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此前他已放弃唐赐李姓、宋赐赵姓,改名嵬名曩霄),党项族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直到1227年亡于蒙古。

不过,李氏家族的统治绝不止西夏这189年的国祚,西夏也不是李元昊这一代人建立的。党项李氏家族的统治史,可追溯至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是年,李元昊的祖辈拓跋思恭成为定难军节度使,两年后被赐李姓。

定难军作为西夏的前身,在唐末五代乱世中野蛮生长,逐步壮大。到宋太宗时期,即使朝廷已感觉到其离心的倾向,即使定难军的掌门人,节度使李继捧自愿纳土归降,定难军仍然在李继迁手中顽强地卷土重来,最终在李继迁之孙元昊手中成就皇图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夏王陵

本文讲述党项李氏家族的兴起,即从党项拓跋部的形成到李继捧归宋,宋朝消灭定难军计划的破产。

一、党项羌与拓跋部的形成

党项族属西羌别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见于记载,由此党项族也被称作党项羌。由于党项夹在中原王朝与吐蕃、吐谷浑之间,时而附隋唐,时而附吐蕃吐谷浑,因此于隋文帝和武则天时期两次被内迁。

此后党项人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后形成八个大部落,而拓跋部是其中实力最强者。之后的李元昊即是拓跋部人,其李姓源于唐朝赐姓,即前面提过的唐僖宗赐姓拓跋思恭。

党项人形象复原

看到“拓跋”二字,难免让人联想到鲜卑。事实上,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南北朝时代,党项羌受到吐蕃、吐谷浑等多地的影响。而吐谷浑,正是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鲜卑拓跋部也很可能由此进入党项族,继而融入其中成为首领。

唐宋时期的很多记载,都说明了西夏拓跋氏与拓跋鲜卑很可能是同一族源

唐人林宝早在元昊立国前200年,就已指出:

“孝文帝迁都洛阳,改为元氏。……开元后,右监门大将军西平公静边州都督拓跋守寂亦东北蕃也,孙乾晖银州刺史,侄澄岘今任银州刺史”。

拓跋守寂是党项大首领拓跋思泰之子,与拓跋乾晖、拓跋澄岘均为党项拓跋氏的成员,“东北蕃”意为鲜卑。说明西夏拓跋氏自认为与鲜卑拓跋氏同出一源。后来李元昊自称是北魏的后代,很可能并非是冒认祖先。

在《宋史·宋琪传》中,也有记载:

“自银,夏至青、白两池,地惟沙碛,俗称平夏拓跋,盖番姓也。自麟、延以北,多土山柏林,谓之南山野利,盖羌族之号也”。

宋琪说“拓跋,盖番姓也”,“野利,羌族之号”,说明在宋琪认为拓跋氏不属于羌族,而应是“东北蕃”(指鲜卑),而野利氏属于党项羌族之大姓,两者不容混淆,应该严格加以区分。

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称西夏拓跋氏出自“北番”,与唐人林宝,北宋宋琪持相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历史学家郑樵,《通志》作者

《辽史·西夏外纪》有云:“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 元人修《辽史》最主要的参考史料是耶律俨编修的《皇朝实录》。耶律俨本是李姓汉人,赐姓耶律。作为史官,又与是西夏同时代人,对西夏理应熟悉,故其论可信度较高。

因此,基本可断定党项拓跋氏来源于鲜卑拓跋部,是北魏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融入羌人之中,从而建立了党项拓跋部。拓跋鲜卑中的一支,曾迁到了河西地区,并建立了南凉政权(此支又译为秃发氏)。

公元 414 年(晋义熙十年),南凉亡于西秦,秃发(拓跋)鲜卑投奔吐谷浑政权。而此时党项之名虽已出现,但只是从属于吐谷浑政权中的一个部落。

前秦灭亡后河西地区的政权

隋末,吐谷浑被隋王朝短暂地逐出青海湖周边地区,拓跋鲜卑此时已融入党项成为领导核心,乘吐谷浑势力衰落,向东迁徙,并吸收各部羌人,建立以拓跋鲜卑为核心的党项部落联盟。该联盟即西夏前身定难军的前身。

二、从拓跋部到李氏定难军

在隋文帝和武则天时代,党项被内迁至今甘肃东部、陕北、宁夏一带。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落,党项逐步壮大,唐廷曾对其经济封锁,勉强遏制党项的发展势头。

咸通十四年(873年),拓跋思恭占据宥州 (位于今陕西靖边县境内,隶属于夏州节度使),自封宥州刺史。刚即位的唐僖宗正准备教训一下拓跋思恭,乾符元年(874年),黄巢起义爆发,六年后长安失陷,唐僖宗幸蜀。

黄巢起义给了拓跋思恭翻身的机会

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响应唐僖宗号召,率领夏州党项及其它各族军队共数万人,参与镇压起义。同年四月,夏州节度诸葛爽投降黄巢,僖宗任命思恭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留后,赐军号为“定难”。

883年,唐廷赐拓跋思恭李姓,并正式册封他为夏州节度使(后又称定难军节度使)。自此,西夏王朝的前身定难军登上历史舞台,夏州李氏家族在获得官方认可下统治夏、绥、银、宥、静五州。

李氏在定难五州广施恩德,威望日增,势力难以撼动。公元909年,李思恭之孙李彝昌被部将高宗益杀害,仅一个月后,夏州诸将领杀高宗益,推举李彝昌族父李仁福为留后,不久获后梁册封为节度使。由此可见,李氏威望极大,获得多数支持。

唐亡后,夏州李氏趁中原王朝更迭频繁,局势混乱,在西北一隅迅速发展。五代时期,由于中原、关中长期战乱,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政治中心随之东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倾向已很明显

南方的经济中心是长江流域,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漕粮等沿运河北上,位于东部的汴州(开封)在交通上更便利,西部故都长安、洛阳不可避免地衰落。关中彻底衰落的转折点,是在公元904年,朱温对唐长安城的毁灭性破坏。

自此,中原王朝的关注点,转移到南方诸国、河东地区与东北方的契丹军偏处西北,不容易受到中原兵锋的威胁。定难军与中原王朝总体上维持较好的关系,一面称臣纳贡,一面发展地方割据势力。

后梁开平四年(公元 910 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因定难军投靠其敌人梁太祖朱温,与岐王李茂贞合围夏州,朱温派兵援救,夏州围解。十二月,朱温为了笼络李仁福,给他加官晋爵,进封为陇西郡王。

晋王李存勖

公元 922 年(龙德二年),晋王李存勖攻梁,李仁福献战马 500 匹以示助梁。次年后梁灭亡,李仁福又臣服于后唐,由于远征西北不易,又有初定中原先求稳固的考虑,李存勖与李仁福和解。

公元 933 年,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继为定难军节度使。后唐明宗早已对定难军不信任,为了消除这一隐患,决定将李彝超和彰武节度使安从进(其治所在延州,今延安)对调,以此让李彝超离开其家经营多年的夏州。

后唐明宗派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率军五万接管夏州。李彝超一面上书表明不愿迁镇的理由,一面调集党项羌和其他各族骑兵共万人守城。凭借坚固的夏州城(即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统万城),李彝超坚守不出,又派骑兵断后唐军粮道,使后唐军队死者甚众。明宗下令撤军,李彝超也继续称臣纳贡。

统万城遗址

此后,定难军与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原王朝已不具备强迫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就范的能力,拓跋部首领对中原王朝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不再唯命是从,而是阴结叛臣,积极参加对抗中原王朝的活动。所谓称臣纳贡,表面文章而已。

公元 951 年(后周广顺元年),郭威杀隐帝,即帝位,建立后周。但李彝殷对后周的册封不予理睬,反而称臣于北汉。955 年(显德二年),周世宗任命府州(位于今陕西府谷县)防御使折德扆为永安军节度使,李彝殷对此不满,以兵塞路,不许通行。周世宗遣使责问,李彝殷恐惧之下,被迫撤兵。公元 957 年(显德四年)李彝殷见后周势力日益强盛,于是又弃北汉而附后周。

定难军一方面同中央政府搞好关系,帮助中央政府“平叛”,一方面利用藩镇混战,见风使舵,介入争端,从中渔利,从而不仅在西北站稳了脚跟,还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三、李继捧归宋与继迁自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至979年北汉被灭,内地基本被统一,除却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南方的大理国和自此分裂出中国的交趾静海军,还有西北的夏州李氏与府州折氏。

对于夏州定难军,宋太祖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沿用唐代的羁縻制,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统管其领地,然后加官晋爵,允其世袭,地方事务任其便宜处置。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不攻打夏州政权,也因为其长期雄踞西北,在西北少数民族中具有较高威望。若处理不好,必然会激化民族矛盾,招致大乱。其次,定难军经过长期发展,实力雄厚,宋朝并无完胜的把握。最后,夏州统治者见宋朝强于五代,遂诚恳臣服,宋朝若攻之,则师出无名

但北宋朝廷绝对能察觉到定难军对西北疆土的威胁,希望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不久,宋太宗赵光义等到了和平解决定难军问题的机会。

公元980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去世,其弟李继捧袭位。由于他年幼,众不服,尤其引起叔父李克文反对。公元 982 年(太平兴国七年)五月,继捧自觉难以在夏州继续统治,于是率领族人纳土归降,入京朝觐。

赵光义高兴地接受了李继捧的请求,还于汴京赏赐李克文、李克宪等人宅第,让他们永远离开夏州。宋太宗看似大方,实则是想借此机一举扫清夏州李氏的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太宗赵光义

李继捧入朝献地后,北宋朝廷派使者前往夏州,发遣李氏全族人赴京。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李继冲反对归降,李继迁召集族人与其谋士张浦商量对策。

在张浦计划下, 李继迁诈言乳母去世,需葬于郊外,将所有兵器藏于丧车之中,与其家族亲信数十人,逃到距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巴彦淖尔),并以此为根据地,统一党项羌诸部,联辽抗宋。

宋廷此次行动过于莽撞,妄图以一次行动结束上百年的夏州李氏统治,却又未能做好准备工作,没有及时控制夏州周边地区,从而让李继迁成功逃出。利用李氏宗族的内讧,这本就是趁人之危,极易引起不满与反抗,赵光义却未对此事加以应有的重视,做好充分的部署。

定难军与地斤泽

赵光义一着不慎,既未除净夏州李氏,又将它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定难军与宋廷之间,自此结下了难以愈合的矛盾。李继迁逃到了地斤泽,不久后将在那儿开启兴复祖业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