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老病死皆为苦谛。

宗教是关于死亡的文化。生老病死我们无从避免,任何个体都要经历出生、疾病、衰老和死亡。对死亡的意识常常表现为恐惧,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去到过死亡后的世界,那个想去却只能去一次的世界,我们的恐惧正是来自于对它的无知。只要存在着死亡,存在着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就是永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教正是死亡的宗教。人都执着于生命,但就像世间万物都要消亡一样,人的生命也是要消亡的。佛经中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

(二十一位度母的画像。“无言劝了千万般,无有一个回头看。)

而只看到一时的表象是错误的。就像释迦牟尼所说的,天空没有主人,风没有主人一样,人的身体和心灵也是没有主人的。《金刚经》中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不是来自于死亡本身,而是来自于对“自我意识”消亡的恐惧。世间独一无二的“我”有一天会消失,什么时候想来都是一件奇异的事。对于陷入这一疑问的人,佛说要放弃“对我的执着”。像晚年的李叔同将名誉一扫而空,终成一代弘一法师,潜心钻研佛法一样,这便是放下了对自我的执着,因为佛教便是战胜苦难与虚无的方法。

(弘一法师李叔同。)

佛认为世界为“空”,人们将你我分开,动物和植物分开,活和死也分开,这个分辨的世界便是“色”的世界。但是你和我都是同样的人,动物和植物都是一样的生命体,活的和死的都是一样的存在。

在春天开放的花彼此是不互相区别的,花儿之间不会相互嫉妒。等待牡丹花的开放,感时伤春的是人,为落叶的凋落而惆怅的也是人,分辨的意识和分辨的世界,这就是“色”。

世界本为一,湖水、海水、溪水都是水,牡丹花、樱花、茶花都是花。色是空,将空视为色的是人,是人的分辨意识。放弃自我的执着正视这个世界,色就是空,色只是表象世界而已。

(释迦牟尼画像。)

释迦牟尼的教诲并不难,就是放弃执着。因为执着,人生才有痛苦,放弃执着,痛苦之源就消失了。一旦领悟了这个道理,你就会觉得佛教的教义并不深奥,也不神秘。所谓色即是空,就是让我们放弃执著,佛经中通过各种故事阐述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刚经》中用木筏的比喻,阐明了执着的愚蠢。释迦牟尼说:

现在就让我们聆听佛陀的教诲,一边听着木鱼的敲打声,去看看能引导我们“到达彼岸”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吧。

(《心经》全文。)

2.《心经》句读

“摩诃”在梵语中是“伟大”的意思,“般若”意为“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达彼岸”。用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的《心经》开篇是这样说的:

佛陀便是“悟道者”。菩萨、菩提萨埵是“虽然悟道,但放弃涅槃,与众生一起生活者。”

《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翻译自梵语“Avalokiteshvara”,和“观世音菩萨”同义。观自在菩萨拥有大慈悲,洞察世事,将世上的一切,即五蕴,都视为空,能救助所有的苦难。这句话是《心经》的开始,也是贯穿全文的要谛。佛教中的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西方的哲学将世界一分为二称精神和物质,佛教与其相比要怀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舍利子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和目犍连都是释迦牟尼最早的入室弟子。现在我们朗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毫无疑问是人类创作的文本中最简洁且深奥的文章,因为它将八万《大藏经》浩如烟海的释迦牟尼教义浓缩为260个字。如果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十本佛经,那么不妨好好读读这260个字罢。

《心经》告诉我们,人的受想行识就是色。那么,什么是空呢?理解何为空的捷径就是搞清楚色和空的定义。

比如说,现在房间里很安静,你举起手敲一下门,会有声音,接着声音消失后又静下去了。如果说“声音”是“色”的话,“安静”就是空。那么假如由此看来,事物产生之前的状态以及消失之后的状态是“空”吗?不,好像错了,这好像是老子所说的“虚”。那么“空”到底是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现在我们已经快迷糊了,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佛教的“法”,然而这个“法”也是“空”,前面把“受想行识”称为空,这里连“诸法”都变成空了。但仔细想一想,“诸法”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结果,如果说人的感觉、念想、意识都是“空”的话,那么“诸法”也应该是空。

这里就说的有点不好理解了,我们每天看到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宇宙万物都有产生和消亡的法则,怎么会不生不灭呢?但如果要这样说的话,那么观自在菩萨一定是超越了这个这个有生有灭的宇宙,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宇宙。

这是当然,那个超越生死的世界是肯定没有色、受、想、行、识的。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都是生物产生后出现的感觉活动,意识是人类产生后出现的精神活动。现在,观自在菩萨已经超越了这个微观的世界。

光是伴随着宇宙的产生而形成的物质。观自在菩萨看着这个生与死的世界,这里没有光,也没有色,也没有声音、香味、触觉,就连人类的诸法也不存在。

这个“无”的否定思维简直是没完没了,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有点心烦的感觉。但后面我看历史书的时候突然想到:在10万年前,人类还没有语言,那没有语言,也就是无意识界了吧!我这样想着,重新拿起了《心经》。

原来如此。这才是佛教的绝妙之处。佛教中的“无明”是很重要的一个教义,人本来是带着佛性出生的,但由于无明这一外壳,不能看到诸法。为了消除无明这一外壳,释迦牟尼提出了“八正道”:

如果无无明,也就无释迦牟尼的“八正道”了,这是大逆不道动摇整个佛教教义的想法。如果哪个神父在布道时说,即没有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也没有什么豁免和救赎,肯定会被当场逐出基督教界。佛教却完全不是这样,佛教说本来既没有无名之法,也没有“八正道”的教义。那么寺庙又有什么用呢?释迦牟尼说过要雕刻木头,漆成金色吗?能够彻底否定自身的教义,这一点便是佛教的魅力所在。

“苦集灭道”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向弟子们说法的中心内容。

所谓佛教就是为无法摆脱贪欲,而烦恼的人解除痛苦的宗教。然而,观世音菩萨现在在否定佛教的核心教义。那么由此看来观世音菩萨是在消灭佛教。

智慧和顿悟都是“空”,观世音菩萨在向我们展示人类思维的极限和否定精神的极限。

在否定的极限中表现了什么,我们无法得知。知道了,也无法表达。所谓不立文字,就像禅家悟道,不设文字。然而《心经》中观世音菩萨却明明白白地说,无碍,即“无所羁绊的自由之心”。

摆脱内心所有的恐惧和意识虚幻后,最终将得以涅槃,那是没有任何噪音的地方,因此称为寂灭。

我们已经到达了《心经》的顶峰,现在该下山了。

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宗教需要设定一个绝对的超越者,就好像基督教的耶和华上帝,和伊斯兰教的安拉,这两个都是绝对超越者,没有人认识绝对超越者,耶稣是作为救赎者,穆罕默德是作为仲裁者出现的。

佛不是神性的存在,只是悟道的人,因此崇拜佛祖的佛教不是宗教。佛教依靠的不是绝对超越者,而是现在这个我们正在读的《心经》,依靠它就可以悟道,想悟到的所有信徒都不用去寺庙,不用去烧香叩首,你也可以顿悟成佛。

我们既不是修道僧也不是佛教专家,我们如何读得下去那八万《大藏经》呢?所以还是让我们好好读读《心经》这260个字吧。

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吧!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去吧,终将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