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张瑾

近日,教育部召开了解读《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成都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强介绍了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成都做法”,获得教育部点赞。他表示,成都作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和“两自一包”改革的首创地,始终坚持全域全生命周期现代教育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图(图据“微言教育”)

那么这些改革和探索是如何真正做到让“学校的事学校办”?又对教育产生了哪些有益的影响?对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他表示,发布会上教育部之所以选择成都,部分原因是因为截至目前成都有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近10项,它们为全国持续贡献着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和典型案例,比如发布会上刘强局长提到的教师“县管校聘”“两自一包”这些破除固有制度藩篱,释放人力资源和学校活力的举措,就是成都教育为国家提供的成都方案的典型。

教育部为何选择成都?

成都为全国持续贡献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教育部点赞是对我们成都教育,尤其是成都中小学校教育取得的改革成效的一次凝练,也是未来成都教育改革的起点。”罗清红说,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她吸引着来自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才生活在成都、工作在成都、消费在成都、贡献在成都,这座城市也成为了全国基础教育体量最大的城市,她为老百姓提供了1338所中小学,共有185.1万中小学生在校就读。

然而,体量大是否意味着教育投入大、教育质量堪忧呢?成都给出的答案却是在体量大、投入相对发达城市略有差距的情况下,成都基础教育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均衡,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仅如此,罗清红介绍,截至目前,成都有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近10项,为全国持续贡献着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和典型案例,比如发布会上刘强局长提到的教师“县管校聘”“两自一包”这些破除固有制度藩篱,释放人力资源和学校活力的举措,就是成都教育为国家提供的成都方案的典型。

如何激发办学活力?

破解师资均衡难题,成都首创教师非“一校所有”

对于“成都做法”是如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罗清红就成都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相关创新案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是“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了破解教师资源均衡问题,成都市首创教师非“一校所有”,而是“县管校聘”的制度创新,优化了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交流制度,大量名优教师向薄弱学校、涉农学校流动,带动相关学校办学质量、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教师的“使用权”在学校手中,如何“用好人”,发挥出“人的最大潜力”,既考验学校的用人智慧,更倒逼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建立更加透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是“学校自主”,过去关于学校的“人、财、物”权都不在学校,学校发展受制度约束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显得越来越明显,对此,成都率先提出“两自一包”政策,即学校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这一探索为突破教师编制掣肘、破解学校办学乏力难题、应对城市就读需求持续增长压力,以及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拓展了新的思维,为全国其他省市乃至国家层面的教育整体改革,贡献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三是“实证评价”,成都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监测评价,用“数据导航”,为区域、学校发展提供了可对标、可诊断、可改进的发展建议,为成都教育建立了发展的坐标系。

典型案例解读:

“两自一包”实现的三个转变

最后,罗清红以“两自一包”为例,进一步剖析了这一制度创新是如何释放学校活力的。

他说,“两自一包”通过落实学校独立法人和校长负责制,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学校经费测算和拨付,由“按教师编制数、办公经费等多头测算”向“按生包干测算和拨付”转变;二是实现了教职工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将“用人权”还给学校;三是实现了由“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向“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转变。

可以说,它用“经费使用权”,破解了公办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师编制困局、教师“入”与“出”困局和绩效工资杠杆力度太小困局。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学校活力,它又把“事权”下放到学校,充分赋予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力,包括自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自行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自主决定校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聘任和干部选聘等,使“科层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事务性管理”转变为“学术性管理”,它让学校各个方面的运转不再只等校长安排,而是主动作为,共同治理,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创造力。

“纵观成都通过教育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人的价值。”罗清红说,成都教育始终围绕“看到人的价值”“释放人的活力”,用“以人为本”激发每一个人成为成都教育的贡献者、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