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董小姐在做行业「非典型性」产业地产的小研究。

感觉一夜之间,产业地产找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至少,好几家知名地产公司的一致动作都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大家忽然步调一致,言必谈「产业」?

我打算写一个观察小系列,在接下来的数篇文章中,剧透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先跟大家聊聊金地的变化。

董小姐了解到,最近,金地在内部悄悄启动了一个大工程,由董事长凌克一手主推。

这是一项非常神秘的行动计划,其内涵边界相当宽泛,即使很多内部的朋友都对此语焉不详。但是,该行动的核心,始终围绕一个热词——产业。

这个神秘行动倡导的核心内容如下:

「走产业园+城市联动发展机制,要利用多元化的战略和IP资源,获取性价比更高的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以后要多多提倡产业结合住宅的投资方式。」

问了一圈金地的朋友,很多人都把这个神秘行动和鼓励非公开市场拿地划等号了。

金地过去也有不少产业拿地的案例,但是,这一次,董事长凌克亲自主推,算是通过新计划,做了一种全集团的产业强化和意识统一。

从规格到力度,都明显看出,金地总部对产业这件事的战略性重视。

这和过去,金地主要在子公司主打产业园,而子公司与集团业务又泾渭分明的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配套人事,董小姐独家了解到,金地刚刚在集团投资部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拓展小组,主打产业拓展,组长是从龙湖跳槽过来的杨巍。

杨巍现在是金地集团投资发展部助理总经理,专管非公开产业拓展这一独立条线。

他的title在金地算相当高了,他是集团部门二把手,再往上就是高级副总裁。

董小姐独家了解到,金地已经下令,要求未来全集团创新拓展的占比要加大到30%以上,这个小组可以和创新发展部配合,多做一些产业用地的投资。而过去,金地的这个额度只在10%左右。

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表态。可见,凌克对金地做产业,已经快速进入了量化管理的阶段。

不过,考虑到过去,各地方公司主要依赖公开拿地组拿地,公开组对接更多,更熟悉市场水温,如今,集团产业拓展也需要地方城市公司的辅助。

目前,这个新的拓展小组的工作重点,主要在投资条款的制定,而公开拿地组负责给到地块意见。

但是,对各地公司来说,要加大产业拓展的比例,并不比公开拿地轻松多少。

由于时间周期更长,回报更慢,在这个行业中,两种拓展方式都面临着各自的天花板。

金地吹响了号角,但是,这一战略成功与否,要看它的产业背书。

凌克对产业的意志,决定了这个内部工程的推进节奏,也决定了,接下来,金地的业务成色与比重。

虽然,在产业赛道上,金地并非一名新兵。截至今年6月底,金地自主开发及轻资产运营的纯产业类项目,一共29个,总面积超过了300万平米。

只不过,多年来,金地的产业投资路径,选了一条比较另类的路线。

行业里面,地产公司对待产业常有两种态度。

第一种是躬身入局,做政府和公司的插线板,但更多还是招商中介与平台功能。

另一种是资本代言人,大VC角色扮演,搭上第一班船,精细运营,坐等红利。

金地把这两条路合并了。与很多朋友聊了聊,至少可以发现有四个玩法上的特征:

1,确定两大方向。

从过去投资的创业公司看,金地的产业大部分瞄准了科技赛道,两个方向:生物医药工程和人工智能。在投资、孵化之后,再把这些公司连接到产业园里,做深度绑定。

也就是说,他们首先早期押注那些领域内具备独角兽潜质的公司,顺便孵化金地产业园的基本盘。

凌克说,如果有孵化一家公司,或者孵化一个产业的能力,就是做产业地产的终极能力。

不过,这条路对很多同行来说,成本极高,性价比并不高,除非有一个强力推动者。

它意味着,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支撑,需要专业团队的加持,过程中,只要产业重心有丝毫偏移,短期KPI考核再严格一点,都可能前功尽弃。

2,城市重心。

金地产业的重点布局点已经在内部高度明确了,主要聚焦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成都、武汉。这些都是个性强烈的强一二线城市,有足够的产业腾挪空间,也有巨大的客户动员的潜力。

当然,都是竞争白热化的地方,没底气玩不长久。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未来也会是金地布局产业的重点根据地。

从未来来看,「浙江、江苏、安徽,未来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都会是全覆盖。」凌克说。

3,投资孵化策略。

目前,金地产业板块的主要载体是,金地商置下属专注于产业平台的子公司金地威新。目前这个平台由张晋元担纲。

随着金地集团加码对产业的投入,也不排除在金地威新之外,金地集团另有新的产业投资平台出现,或者将产业向集团做进一步归拢,统一口径。

董小姐听说,不久前,金地商置做了不少业务与架构调整。对凌克来说,产业这个特征,不再仅仅是子公司的标签,也必须成为全集团重点关注对象。

但是,不管未来的产业载体会有几个,金地的产业招商策略与很多产业大玩家都不太一样。

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它一共投资了4支全球知名的创投基金:丰元创投,元禾谷风,清源创投,美国使命湾基金3期。

把创投作为触角,去接触一批未来的客户。这个逻辑,已经脱离了股权回报,谋求的是一个产业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生态圈。

理想很丰满。因为,有了这个生态圈,对客户的影响力,产业落地的实操性,就会相对大大增加。

不然,产业梦,尤其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产业大手笔,都会容易流于口号与PPT。

4,建立研究能力。

金地的朋友说,金地还在积极发力产业研究咨询业务。

目前,位于北京的金地研究院,内部有一个长长的合作清单:工信部装备发展中心,赛迪研究院,中咨高技术中心,罗兰贝格,BCG,德勤,安永等。

如果说,投资基金是一个链接客户的通道,那么,研究智库就是发现客户的雷达。

但是,金地研究院的任务并不轻松,因为,它要支撑金地不断扩张的野心。

计划书是这么写的,不只服务于自己的招商,还要能为政府和企业两方服务。对政府,计划提供产业规划、园区发展规划、政策配套设计、资源导入等。对企业,提供市场对接、产业研孵化、人力资源等等。

这意味着,主导方要有随时切换专业与视角,匹配不同诉求的能力。

总体看下来,这4个核心策略的叠加,让凌克的金地产业梦,在现阶段,显得非常高调。

对产业地产的对口从业者来说,金地会是接下来值得考虑的新去处之一。

所有人都知道,产业已经成为提升地产公司城市竞争力最好的敲门砖。但是,鉴别这块砖是不是真材实料,正在成为官方的主流态度。

以产业之名的事太多了。做了8年产业的金地,有没有资格被审视新的可能性?

你怎么看金地的产业计划和>30%的拓展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