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秦二世元年,因大雨延期的戍卒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暴动,进而掀起了反抗秦朝暴政的序幕。楚地的刘邦和项羽,毫无疑问,是反秦战争最为强大的两支力量,他们个人的选择,实际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秦制统一下的中国

秦国以六代君王的接力,实现了华夏区域的一统。这种统一制度,是完全迥异于商周时代的统一。商周时代,商王和周天子是华夏大地的共主。如在商朝时,各个方国、部落只需服从商王即可,按时承担义务。在周朝,虽然周天子重新划分了天下,分封了众多邦国,但相当数量的国家是商朝以来的方国,其根据周天下建立的天下秩序,以宗法制为核心,以此向外扩散,建立起不同等级的统治秩序,定期朝觐周天子、承担义务,其邦国内的事务,周天子并不多加干涉。其统治结构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国王与领主、骑士的统治结构。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的权威已成为了象征性共主,对诸侯国的控制力量大为衰落,平王时甚至发生了周郑交质这样使得周王室威信扫地的事件。

周王室控制力减弱的直接结果,就是战争的增多,于是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战国,甚至出现了大规模以兼并土地、吸收人口为主的灭国战争。僻居西北一隅的秦国,在周平王东迁时,因护驾有功,得以分封诸侯国。其后,秦国长期专注于西北一隅发展,后来才注视东方各国,任用了许多来自东方各国的谋士,如商鞅、如韩非、如张仪等。尤其是商鞅,其制定的军事上的军功爵制、以及政治上以吏为师、经济上的重农抑商的耕战之策,经过六代君王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寰宇的一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

但我在前文提到,秦王朝的统一,是不同的制度,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绝对一尊制度,皇帝是整个帝国的绝对权威,中央又是地方的权威,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同时,废除诸侯国改行郡县制,所有的区域全部直辖于中央,这样的统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地方的自主性大大减弱,思想上也趋于统一,文字乃至度量衡开始全都趋于统一,即用秦制统一华夏,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讲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郡县制、以吏为师、高压的思想一统、文化一统,其首要目的是维护庞大秦帝国的运转,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尤其是遽然推行东方六国,衔接过程耗时耗力,并未实现有效的一统,反而因为操之过急,引发东方六国旧地反秦势力的联合和反抗。陈胜、吴广则是点燃火星的人。六国旧贵族随之群起响应,一时之间,秦帝国境内烽火遍地,泗水亭长刘邦、前楚国贵族项梁、项籍等也加入了反抗的队伍,但是两人对于秦朝之后的未来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建构。

二、项羽的天下观

项羽出身优渥,其家族世代在楚国为将军,其叔父是楚国末年将领项燕,在秦楚战争时,被秦将王翦所杀。因此,项羽反秦的动机则是国仇家恨,他的首要目标是推翻秦朝统治。至于秦朝灭亡后的天下秩序,我们也很好理解,那就是恢复战国时的天下秩序,尤其是为楚国复国。当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将章邯的大军,反秦形势明朗之际,项羽已经开始着手分封,并开始寻找楚国王室后裔,推举楚怀王后裔熊心为怀王,号召天下。随后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对原有六国旧贵族也逐渐分封,刘邦也在此列,被封在南郑,史称汉王。

因此,项羽的天下观是其出身和个人经历所决定的,他并未继续采取秦朝的严苛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反他则推崇周天子的天下观,只不过这个公主的身份是由其自身担任。假如楚汉战争项羽获胜,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改写,华夏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但同时又是不同的政治实体。这对中国社会的变化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调整。

三、刘邦的天下观

刘邦起于民间,早年在沛地游手好闲,年届中旬,在沛地官府谋得一职,担任泗水亭长。其玩伴樊哙是沛地的屠户,结交的最高级是沛地的县衙任职的主吏掾萧何与狱掾曹参,其结交的范围决定了刘邦草根出身和眼界不高,但在底层的经历,也培养了刘邦同各色人物打交道的能力。

《史记》记载了刘邦与项羽面对秦始皇出巡车队仪仗的反应。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的反应则是“彼可取而代也。”这句对话,实在反映了两人的不同的出身。刘邦的出身底层,见到如此豪华的仪仗队,自然有些羡慕,这是一种对于阶层跃升的渴望。但是对于项羽则不一样,项羽出身贵族,本质上与秦始皇所在的秦王室属于同一阶层,对他来说,他同样有资格坐上秦始皇的位置,因此是一种平视的态度。这自然是由于两人不同的阶级出身决定的。

而且,刘邦在成为汉王之后,曾经计划就此选择在此终老。是张良、萧何、陈平等人不断谋划,才使得刘邦拥有了不断追逐逐鹿天下的梦想。

刘邦在夺得天下后,曾讲过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虽然这句话说明刘邦知人善任,但是却也说明刘邦的天下观,正是由于这三人等代表的谋士集团共同推动的。

因此,在刘邦夺得天下之时,他的天下观逐渐开始同秦始皇一致,再度回归到了一制,即以中央集权制度,当然有其后世子孙的共同努力,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来解决未来社会的建构问题。

四、蓑翁说

楚汉战争明面上是刘邦与项羽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实质上却是两种制度间的抉择问题,即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前代的分封制的争夺。从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多次反复,最终首先在秦国实现,而后秦国通过统一战争,将其推行全国。秦末的战争,再度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大辩论。项羽和刘邦,则是这两大制度最终代表。虽然,刘邦初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度,但在其后世子孙的努力下,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中央的绝对权威。中央集权制度至此成为了未来中国历史的主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