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年来,大江南北,强省会战略一路高歌猛进,成都代管简阳,济南喜提莱芜,长春合并公主岭。

许多人都在围观,西安是否会合并咸阳?

咸阳官方的回复来了。

2020年10月9日,咸阳市官方回复一位市民提问时表示,随着地铁一号线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西安咸阳两市将逐步同城化,“目前,我们在省市各类会议中未讨论过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所以更无西咸合并时间表。‘三分咸阳’的说话只是个别学者的一家之言,未进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如有变化,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个回复,勾勒了西安和咸阳的现实走向:类似广州和佛山的一体化发展,但没有排除未来会发生变化的可能。

西安和咸阳两地,民间正在发生激烈的争辩,试图厘清这两座城市合并的利弊。

现实当中,不管是成都,还是济南和长春,都是大都市吞并一些小城市,这些小城市的GDP全在1000亿元以下。

但是西安和咸阳,分别是陕西省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三大城市。

唯一令人唏嘘的是,两座城市近年来的命运迥异。

西安的GDP由2017年7469.85亿元上升至2019年9321.19亿元,常住人口由2017年953.4万人增加至2019年1020.35万人。

咸阳的GDP由2017年2340.65亿元下降至2019年2195.33亿元,常住人口由2017年437.6万人减少至2019年435.62万人。

咸阳曾经是陕西的骄傲,现在却拖了陕西的后腿。

回顾西安和咸阳一体化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2006年9月,西安和咸阳实现了电话并网,并用统一区号029。

2002年12月,西安与咸阳就已经签订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两市目标实现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八同”思路,逐步实现“四个一体化”,即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一体化协议书里面并没有“行政一体化”。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任务,要求“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7年1月,西安正式代管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西咸一体化的初衷是两座城市共同发展,但实际发展过程当中,西安崛起咸阳沉寂。自从咸阳2005年GDP被榆林超过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19年,咸阳的GDP只有榆林的二分之一,这让无数咸阳人扼腕叹息。显而易见的是,西安和咸阳的一体化虽然在提速,但西安并未带动咸阳的经济高速发展,反而由于两座城市仅相距30公里,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虹吸效应,咸阳的人才、资金、产业都在被西安吸引,咸阳自身的发展减慢,而西安的发展加快。

2005年,西安GDP1270亿元,咸阳433亿元,西安是咸阳的2.9倍。

2019年,西安GDP9321.19亿元,咸阳2195.33亿元,西安是咸阳的4.2倍。

十多年来,两者之间体量的差距拉大,这让“西安合并咸阳”的呼声越来越高。

理论上看起来确实很美好。

西安合并咸阳的话,这座新城市的GDP将达到1.15万亿元,人口将达到1455.97万。这个经济体量,将让这座新城市的GDP超过郑州,排名全国第十六位,集中资源更有利于参与中西部城市之间的竞争。

但在现实当中,也会带来一些弊端。

陕西将出现“小省份大省会”的格局,这座新城市的GDP将占陕西全省的45%,首位度过高,一方面将对省内的其他城市产生虹吸效应,抑制其他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更容易出现大城市病,呈现尾大不掉的行政管理难题。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这十多年来,陕西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三分咸阳”的建议,其中的精髓在于“咸阳西北是农业区、资源区、丘陵沟壑区,不但建不成国际化大都市,还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包袱,只需将适合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咸阳主城区和泾阳、三原、兴平、礼泉划给西安就行”,这个建议从表面上看,既可以避免咸阳是大城市从行政批复上难以被整合,又可以避免出现“小省份大省会”的格局。

但咸阳方面显然对“三分咸阳”的建议非常不感冒。

六年前,咸阳市委宣传部就公开回应称,1、近日某学者提出“三分咸阳”的观点,这仅是个人的学术观点,并不代表官方意见。2、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36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第一帝都。这样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充满经济活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不可能在我国行政板块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