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性的三面柱上,第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大师很多人常常因为自身性格和工作环境的矛盾,感到焦虑不已。据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83%的职场人都曾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感到困扰。有的人抱怨自己性格太内向,有的人担心自己是个直肠子做事太冲动,还有的人在自己的拖延症和deadline之间反复挣扎。与此相反的,很多高管和人力资源部门因为缺少“识人之明”,相比于技能的匹配,更难的是性格的匹配——为合适的岗位匹配到性格合适的员工。为此,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内耗,甚至员工流失。性格问题俨然已经成为困扰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员工管理的重大难题。渴望成功的人希望超越自己的性格特质,成为理想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做呢?来自陈生民老师的邀请函你好,我是陈生民。欢迎来到湛庐阅读《突破天性》精读班。这本书的作者是布赖恩·利特尔(BrianR.Little),他的名字很有趣,布赖恩的发音很像大脑,他对人格心理学发生兴趣是因为他相信性格是天生的,是由大脑决定的,所以当他第一次他踏进指导教授的办公室时,教授问他:你是谁?他当时回答:“萨宾教授,我,基本上是,我的脑袋。”利特尔很幽默,被称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格心理学家,他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是幸福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天我想和你谈谈,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的重点在说什么?1

《突破天性》这本书谈的是人格心理学,是我们用性格分析的理论和工具如何剖析自己、发现自己以及改变自己的秘诀。我们性格中有稳定的部分和可变的部分,常常因为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度。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可能因为畏惧而内向,有时候又因为过于兴奋而太张扬。和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如果我们能了解他们就能好地相处。在职场上,如何带好团队,先从识人开始,而越在高层的领导者,越需懂得人与人的差异,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聪明要有智慧,必须有一套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方法论。作者利特尔教授的观点和一般人格心理学的主张不同,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他认为人有稳定的性格,同时也有自由的人格,只要你愿意,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首先,我先谈谈人格是什么?简单来说,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从性格开始。《突破天性》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Me,Myself,andUs,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我、我自己,和我们”。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人对自己认知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实中的我、行为的我,用英文小我me来代表,例如:我很酷、我很安静、我很大气等等;第二个层次的我是本质的我,也是天生的我,用英文我自己myself来代表,例如:我天生是偏好热闹、偏好与人互动、或偏好有条理、有秩序的;第三层次是我在他人眼中的我,这比较难懂,这个我是由关系和情境定义出的我,用英文的我们we来代表。比如说,在婚姻中表现出的我是忠诚或是背叛、是顺服或是挑剔、是关爱或是冷漠,这个我是由彼此的关系和情境定义出来的;在工作中,我在企业收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我是大局为重或是自我利益优先、是冷静或是难缠、是保护员工或是保护公司资产等,这也是由彼此关系和情境定义出来的。那么,哪个我才是真正的我?这就是本书有趣和有用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应该是稳定、不容易改变的。但我教学多年,也阅人无数,我发现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正确的理解,是难移,是可移,而非不移。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人格类型,但也会根据关系和情境改变自己的想法、情感,以及行为。这也是本书中文名字被翻译成“突破天性”的原因。理论上说,作者利特尔认为有两种天性,第一天性来自遗传,第二天性则来自情境设定,人会根据自己的角色和社会文化需要表现出一种行为模式,第二天性有可能与第一天性完全相反的。举例来说,利特尔教授讲课很幽默,就像一个喜剧明星,但他说他真实的人格是内向的,课堂上的外向是一种表演。如果你上TED查找他2016在温哥华的演讲《你到底是谁?》,他一开口,观众就笑声连连,很有舞台魅力,但是下了节目后,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待着,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除非跟他很熟悉,你很难察觉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利特尔的两种天性都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的第一天性和第二天性是相同的,就会强化你的人格,变得十分稳定。但如果第一天性和第二天性是矛盾的,那他的两种人格特质会在不同的情境中显现出来,他自己也会拿不准自己的个性。不过,除了第一天性、第二天性,还有第三天性,在书中称为“第三本性”:所谓第三本性,是我们可以超越遗传基因和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根据个人的意志和目标改变自己的人格。如果你为了幸福的人生刻意磨练恒心、毅力,或者表现出更尊重他人、有耐心倾听他人,你做出的特质改变,就是“突破天性”,跳脱了遗传和社会对你的影响,换句话说,你可以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2我认为有三个理由需要精读《突破天性》这本书,我也会在这个精读班里,引领你一个个实现这些目标。一是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智慧。我们通常是从照镜子来认识自己,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对照到自己内心的活动,原来我心情好的时候是这个样子,我忧愁的时候又是那个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自知之明”。二是除了知道自己,也希望能够拥有了解他人的智慧,即“自知而后知人”。不论在职场,或是在社会,了解他人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常会因为外在的一些表现误判,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读这本书的第三个理由,也就是实践这本书的书名——《突破天性》。“突破”,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人格,你可以变得完全不一样。坐落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在入口处有座石碑,上面刻着“认识你自己”,有人问希腊的第一哲学家泰洛斯:什么事最难?泰洛斯的回答和这座石碑的刻字一样,也是“认识你自己”。

人格心理学家虽然不乐意将人格赋予道德意涵,但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人能透过某种干预或改变使人生变得更美好,所以利特尔教授提出第三天性就是主张,你不但具有某种类型的人格,同时只要你为了某种美好的目的,你可以改变成不一样的人格。简单地说,人格是可以超越的,不要被“你是某种人格类型”所局限,也不要过度的解读任何一种人格测评量表。我想,无论你是职场新人,或是久经商海搏斗的老船长,都应该来读这本书,作为自知知人的第一本经典,书中有许多人格测评问卷,一方面可以用它理解书中阐述的观点,一方面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