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话,都有属于自身的对生死的看法,但是在这些思考中又存在着某种共性,都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仍旧有需要去的地方,接受审判,或者重新投胎,或者接着受罪。西方有天堂、地狱,但是中国有天庭、地府。而传言:走黄泉路渡忘川河,过奈何桥喝孟婆汤,这句话虽然非真实意境描写,却让很多人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成为古今的羁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基督教文化中,根据信仰与虔诚的程度作为上天堂、下地狱的标准,而中国是根据阳间的行为,积德行善这投胎去过好人家,作恶的人要受苦,然后可能投胎成为动物之类的。就程序来看,中国神话中,死后要经历的流程更加繁琐,而且环环相扣,一不小心还可能有鬼魂跑到阳间来。

根据道家学说,万物都有阴和阳,如同人分男女一般,世界也分为阳间和阴间,佛教传入后,人们开始接受它的观念,自上而下分为天、人、地三界,分别负责不同的区域与任务。

地府的职位也是十分严密的,最上有天齐仁圣大帝,掌管大地万物生灵,然后是酆都大帝,接着五方鬼帝、罗酆六天,再然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十殿阎罗、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根据中国文化里的解释,一个人的死亡与"未来"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根据生死簿确定阳寿,寿命到了就会有鬼差,也就是黑白无常之类的来勾魂,带你去地府报道,免得你待在阳间为祸。进地府的第一步就是过鬼门关,此关一过,人就彻底变成鬼了,所以我们常说救人性命,就是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鬼门关的由来说法很多,有人说是重庆的"鬼门关"演化而来,也有人说是广西的"天门关",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定论。过了鬼门关就是黄泉路了,其实这是一个统称,从进入地府以来走的每一条路几乎都可以称为黄泉路,因为鬼魂没有实体,不能走在真实的路上,所以以黄泉的方式让他们通行。

一些无法投胎的鬼魂会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投胎的时间。而黄泉由来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早期,郑庄公和和他的母亲黄泉相见,不过只是人造的黄色泉水,并非真的黄泉路。

这一段在《东周列国志》就有记载,可见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地府的看法就有雏形了。然后这些鬼魂会被押到阎罗王处,等待审判,投胎是一个过程,接着受罚、洗净罪恶也是一个流程。

投胎同样有一段路要走,在黄泉路的尽头是忘川河,传说之中忘川河是血红色的,由无数的恶鬼构成,这条河由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幽魂恶鬼都不得过。关于它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者是该河源自山东的泰山,名为奈河;二者是位于重庆丰都;根据一些书籍记载,起源于后者的概率较大。

过忘川河,就要上奈何桥,这个桥有个作用,只能生前行善之人过,若是没有审判的恶鬼过桥,必然要掉到桥下,不能投胎。奈何桥的得名和它处的位置有关,因为到了这里,几乎注定要投胎,生前的东西都没有记忆,功名利禄都是过往云烟,无可奈何,它的由来与忘川河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奈何桥就是望乡石,望乡石边上是孟婆,最后在这里回头看一眼,就算是这辈子的结束,而后喝一碗孟婆汤,忘记前世种种回忆,投胎去了。中国关于孟婆的记载比较多,流传的版本也是五花八门。

其一,说孟婆终生吃素,从不杀生,常年研究儒家典籍、诵念佛经。死后,玉帝就让他造一味汤药,让人忘却前世,免得投胎之后泄露天机。孟婆就用阳间的一些药物熬了这种似酒非酒的汤,被人称为孟婆汤。

还有一种说法,说孟婆便是孟姜女的灵魂所化,孟姜女哭倒长城却不见丈夫的尸首,悲痛欲绝,就熬制了这种汤药,上天垂怜,使其免受轮回之苦,在忘川河边,奈河桥下,为人送一碗孟婆汤。其实,还有一些说法,说她自古以来就存在,是天界的散官之类的。至此,投胎的路就算走完了。

笔者以为,地府是人根据现实的环境为参考,再加上一些神话的元素想象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的死亡与出生这个过程,在中国人的认知中,这二者同样是一个循环,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参考文献:《宣室志》

《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