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在西周时期属于统治阶级,但也是地位最低的贵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士开始专门指代读书人。两汉以来,察举制的实行,选拔官员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九品中正制更是完全为家族服务,于是士族开始崛起并掌握朝政。

隋唐以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为了增加皇权,减弱士族的影响力,朝廷开始实行科举制,为平民成为官员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以来,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科举考试的内容也越来越公平化,官员几乎全部来自于科举考试,加上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平民能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平民走向仕途,官僚政治正式形成,士族政治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汉代以来,察举制度异化为九品中正制。庄园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都为士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士族形成并发展,权势甚至可以干预皇权

(一)察举制的发展

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非常凋敝,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修身养性的政策。经过70多年的恢复与发展,西汉国库越来越充实,国力也得到加强。中央的"无为"导致了地方的有为,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地方豪族也越来越强。

于是,汉武帝实行了积极有为的政策,国家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来治理,因此在汉武帝时期实行了察举制。察举制就是根据是否孝顺和廉洁来选拔官员,如果这个人非常孝顺,也非常廉洁,那么经过地方官员的推荐就可以做官。

与原来的世袭制相比,察举制的选官范围更加广泛,只要一个人孝顺和廉洁就可以成为官员。但是这个人是否孝顺,是否廉洁的标准并不是这个人自己说了算,而是以当地地方官员的评判为准。

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这样一项漏洞。人性的弱点,使每一个人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如果这个人和地方官的关系比较好,那么地方官选他是很有可能的。

(二)九品中正制的出现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展成为了九品中正制,看似是要纠正察举制的弊端,判断官员的标准由中央官来决定。但是中央官员去品评地方人才,往往去的是自己的老家,学缘人情世故等依然会影响中央官员的判断。

因此中央官员在给所有人进行品德评价的时候,无形之中也会渗透自己的想法。通常情况下,和官员关系好的,并且拥有强大势力的人会被封为上品,那些符合条件的平民老百姓就被封为下品。源自地方上势力比较强大的家族成员世代做官,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地方士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方士族不仅仅拥有政治上的特权,也拥有经济上的特权。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那是因为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国家把力量主要放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上面,对于土地兼并管理并不是很严格。

因此在中央积极"无为"的时候,地方豪族一刻也没有闲着,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于是很多自耕农无法耕种土地,只能被迫沦为地方豪族的奴婢和奴隶。

地方士族拥有几百亩的土地,还建立了类似于西方的城堡,享受着荣华富贵。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地方士族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还会决定政治。

《史记》记载:"郑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七百余项,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被确立为汉代官方思想。而且汉代把儒学和察举制相结合在一起。每一个人必须要学习儒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官。但是经过秦朝的焚书坑儒,很多儒家经典已经被毁。

于是学习儒家文化只能靠原来懂文化的那些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能够学习文化的只有贵族,所以这些贵族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儒家思想也拥有强大的政治话语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干预国家政治的地方士族。

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完善,皇权不断加强,皇帝试图削减士族势力。均田制和科举制的实行,使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被打破,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势力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干预政治。比如南朝时期的王氏家族实力就非常强,几乎每一个上台的皇帝都要拉拢王氏。士族权力威胁皇权,在动荡的时期依然存在,所以当统一王朝建立以后,削弱士族势力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隋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改善三百年来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于是继续推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均田制。把国家占有的土地,还有那些无主荒地,全部分配给自耕农使用。

中小型地主开始不断的崛起,当他们的实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上时,就想要获得政治的参与权,希望政府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加上封建士族对政权的影响,比如隋朝时期的独孤氏,唐朝的长孙氏,这几大家族对朝廷的影响非常深,甚至会决定选立谁为皇后,选立谁为太子。

因此当朝皇帝急需要摆脱这些人的控制,但是按照当时的选官制度来说,官员只能来自于这几大家,于是隋文帝创建了另外一种选官制度,叫做科举制。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变成了才学,在考试中获得胜利,才能成为官员。这样就会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只要努力学习,不管出身高低,百姓都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来,这样在体制内就实现了社会流动,极大的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一。

据统计:"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扩增到 20 人,占当时宰相总数的 50%。唐玄宗开元至二十二年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为 67%。"

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只有两门,一门是进士科,一门是明经科。其中进士科就是考察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明经科就是考察对于传统儒家经典的背诵。明经科的难度远远低于进士科,因此进士科在隋唐时期是比较受欢迎的。而士族是比较擅长明经科的,随着明经科受到冷落,士族对于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就受到冲击,士族的地位开始进一步下降。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进一步完善,百姓皆可参加考试。糊名等制度的出现使得考试更加公正,官僚政治正式形成,士族彻底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唐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考试,但是只有1/3的官员是来自于科举考试,士族对政治的影响依然存在。北宋时期,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完善,士族彻底从历史舞台消失。

北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一步下移,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只要肯读书,能够在层层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成为朝廷官员就指日可待了。

北宋时期的科举考试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比如为了防止考官与考生相勾结,就发明了糊名制,这样判卷老师就无法判断这一张试卷是谁的,在阅卷的过程中会更加客观,更能够展示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除此之外,北宋时期经济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藏富于民,百姓也拥有雄厚的财力。所以宋朝百姓可以负担长途跋涉的经济费用和考试消耗。经过科举考试的改革,科举考试被确立为北宋政府的唯一选官制度。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输入朝廷,官僚政治正式确立,士族对政治的影响趋向于零。

小结

综上所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由于察举制的实行,地方士族完全把握了选官标准,成为了官员的唯一来源。经济上庄园经济的发展,地方氏族成为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经济实力异常雄厚,垄断教育为他们世代为官奠定基础。

隋唐时期,专治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士族影响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政府决定实行科举制,科举制为平民老百姓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可能,士族的官员垄断地位受到了冲击。

北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报考科举考试的资格进一步下移,经济的发展为老百姓专心读书提供了可能。因此官僚政治正式取代士族政治,士族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参考历史文献:

《史记》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