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4112字,阅读约10分钟。

先为王妃后入宫门的杨氏终究难逃自己的宿命,彻底沦为政治牺牲品。不知那时的杨氏望着族人们送来的贺礼内心是否会感到一阵凄凉与悲哀!

不光彩的历史

玄武门政变后,三好青年李世民同学成功夺取大唐王朝皇位继承权。在上演了一出尧舜禅让的年度催泪大戏后唐王朝的创始人李渊老先生光荣退居二线。同时,也开启了李唐王朝"被太上皇"的优良传统。

未到而立之年的李世民同学满脸无辜的踏着猩红长毯走向耀眼的宝座,准备大刀阔斧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唐朝长安城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沦为箭下亡魂,二人在这次失败中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烈的。各有五子,全部被斩草除根,当然这也很符合夺嫡成功后的特色。

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射,世民射建成。——《《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上台后的李世民,大度的追谥为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元吉被封为巢王,这种明褒暗贬的做法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次。

李建成留有前太子妃郑氏,其祖上为北朝望族荥阳郑氏。羽翼未丰,帝位未稳的李世民没有对这位虔诚的信徒郑观音辣手摧花。况且玄武门之变时也有像郑氏族人支持(郑仁泰),至于反对的,选择性清除即可,另外郑观音前太子妃身份实在是过于敏感。

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妃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明月晈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

显然齐王李元吉没有如此好运,齐王妃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为李世民生育出曹王李明,这位曹王还被李世民钦定为李元吉的继承人,可以说李元吉被绿的明明白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们的千古明君李世民同学对于自己霸占弟媳的行为并没有感到丝毫羞耻。而是一付君子胸怀的表示:齐王忤逆,和女眷没有关系。李世民也确实没有牵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儿,并且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模样帮助四弟李元吉"照顾"杨氏,这番做派另那位以谏闻名古今的文贞公满头黑线,却又别无他法。

魏徵以王道佐时近"文",爱君忘身近"贞",二者并优,废一莫可,故曰文贞。——《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五》

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位齐王妃杨氏并非隋炀帝杨广之女,那位是杨淑妃。也并非赵王李福的母亲杨氏,很多文章中都错误的认为是隋炀帝之女。听好了,她不是!

不比五姓七望差的弘农杨氏

记载杨氏出身与生平的史料并不多,后妃列传里也没有录进去,可靠的记载是在《新唐书·太宗诸子传·曹王明》中找到的。

虽然齐王妃杨氏并非前朝皇族,但其家世及背后的政治资源丝毫不比那位前朝帝女差丝毫,对于已经覆灭的隋朝来讲齐王妃能带给李世民的政治资源只多不少。

齐王妃为隋朝四贵之一观德王杨雄的孙女,弘农华阴人士,其父为杨恭道,同时也是迎娶李渊五女桂阳公主杨师道的侄女。隋朝的灭亡并没有对杨氏一家带来多少影响,反而愈来愈盛。

往远说,在汉朝时期弘农杨氏就已经开始发迹,并久盛难衰。从汉朝建立始,弘农杨氏便由一个毫不起眼的家族慢慢在史书上屡次登场,更是接连十代担任朝廷要职,较早有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杨敞。到东汉时期弘农杨氏光是位列三公的太尉就连出四位,注意是连出。魏晋时期晋武帝的皇后杨艳,杨艳之父位居太傅的杨俊,顺便说一下,那位自诩聪明的杨修也出自弘农杨氏。所以,以后看到西汉十轮和四世太尉其实就是说的弘农杨氏。

这一支的弘农杨氏告一段落,之后的子嗣便很难考证。但弘农杨氏的金字招牌却依然有很大含金量。南北朝时期,假借弘农杨氏自抬身价最成功的例子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正如东汉末年的有位青年刘备,逢人便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子嗣,谁会拿这去较真。但对自身品牌的提升与镀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老字号果然还是吸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说过,隋朝的覆灭没有影响到杨氏一门,正如汉朝的覆灭与魏晋的更替后又一标榜弘农杨氏的杨姓族人成为权倾朝野的外戚,正是杨俊,虽然杨骏被何不食肉糜皇帝的皇后扳倒,但对于弘农杨氏来说不过是家族前进步伐中一颗磨脚石子而已。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弘农杨氏属于关拢集团,而李渊起家正是依托关拢集团的势力。隋朝的建立者也属于关拢集团的一份子,所以北周隋唐本就是一脉相承,这些世家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李渊和杨广是表亲,但却捋不清是表的哪门子亲。简单概括一下,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氏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母亲的姐姐,也就是说杨坚其实是李渊的姨夫,李渊比杨广大三岁,所以李渊是杨广的表哥。

左:杨光 右:李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弘农杨氏与李氏之间的联系不只是这一条血缘线。本文的女主杨氏正是这一系列错杂政治联姻中的一枚棋子。

注:杨坚也杨德没有血缘关系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依托的是关陇集团的支持,但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后夺得继承皇位主要是依托隋末大乱趁势而起的山东士族。在当时,卷土重来的山东士族已经具备和那些百年豪阀扳手腕的实力。可参考临烟阁二十四功臣山东士族占比。

山东士族是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也有太行山以东的说法,地理区域为冀鲁豫和晋北地区。

对于关拢集团来说,李世民成功政变,自己不仅没有启到关键左右还站在李世民对面,难免会十分懊悔,但更多的恐怕是对于李世民身后山东士族的忌惮。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也没有真的高枕无忧,自己建功立业直到登上宝座后没有关拢集团浓墨重彩的参与他心里也有芥蒂。这时期李世民和关陇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双方对彼此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关陇集团需要的是本集团内部各个世家的久盛不衰,简而言之就是继续在朝堂是获得政治资本,毕竟如果推翻李氏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以关拢集团为首的政权又得不偿失,而且鹿亡谁手还不得而知,但也不是不可以。

李世民这边更简单,只需要关陇集团安分守己,最好是乖乖听话即可。

问题是李世民这边已经登上宝座,对于臣子来说似乎没有比从龙之功更重的功劳,即使力挽狂澜扶社稷与将倾又如何?皇帝不讲这些。(于少保表示很赞)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陇集团已经丧失最佳的机会,李世民在夺位之前也希望关陇集团支持自己,遗憾的是李建成的东宫核心成员都是关陇集团。他们瞧不上这个依托底层将领起家的的李世民。在东宫与秦王对峙的时刻,关陇贵族们几乎都选择了李建成。

剪不断,理还乱的政治联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当两个集团、势力或政权,无法在同一目标上达成一致又没有必要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采取简单且有效的联姻措施。

最知名的当属汉朝和匈奴联姻,清朝和蒙古联姻,还有老少皆知的文成公主入藏。

当然,这种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利益的做法几乎纵观整个古代史,并不只是针对外藩,即便是明朝也不例外。

翁妃,系元臣布吉剌带之族。洪武二十五年,上与侍臣观《元史》,至甕吉剌氏之盛,曰:"其有后乎?"时其后为南海卫正千户,有女十四,入宫,殊宠。《罪惟录·列传卷之二》
女三人,长适右军都督柴别里革,次适都指挥杨完者秃,其三为太宗皇帝妃。侄满哥、文质、阿颜台、文彬。侄满哥俱袭指挥使。文质从政, 擒伪昝卜少师,授正千户。阿颜台受指挥佥事。孙男七人: 瑾、瑛、词、琰、琼 。瑾袭侯爵, 正指挥使,被袭封广义伯。孙女一, 为宣宗皇帝妃。——《明故恭顺伯吴公神道碑》

在古代政治联姻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一桩成功的联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这种高明的手段在南北朝时期依然十分盛行,至唐初乃至后世都没有消失,这一点没有中西之别。齐王妃杨氏、燕徳妃和武则天同样互为表亲,这本来就是一本可笑却不荒唐的糊涂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李世民登基后为拉拢关拢集团不顾悠悠众口把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也是一种统治手段。毕竟皇帝都示好了,虽不说受宠若惊吧!至少也会礼尚往来。

倘若帝王与这些根深蒂固的门阀不和,受罪的终究是天下苍生。他们之间不管谁胜谁败下场都不会太惨,门阀失败可以处罚几位带头人,这些家族的其他人还会继续在庙堂上混的风生水起。皇帝失败新君继位,顶多给这位亡国之君上一个类似于陈后主和杨广一样的恶谥。况且重新洗牌后会不会继续延续这样的悲剧还不得而知。

皇帝不能孤注一掷

或许李世民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哥哥,不是一个好弟弟。但他第一职业是帝王,当后人提起李世民时,先想到的是唐朝的皇帝,不是李渊的儿子,李建成的弟弟,李元吉的哥哥。他要为天下臣民负责,要为这些跟随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下属负责,要为李氏家族负责。他不会,也没有必要拿着国运,一把梭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讨论李世民是不是好人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在历朝历代的帝王里面他十分优秀的那一位,就够了。

李世民和杨氏的结果其实并不完全是一场悲剧,由王妃高升为皇帝爱妾的杨氏也是极受宠爱。

惟尔前魏王府谘议参军杨恭道第三女,门袭锺鼎,训彰礼则,幽闲表质,柔顺为心。备职后庭,寔惟通典,是用命尔为婕妤。往,钦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矣!——李世民《全唐文·册杨恭道女为婕好文》

婕妤:唐中等嫔妃,九嫔以下,八十一御妻以上。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地位较低。

魏文贞的一句"陛下不可以沉赢自累"让李世民终于更深刻的体会到帝王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生无名无分的杨氏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杨门娇宠的大小姐,人老珠黄的杨氏最终被抛弃,这仿佛是她们一出生就已经定型的命运。

齐王妃杨氏,局中一棋子,用完即丢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黄色的绸缎是帝王家的一块遮羞布,扯下这块刺眼的绸缎,看到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人性。

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于唐初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们李世民是又爱又恨,爱他们能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恨自己终其一生都没有摆脱他们的桎梏。

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政治集团,已经昌盛达几百年,关拢集团足以自豪地高呼:"皇帝惧三分,尔能奈我何?"

李世民推行科举在一定程度上消弱的门阀的势力,但他没有渴求过关陇集团会因科举而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那位落榜后的盐帮之子,望着灯火辉煌的长安城,满怀怨恨的写下《不第后赋菊》。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活跃四百余年的关陇集团最终被连根拔起,那位落榜考生替李世民完成了生前穷极一生都没有达到的政治夙愿,但杨氏的悲剧仍然在继续上演。

当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