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国家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如何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了每个诸侯国的头等大事,于是,各国都在通过变革,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诸国中,变革最彻底,最成功的当属位处西鄙之地的秦国。

主持这次变革的,就是卫国人商鞅,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将秦国推上了强国的行列。

但他成功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能成就功业除了有天时地利外,他自己创造的人和是很关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了解自身,审时度势

商鞅本名公孙鞅,他的职场生涯是从魏国开始的,当时在是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中庶子是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就是个普通的随从。

但善于发现人才的公叔痤,发现商鞅是个很有想法,也极具才干的年轻人,所以格外的器重他。

可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重糊涂,对他的建议不置可否,对商鞅自然也没放在眼里。

其实这也正常,当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作为管理者的魏惠王必定觉得,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完善的,无需太多的变动。他的想法,就如同现在的成熟期企业的情况,管理经营模式已经固定,如果做大的变动,势必有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所以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

商鞅碰到了他职业生涯的瓶颈期,而随着公叔痤的去世,他在魏国很难再有发展的机会,他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恰好此时,公元前361年,秦国发布了“招贤令”。

看到希望与机会的商鞅,就毅然来到了秦国。

但为何商鞅会选择秦国呢?

因为秦国与魏国完全不同,尽管秦国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但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国家的整体实力不强,在战国诸侯中话语权也不高,而且时常面临中原诸侯强国的威胁,当时中原诸侯把秦国视若夷狄。

用现代观点看,此时的秦国就像一个新兴的企业,有一定的实力,潜力巨大,但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和有效的行动举措,这时,就需要有卓远的人才的加入,通过变革而强大。

而雄图大志的秦孝公继位后更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这些正是商鞅需要的天时与地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巧思布局,立人立言

欲谋事先谋人,再完美的想法最终还是要人去实现,纵观历史上成功的案例无外乎如此,布局重要,但人的作用很大,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成功的几率才大。

刚到秦国的他就设法结识了关键人物-秦孝公的宠臣景监,通过景监的引荐,得以直接觐见秦孝公。

但见人也是有艺术的,要有一定的谋略。

一是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是“刷存在”;二是,要摸清对方的需求,就是“知人心”;三是,也是最重要的,在合适的时候亮出自己的底牌,就是“展实力”,一击而中。

不久,秦孝公果然主动邀请商鞅进宫面谈,这次商鞅就毫无保留了,他讲的是“强国之术”,就是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落地的方法。秦孝公为了听清商鞅的讲话,多次向前移动,而且不知疲倦,这次的会谈持续几天。

当会谈结束,景监问商鞅,:“你是如何说动国君的,他现在高兴极了。”

商鞅回答道:“我开始讲的,是可以让秦国全面而长远发展的方法,而君王现在需要的能马上强国,而可以具体实施的方案。”

商鞅的四次谈话,巧思布局,从最开始的黄老学说的“帝之道,到儒家学说的“王之道”,最后用法家学说的“霸之道”和“强国之术”,一步步了解了秦孝公的需求,最后获得了认可。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开始变法,史为“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大增,迅速的让秦国崛起与战国诸国之间,秦国更一步步成为强大的国家,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他的人生结局是悲惨的。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 在他的政敌公子虔等人的谋划下,被迫“谋反”,商鞅失败战亡。 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而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