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从80年代就有着“中国鞋城”之称的城市,近些年因为大量生产仿冒名牌鞋,一度被戏称为“假鞋之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莆田制鞋从业人员超过50万,有大大小小的鞋企4000多家,光是规模以上的鞋企就有300多家。但当时莆田现成的鞋材资源十分稀缺,大多鞋企都是向晋江、广东等地批发塑胶、皮革等鞋材。

许多莆田人发现了给鞋企供应原材料的巨大商机,纷纷到黄石鞋服城搞起来鞋材批发店,囊括了皮革、网布、纽扣、织带、鞋底、胶水等诸多环节。

莆田没有鞋材生产基地,鞋材城的绝大多数商家都是抢先从外地购入鞋材,再转手卖给鞋厂,从中赚取差价

在2013年-2014年阿冒电商最鼎盛时期,由于供不应求,这些鞋材往往还在卸车时,就被抢购一空。一个小小的产业园停满了装货卸货的车辆,每天高峰期都要堵上2-3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两年鞋材商们赚得盆满钵满!辉煌的时候,几家较大的皮布批发商一年营业额几十个亿,光利润就有上亿。

商户老刘在2014年赶上了鞋材城的“末班车”,每天起早摸黑地跑业务、搬货,靠一部破面包车打拼出了如今占地300平的店铺,明显感到今年订单少了,维持店铺有些力不从心!

今年因为疫情,莆田制鞋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原本遍地开花的鞋厂已经成为过去式,许多作坊式鞋厂倒闭消失,许多阿冒也不断被查处,鞋子外贸减少,鞋材行业生意比之前差了很多,小商户基本维持保本。

仔细逛下来,鞋服城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一层的商铺还是很抢手的,但二、三层商铺由于不方便运输,基本空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0年起,商户小陈已经在莆田鞋材这个产业深耕了10年,亲历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历程。他表示,虽然生意差了很多,但莆田鞋业的体量还在,如今鞋服城还是有行情的,园区内一层商铺价格依然高昂,一个70平的店铺连租金一个月都在7000元左右,如果售卖的话,230万都有人抢着要

由于莆田制鞋业和鞋材纺织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鞋材都从外地现金采购原材料,再回到莆田赊账卖出,不但人工、运费开支巨大,小的店铺都不敢囤货很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制约。

不过如此庞大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道阻且长,阵痛难免,相信随着莆田本土鞋材纺织企业的发展,鞋材城有朝一日也能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