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心里也很矛盾,就想着iPhone12发售能惨淡一点,再惨淡一点,然而事实却是:iPhone12当日,各大城市的直营店纷纷排起长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所说的矛盾点在于,不希望被“爱国”情绪所绑架,因为这个后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再有一点希望苹果手机质量或者其他方面出些问题,或者干脆一点就是不如国产手机好。但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评价,还是自我体验来说,现在的苹果质量、生态系统上,有些方面确实优于国产,当然性价比上来说,一些国产手机还是扛得住的。

问题来了,该不该抵制“苹果”?什么时候可以抵制?

该不该抵制“苹果”?

不少人喜欢吃苹果,因为它富含营养元素居多:膳食纤维果胶、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元素本身对我们身体有益。

也有人单纯不喜欢苹果,所以不会去买。

当所有人统一意见不去买苹果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苹果坏了,再或许在口感、营养价值上有了一个取代它的水果。

同理,当苹果手机的性能、外观、生态链被国产手机完全碾压的时候,不用去喊,大家自然而然不会去买“苹果”。

从iphone发布,到如今的iphone12,国内从来没有断过抵制的声音,反而让iphone的销量越来越好,我都怀疑这是他们自发组织的一种营销手段,让现在的年轻人出现逆反心理:“你不让买,我偏买”,话说这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销售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时候该抵制“苹果”?

上面我们说到,当苹果烂大街,性价比败于国产之时,我们可以抵制不买。另外还有其他缘由不去购买吗?

讲一个小故事:

韩国有一个知名的企业:乐天集团,主要从事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取名:乐天玛特。

1994年,乐天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当时国内的消费水平并不高,直到2007年,乐天集团才真正意义上进驻中国市场。强势进驻的乐天,先在北京开了8家门店,其后又斥资数十亿收购江苏时代超市,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5年后,乐天玛特以其独特的零售模式和服务水平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追捧,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7年初,乐天事件爆发,全国掀起抵制乐天热潮。不到一年,布局了整整20年的乐天退出中国市场。

乐天的退场不仅仅是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电商挑战、全球零售市场萎缩等缘由,最重要的一点,它在挑战中国人的底线,撩拨了中国人身上的逆鳞。

在底线被触碰的时候,中国人从来不心慈手软,今天让你垮,绝不留你到明天。

可时间一长呢?

位于韩国首尔的明洞免税店在2018年营收超过35亿美元,打破了单店一年营收的世界纪录,最大贡献者正是中国消费者。2018年五一期间,乐天免税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成,其中店内70%的消费者都是来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正非:洗一个“冷水澡”

面对购买iphone12的排队长龙,网上出现热议,关于该不该抵制的问题,你说我论好不热闹。看到许多文章,劝不卖的不在少数,做销售的也不少,但能够真正让人信服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希望有生之年,国产优于进口。

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

华为在面对美国“实体名单”以后,一直在舆论关注的最高点,当时就有媒体采访任正非:

如何以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产芯片,包括国产的核心零部件和美国、外国企业的差距?

当时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
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结合任老的话来说,现在对苹果的抵制,可能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一时的胜利,而是取得最终的胜利。而这个最终的胜利从制造业上来说是:让全球用上中国造,让世界认可中国造。

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如美国一般的恶意诋毁。

写在最后的话

20年前,华为取得国内电子行业营收第一名,所有人都看好华为,高唱赞歌。

但,任老却写了一篇警示之文《华为的冬天》

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

而今,这一天来了。

美国一次次的出手,华为一次次的接招。

庆幸,它还在。

如果,十几年前,我们开始抵制了所有,华为还有创新吗?还会研发吗?还会不会有如今美国的痛下杀手?或者它都不屑一顾吧。

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