懈地为着伟大理想而奋斗。在2016年,万蕊雪入选了全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这个计划这一年有5名女科学家入选。

或许西方“卡脖子”会让中国人感到阵痛,但是同样会激励更多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拼命”,进而拿下一个个科研“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