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听着各路演员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古代的人都和我们一样,说着相同的话,但其实不然,古代人的一生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出生地,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们很难有和其他外地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在各个地方都是以方言为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南北方的方言,更是相差甚多,就比如孙权就是江东一带的,而曹操则是安徽人,刘备则是河北保定人,所以他们的方言也是非常浓重的,尤其是刘备,因为之前刘备一直都是以卖草鞋为生的,所以家乡味肯定是非常浓重的,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做到无障碍交流呢?尤其是在发布军令的时候,将士们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怎么能够让自己手下的将士完美理解并执行自己的命令呢?

有很多朋友认为,当时虽然生逢乱世,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饱读诗书的,而那些读书人在学堂中学习并使用的语言就是当时的“普通话”。虽然可能很多贵族都有机会上学,但是将士尤其是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上学的条件的他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个在秦朝以前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开始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然文字和车辆等等都统一了,但是却没有什么正确的发音提供给大家学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各地还是以方言为主,而普通话最早是在清朝才有记载的,那么古代人究竟如何让所有人都理解自己的话呢?

其实在很多朝代,不仅是在三国时期,唐宋元明清也是一样的,官方通用的话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方言,而当时的统治者将这种方言称之为“雅言”。就像秦始皇建都长安,国家通用的话就类似陕西话,而汉朝的都城在洛阳,虽然后面迁都长安,但是当时的“雅言”还是以河南话为主。甚至在元朝的时候,还有人曾想推行以蒙古语为当时的“雅言”,但是因为汉族人数众多,所以没有实行起来。

现在各位观众朋友应该清楚了吧,当时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很有可能说的就是河南话,而并非我们所看到的说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而广大的将士虽然可能不太会说当时所谓的“雅言”,但是各级官府等等在申案或者收税等等的时候,也是用的当时的“雅言”,耳濡目染之下,虽然可能不会说,但是听懂并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雅言”的建立基础就是一国,所以就算是孙权一直位于江南,也是能够和曹操刘备一起谈论天下,但是因为经常在南方,可能说话的口音会有很浓重的家乡味,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经常听到一句话,听你的口音应该是哪里哪里人,我们听着普通话可能感觉非常扯,但在古代可能真的能够听出来。

不知道各位观众朋友认为,古代人究竟是怎么才做到完美的无障碍交流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