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大家比较郁闷,很多人今年的盈利都所剩无几,甚至开始亏钱。尤其很多新手是7、8月进场的,正好高点买进,一进来还没体验到赚钱的感觉、就被深套了,有一种被“忽悠”了的感觉。基金真的那么“坑”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后面又怎么投资,亏损的该怎么扳回来呢?

一、先了解下中国股市的调性

A股历史上就是“牛短熊长”,波动性极大。本质上是因为市场依旧不够成熟,制度仍在不断优化,且散户化心理严重(不要只说散户,机构也是很散户化),导致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疯狂的炒,因为赚钱,又是一大堆人扎堆往里面冲,结果行情好时,把指数和估值冲的非常高;然后市场逆转时,又是另外一个极端,把指数和估值往死里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上证指数,区间1991.1.1--2020.9.25)

(数据来源:wind-创业板指数,区间2010.6.1--2020.9.25)

Wind数据显示,经历了2015.6--2018.12长达3.5年的大熊市周期后,本轮上升行情从2019年初开始启动,迄今上证指数从2440点涨到了今年7月初的最高3460点(最大涨幅41.8%),创业板指数从1184点涨到了7月初的2900点附近(最大涨幅145%)。

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代表性板块,涨幅就更加惊人了,我们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食品饮料指数,区间2006.6.1--2020.9.25)

Wind数据显示,食品饮料板块、及该类指数基金从2019年年初至今,涨幅168%;

(数据来源:wind-医药指数,区间2007.1.1--2020.9.25)

Wind数据显示,医药板块从2019年年初至今,涨幅114%,一些医药主题基金、尤其生物医药指数基金同期涨幅高达234%;

(数据来源:wind-电子行业指数,区间2007.1.1--2020.9.25)

再看科技领域,我们以电子板块为代表,Wind数据显示,从2019年年初至今,涨幅145%。

所以,不是行情本身有问题,不是基金在骗你,而是很多人现在进来的时间点“有问题”。在整个宽基指数也不再便宜,部分热门板块出现高估,行情已经走了1年半多后,很多朋友才进来这个市场。而且,为什么正是这个时候进来呢?反过来,正是前面行情太好,尤其7月那波脉冲式行情,把很多人给“吸”进市场了(历史规律都是这样的,一定是大涨的行情才会有人进来,而很少有人在熊市和低位震荡的时候勇于主动提前布局)。

二、为什么买基金会亏钱?

除了前面讲的,进入市场的时点有点晚,正好赶上这波高点后的调整,赶上基金经理调仓换股、获利盘落袋为安走人的时候。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你的基金亏钱:

1、没有选择对的产品。比如有些人喜欢追涨幅高的基金,买进就能赚钱的,之前很多人买诺安成长、银行创新、海富通股票、招商生物医药,就是这个道理。或者选择了一些不那么热门的指数基金,或者已经处于夕阳行业的板块,甚至于管理能力处于中下游的主动管理基金。

2、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频繁买卖,胡乱折腾,导致总是“高买低卖”,习惯式的高位追进、下跌割肉。不仅可能错过好基金的大波段上升机会,还大概率出现“基金赚钱,但你没赚钱”的窘境。

3、其他:没有正确的方法,导致好的基金也拿不住。比如一次性投入,还是买在了高位;买单一行业风口的资产,过于集中;高仓位买入高波动的基金,实际上自己根本无法承受这个波动;总是喜欢“波动操作”,预测行情,自信过头,手不动就痒,等等。

但如果你细看我们第一部分说的,无论是宽基指数,还是处于好赛道的指数基金,它们都是“重心不断上移”的上升趋势,只是波动更大些而已。而一些好的主管管理型基金,它不仅重心不断上移,还能无论牛熊、净值都能不断创造新高,另外波动控制的也还好、有些是特别好。

所以,接下来我们算算大家可能亏损幅度:

Wind数据显示,截止9月25日,上证综指自7月初高点至今下跌近5%,创业板指数下跌12%左右。

食品饮料自9月初高点,至今下跌12%;消费指数中,主要消费指数也差不多下跌10%左右,可选消费5%左右。

医药指数自8月初调整至今,跌9%左右,中欧医疗这种主动管理基金下跌13%左右,招商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9%左右。

科技类的,自7月初调整,新能源汽车几乎没跌,电子元件下跌5%,5G下跌9%,科创50下跌18%,半导体下跌25%。

然后看你的基金属于哪种类型,在该类型内,如果跌幅小于这些指数,都属于正常范围,不必过于担心,这就是市场高位下来后的正常调整。在A股行情未结束的大背景下,只要是好的资产,调整往往带来布局、调仓的机会;即便A股行情进入震荡,甚至进入熊市,好的基金也仅仅会回撤大一些,因为精选行业和个股,它们依旧有可能把净值不断再创新高。

三、什么是正确的投资姿势?如何基金的亏损?

Wind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过去十几年的年化收益率在14%左右。而一些好的基金经理人,可以达到20%左右。阻碍我们获得这个收益的最大障碍,其实就是A股的市场波动,全球主要市场国家里面绝对是靠前的。

怎么改进这个劣势呢?一般的方法,第一个是买优质管理人、优质基金经理管理的封闭式基金产品,但注意流动性问题,也就是封闭期你不会用的钱去投;

第二个是通过配置的方法,股和债要搭配(根据你的风险偏好来),偏股类资产也要做搭配,比如不同赛道、不同风格的长跑型优质基金经理,高波动和低波动的优秀基金产品,境内和境外的基金产品,都可以做搭配。这样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降低波动,从而让我们能拿的更久,还能实现资产的“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三个是通过定投的方式,摒弃择时的烦恼,在整个市场处于中低估阶段,持续定投买入。对于高波动的资产,还要在高位时记得分批止盈,规避坐电梯的风险。

对于长期趋势向上的资产,不管是一些行业指数、还是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可能估值一直较高,这个就可以逢回撤、分批买,并长期持有。

具体的怎么配置,我们上周六的内容《如何擒拿10倍牛基?送你一本基金投资的红宝书 》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大家可以去看,做收藏。

最后我们也以根据我们34位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做一个过往追溯,如果我们平均配置这些基金,看看过去2005至今,业绩会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数据区间2005.1.1--2020.9.24)

可以看到,如果2005年初投入100元,每年均衡的投入这34只基金(没成立的不计入),到今天,15年9个月后,收益是2300左右,翻了22倍,年化收益率高达21.9%

当然,这中间会有一些高波动,比如2018年下跌了15%(白马股踩踏和毛衣战)、2016年下跌3.3%(股灾后的多次熔断)、2011年下跌21%(四万亿行情后的调整)、以及2008年残酷的下跌47.6%(股改后超级大牛市后遭遇次贷危机)。但这些波动没有改变优质基金、优秀管理人将这些基金的净值不断再创新高的趋势。关键是你拿得住吗?是否能接受住这些波动的冲击?甚至是欺骗?

当然,对风险承受能力不那么高的,那么你还可以加入些债类、固收类资产,可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波动幅度,比如上述的波动年份,你如果有些债和固收资产,亏损可以明显减少。更容易拿住这些资产些,但是,对应的是,你必须降低你的收益预期,比如股类降低至50-70%,收益预期降低至年化10-15%。甚至更保守的,可以再往下调。总之要和你自己相适配,这种投资你才能睡得好觉。

行情有波动,但并没有失控,近三个月的波动震荡之后,11月初重要时点的临近,黎明也可能随时会到来。回溯过去十几年的A股,比现在困难的时候都得是了。大家来做投资,不是做1-2个月,而是要至少做几年、甚至很多同学都会做几十年的。过去的十几年基金业历史已经表明、未来走势也会证明----这点小波动,只不过我们投资生涯的茫茫大海中的一滴小浪花而已!

你有什么看法?接下来准备怎么做?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欢我们的内容,一定要记得点关注哦,下次不迷路。每天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基金干货~~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