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拉伯史系列/竹鼠 (撰文)|

书接上文:奥斯曼的战争:穆拉德一世的征服之路(中)

1371年,穆拉德一世在征服了保加利亚"帝国"之后,继续带着自家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开启超神模式:

就在这一年,因没有熟读中国兵法而不知道"唇亡齿寒"典故,选择在保加利亚帝国直面奥斯曼军队的时候中立观望的塞尔维亚帝国,终于不情不愿的被踏入了巴尔干战争的大漩涡。

就在这一年,一位满怀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伟大抱负的君王召集起了一支大军,准备和入侵到自家边境线上的侵略者决一死战——这一年,也就是1371年,正是大明洪武四年,大明朝的首都此刻还在南京城,距离永乐皇帝建成紫禁城还有50多年。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把这个口号提前了53年变成了现实的呢?

此人名曰:斯特凡.乌罗什,职业是塞尔维亚国王,虽然他并没有把首都迁到边境线上,但是他做了一件比这更狠的事——出于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盲目自信,斯特凡.乌罗什国王决定亲自率领三万五千名士兵御驾亲征,前往被奥斯曼帝国攻占的亚德里安堡,他的战略目标是:在收复故土的同时把穆拉德一世赶回小亚细亚,一劳永逸的解决巴尔干问题。

斯特凡.乌罗什

只是不知道乌罗什意气风发的行军在马里查河谷的大道上时,有没有觉得有些熟悉——不知道细心的读者老爷还记不记得,早在1361年的时候,"强大"的塞尔维亚军队就已经在马里查河畔折过一次戟了。

只不过那一次打得他们丢盔卸甲的同教兄弟匈牙利人,而这一次打得他们丢盔弃甲的即将是来自小亚细亚的奥斯曼人。

1371年7月,塞尔维亚军队顺利的来到了亚德里安堡城下,并在这里安营扎寨,预备着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围攻:有一说一,此时战争的形势倒是有一部分很符合乌罗什的判断,因为某些不为人知原因,穆拉德一世本人已经率领大部分军队离开了这里返回小亚细亚,此刻驻守在堡垒内部的奥斯曼军队,大多是些吸收了当地投降的基督徒军队之后整编的守备军,战斗力较之于穆拉德亲率的野战军和禁卫军要低了很多。

不过对塞尔维亚军队来说,这也并非一件绝对的好事,因为在简单的探听了城中的情报之后,奥斯曼军队人数的减少和军种的变化,都被乌罗什简单粗暴的概括为"奥斯曼军队的孱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里查河谷两岸肥沃的平原灌溉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土地,是该地区重要的河流

没错,在误打误撞的猜对了部分战场形势之后,乌罗什变得更加自信了,甚至已经到了自负的程度:在简单的派出些斥候搜寻水源之后,他再也没有派出任何人探查奥斯曼军队的消息,因为他已经认定自己的军队可以轻松击败奥斯曼人;为了攻城方便,他甚至命令军队将大营迁到了距离城堡非常近的地方,并且只安排了相当少的哨卫,丝毫不防备城内奥斯曼军队的突袭。

俗话说"骄兵必败",此话放之四海皆准,乌罗什做出的如此行径,也自然会让他承担严重的后果。

于是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支一千人的奥斯曼轻骑兵偷偷打开了亚德里安堡的侧门,借助着暗淡月色和河谷两侧的岩石的遮掩,轻松地来到了防守松懈的塞尔维亚大营面前——接下来,奥斯曼骑兵们用最拿手的绝活儿招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那就是无脑冲锋。

对,就是无脑冲锋:骑兵对步兵的属性压制是绝对的,尽管奥斯曼骑兵的人数远远少于营地里的塞尔维亚士兵,且塞尔维亚也有骑兵部队随军作战,但是这一切劣势都被漆黑的夜晚所弥补了,不得不说奥斯曼骑兵选了一个绝佳的天时。

由于天黑,穿行在营地中的奥斯曼骑兵的身影根本难以捕捉,再加上绝大部分的塞尔维亚人已经进入了梦乡,且事先根本没有得到预警,这场奥斯曼人的夜袭,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塞尔维亚人自己的混乱,简称为"炸营"。

奥斯曼骑兵

无数的塞尔维亚士兵在那一晚死于非命,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甚至是死在睡梦之中,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已经被砍下了项上人头,而更多的士兵则是在混乱之中直接跑进了奔腾的马里查河,而后在清醒过来的同时,被翻卷的河水夺取生命。

提前贯彻"天子守国门"口号的斯特凡.乌罗什国王,虽然没有成功守护国门,却成功的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混乱之中,斯特凡.乌罗什本人和他的兄弟,连同着很多随军而来的塞尔维亚大贵族都被奥斯曼军队杀死,或者同样死在了混乱之中。于是当一千人的奥斯曼骑兵队伍收队撤回城堡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夜袭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战果——

塞尔维亚国王和他身边亲信大贵族的死亡不止意味着他们试图阻挡奥斯曼人的尝试失败,也意味着刚刚整合完成的塞尔维亚帝国再一次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只是这一次,已经没有再一个倒霉的保加利亚帝国帮他们挡在前面了,他们必须以一个四分五裂的姿态面对穆拉德一世的怒火。

起初,铁骨铮铮的塞尔维亚贵族们也决定要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家园,但是同时他们也对目前的局势感到非常慌乱,因为环顾四周,巴尔干半岛上还没有一例成功防御住奥斯曼人入侵的典型,那么他们——

等一下,环顾四周?

正在环顾四周的塞尔维亚贵族们很快发现,在巴尔干半岛上,他们那些面对穆拉德入侵的邻居们早已经跪成了一片:色雷斯的领主们是最早臣服于穆拉德一世的,之后他们的宿敌保加利亚人也甘愿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那么这些人现在过得咋样呢?

好像除了那个自己作死的保加利亚王子... ...其他人好像还都,过得不错?最起码这些领主还都保持了名义上的独立,而且收入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上缴奥斯曼帝国的供奉,对于他们收敛的财富来说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于是铁骨铮铮的塞尔维亚贵族们终于找到了抵抗奥斯曼帝国的一条明路——他们立刻派出了使者去觐见穆拉德,并表示愿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1372年,当奥斯曼军队跨过瓦尔达瓦河的时候,东马其顿地区的所有领主都已经成为了穆拉德一世的臣民,至于河谷北面较为偏僻的地方,则仍有一位独立性较强的塞尔维亚领主拉扎尔大公代行统治,由于这人同时也是塞尔维亚王子,所以有大批的塞尔维亚人投奔其麾下,使他统治的公国成为了塞尔维亚境内唯一尚存抵抗力量的地区。

拉扎尔大公

按照常理来说,身为老牌资深政治家,军事家的穆拉德一世自然不可能意识不到,如果放任拉扎尔大公在当地收敛民心,积聚力量,早晚他会成为一颗埋在塞尔维亚的定时炸弹。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穆拉德不仅没有理会拉扎尔大公的行为,反而是粗暴的命令他臣服于自己后,便匆忙领军再一次撤回了色雷斯——这是因为穆拉德收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

他的儿子,他的长子,他未来的继承人,均图兹,竟然在色雷斯举起了篡位叛乱的大旗。

一般来说,儿子反老子,无非两种原因:第一,他的老子已经不久于人世,而他本人已经等不及登上权利的顶峰了;第二,他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为了夺权夺位,他要掀起叛乱。

而均图兹的情况是:他的父亲穆拉德不仅健康活着,而且军权在握,如日中天,他本人作为长子,只要不作大死,就只需要在色雷斯搞搞治安战,积攒一下声望,就可以顺利的成为下一任奥斯曼苏丹。

有鉴于此,穆拉德在看了线报之后,都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刚回到色雷斯的时候,他并没有对这场叛乱做出任何的反应,而是率先去调查了一下均图兹叛乱的原因——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场莫名其妙的叛乱,竟然缘起于君士坦丁堡城内。

虽然已经成功从拜占庭皇室家族降级为君士坦丁堡城主家族,巴列奥略家族内部仍然对权力争夺十分热衷:之前约翰成为拜占庭皇帝的时候,曾任命自己的长子安德罗尼卡为共治皇帝,这是仅次于拜占庭皇帝本人的高位。

这又很快引起了他的弟弟曼努埃尔的嫉妒,于是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安德罗尼卡共治皇帝的宝座又被曼努埃尔夺走,这又让安德罗尼卡感到十分不爽,于是他私下联系了均图兹,表示只要帮他成为拜占庭皇帝,拜占庭将更加谦卑的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且均图兹也将更早的成为东地中海最强大的君主。

知道了这一前因后果的穆拉德一世一边哭笑不得,一边更加确信这个缺心眼的小子绝对不适合成为未来的苏丹。

剿灭叛乱的过程当然相当的顺利,很快安德罗尼卡和均图兹就不得不向穆拉德投降,事后,均图兹被穆拉德直接斩首,而对安德罗尼卡和他的弟弟曼努埃尔,穆拉德竟然没有要他们的命,只是命令用烧开的醋烫瞎他们的眼睛,而后把他们丢回了君士坦丁堡——将两个怀有二心的王子丢进君士坦丁堡,无异于为奥斯曼帝国安插了两个内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安德罗尼卡确实又叛乱了,并成功加封自己为拜占庭皇帝,安德罗尼卡四世

在穆拉德处理此事的同时,他留在巴尔干深处的军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索菲亚和尼什都在这时被攻陷,至此六座巴尔干重要城市已经全部落入奥斯曼人的手里,穆拉德势力已经延伸到了巴尔干的中部地区。

恰在此时,之前埋在塞尔维亚北部的那颗定时炸弹爆发了。

1386年,拉扎尔大公联合了一批贵族发动了驱逐奥斯曼军队的叛乱,并在普洛尼克战役中击败了一支奥斯曼军队,这使他成为了成功抵抗奥斯曼军队的第一人。

如此"胜利"让拉扎尔大公声望大振,于是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乃至于一些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的贵族都聚集到了拉扎尔的麾下,组成了一个真正的"反奥斯曼联盟"。

这也将是穆拉德一世登基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挑战。

下一期穆拉德和拉扎尔的大决战就将发生在图片里的某一个地方,先预告下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简史》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