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的VCR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有人把我称为洋面孔的中国人,因为我是被中国母亲抚养长大,培养成人的,所以我拥有一颗中国心。”

金发碧眼,鼻梁高挺,眼窝深邃,这位外国人特征十足的老人却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北京话,有着传统中国人的美好品质,他坚称“我是外裔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有人把李忆祖误认为外宾时,李忆祖总要向他强调“我是外裔中国人”。

1938年,李忆祖在天津一家教会医院出生,然而还不到一年,亲生父母就将他托付给一对中国夫妇,从此了无音讯,从此,他的一生紧紧的与中国缠绕在一起。

李忆祖十分感谢他的养父母,小时候,养母带他到一个德国墓地去玩,有一个外国老太太见了想领养他,但养父母把他视为己出,舍不得把他送出去。

他的养父是天津一家美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经理,小时候养父喜欢带他去见美国总部来的外国经理,也会带他去玩,送他钢笔,有一次,李忆祖扁桃腺发炎,需要做手术,在技术不先进、条件不发达的当时,这算是大手术,养父就请同仁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在高档餐厅吃饭,手术很成功。

后来父母离异了,母亲没有再养育其他孩子,和李忆祖相依为命,失去富太太生活的养母在工厂做工,供养李忆祖生活。

小时候照片

在育英中学上学时,李忆祖常常因为外貌与本地学生不同被欺负,越来越自卑的他总是戴着帽子上学,养母见了,总是安慰他,教导他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北京二中对于李忆祖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与育英中学的学生不同,北京二中的学风优异,学生淳朴,“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北京二中的“校训对我影响很深,我后来也是遵循这句话工作、生活。”

在那里,李忆祖卸下所有重担,专心学习最终考上了梦想中的学校。李忆祖中学时,听说地质工作是“鹰眼兔子腿,拿了工资游山逛水。”。

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但只有真正接触过地质工作,才会发觉这“游山逛水”的艰苦,风餐露宿,过草地,爬雪山,地质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但母亲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校训告诉自己要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再艰险的工作也能咬牙坚持,很快李忆祖就爱上了这份“丈量国土”的工作。

养父给他取名李忆祖,是希望他别忘了养育他的这片土地,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虽然有着外国人的样貌,却有着一颗热忱的中国赤子心,从未忘却养育他的这片土地,并用他的一生回馈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汗撒疆土日,风华正茂时

在北京地质学院完成了学业后,本是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他打了两次报告,坚决要到相隔千里、茫茫戈壁的新疆去。

到了新疆后,他在156煤田地质队从事野外普查工作,一块罗盘、一张地形图、一张地质图,他每天翻山越岭,跑遍新疆的山沟,一天要跑三四十公里,甚至曾经涉足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就这样把新疆的土地刻在了脑子里。

也曾在翻上山顶的时候想再也不要在上山,转眼间却已经在新疆上山找矿找了20余年,为新疆的建设、中国地质学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每当想起通过自己的工作,也许能够为祖国找到地下储存的矿产,每当爬到山顶时那“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涌上心头,什么累都没了,只觉得高兴,值得。

1964年的冬天,李忆祖在山里迷了路,饥肠辘辘、寒风刺骨迫使他敲开了一户哈萨克牧民的家门,自大跃进以来被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仍未恢复。

寒风瑟瑟、草场凋敝的冬天正是牧民家里最艰难的时候,在弄清李忆祖的来意后他们仍然坚守哈萨克族传统的礼仪,为客人端为他热上新鲜的奶茶与食物,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当李忆祖要给他们钱与粮票时,主人拒绝了他并为他指了回城的方向,返回作业点时,李忆祖特地绕道为牧民带去方块糖与砖茶,“一碗碗奶茶不仅温暖了我的身体,更是温暖了我的心。”李忆祖如是说道。

1975年,李忆祖与同事外出执行任务,不小心车陷了在沟里,周围人迹罕至,终于在一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一户哈萨克族牧民,这户人家只有两个个老人和一帮小孩儿,再向他们解释来意后,老人家二话没说,拿着坎土曼(当地的工具)带着孙子孙女们把车从沟里刨出来。

为了表示谢意,李忆祖提出要为这户人家照张全家福,老同志一听,非常激动地换上黑色呢子外套,扣好扣子,插了根钢笔在领口旁的口袋上,和老伴并排坐着,孙子孙女们围在旁边。这古朴传统的一家深深地刻在李忆祖的记忆里,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更富含了浓浓的“人情味”。

后来李忆祖也曾去过别的地方,但在新疆所感受到的温暖令李忆祖久久不能释怀,最终他还是选择留在新疆,并与妻子把家扎在了新疆,他说;“在新疆呆惯了,到哪儿都感觉不如新疆好!”

壮士暮年,桃李满园

1998年,李忆祖从荒漠戈壁中退休下来,依旧闲不住,特别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从此,在三尺讲台上多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教书先生。

起初,刚刚接触教育行业的李忆祖感到手足无措,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购买了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等机器,给孩子们带来各种新鲜不已的体验。授课时,他讲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不拘泥于理论知识。

在牧区,他给孩子们讲肠衣为什么会穿孔,怎样才不会有孔,文科学生问他文科如何发明创造,他就从四大名著讲到莎士比亚,给家长讲课时就讲家庭教育,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形象解答学生的一个又一个疑惑。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要有一种用不衰竭的欣赏力”,他每天早晨都到新疆红山去拍日出,到了下午就去拍日落,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疑惑了,红山我们经常去,怎么没有发现红山这么美呢?他说这是因为缺乏欣赏能力,要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发现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多年来,他去过50多个地方讲课,有36万人进过他的课堂,开设了七八百个讲座,他春风化雨地将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学子。

李忆祖认为;“把人生道路走好了,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会有种成就感。”

作为新疆的地质学家,七十多岁的李忆祖应邀参与《地理·中国》在新疆的拍摄,看到成片里“拄着登山杖,在碎石滚滚的羊肠小道中走过的老家伙”时,李忆祖不禁感叹自己真是“疯了”。

虽然如此,李忆祖仍然乐此不疲,编导陈东说:“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老想照顾他,可他觉得自己是主人,还老想照顾我们。”。

走过魔鬼城、天山、双腿早已被寒疆的雪水冻出关节炎的古稀老人,仍然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家人们多次劝他不要再忙活,早点退休休息,他却说:“这些都是玩,都是有趣的事情,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老骥伏枥,不忘初心,中国的土壤,科普知识、培育学子的重任早已刻进他的血肉里,血缘不能阻挡,他早已是中华的儿女!

文/趣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