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电影铺子原创:movpuzi)

前不久,铺子给大家推荐过一部文化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通过这些文人墨客的对谈,展现出了写作者的精神追求。

隐士和桃花源,侠士和江湖,文学和日常......

而今天,铺子给大家带来的这部新的文化纪录片,则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写作者的起点——

《文学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的故乡,听起来是个颇为费解的短语。

因为你无法指着地图上的某个点说,文学由此出生,由此生长。

但文人可以。

文学没有故乡,文人有故乡。

故乡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承载着儿时回忆的地方。

文人作家们笔下的文字,总逃不开他们故乡的影子。

生在西北高原的作家,能把小说写成一曲悠长敞亮的秦腔;生在南方水乡的作家,字里行间也总有氤氲的水雾和绿苔。

今天这部纪录片,便会跟着几位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回到他们的故乡,回溯他们文字的精神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莫言

要说当代国内最著名的作家,一定非莫言莫属。

自从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声名更是传得家喻户晓。

莫言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作家的故乡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而莫言本人的血地,则是山东高密东北乡,一个有着大片大片望不到边际的红高粱田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在自己故乡的童年,根本算不上是幸福。

他童年的高密东北乡,偏僻、穷苦,正赶上中国近代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日子。

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家几口人每日只能吃些放到现在猪都不吃的野菜果腹。

每人每年就只有一件衣服穿,冬天填上棉絮就是棉袄,夏天拆了棉絮就是单褂。

虽说到不了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程度,

但饥饿,生存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也让他自小就见识到了人性的底线,观察到了人性在生存无以为继时发生的扭曲。

好不容易熬过三年困难时期,莫言还是连小学都没上完就辍学回家了。

十岁的小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赶着几只羊,几头牛,到野地里放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望无际的草原,随风摇曳的稻海,方圆能看的见的地方,一整日都没有别人的影子。

现在看来也许是一副美丽的乡村景色,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却是非常的孤独和恐怖。

与此同时,他最初的,关于这片土地的神秘和想象,也开始滋生。

后来,莫言渐渐长大,对故乡的感情也越加复杂。

其中占主要位置的,便是离开的这个念头。

囿于家乡二十年,他更想要去别的地方看看,于是他便更加努力的写作。

但不论他跑到哪里,见识了多少不同的美学、景色,他的故事中总会有一个小孩,出了门会往北跑,然后往西,跨越一条河之后,再往西。

这是他记忆中的,家乡村庄的方向。

时间跨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莫言在圈子里已算是小有名气。

而当时,也正是福克纳的“约克那帕塔法县”,和马尔克斯的“马贡多镇”(两者皆是作家虚构的地点)在国内文坛风靡一时的年代。

受到上面两位作家,和他们的精神故乡的启发,莫言想到,作家应该拥有自己的故土,自己的文学王国。

哪有什么地方,会比自己从小长大,血脉相连的家乡更适合自己的呢。

于是,他便开始在自己的小说中打造一个叫做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

他将这里发生过的事,幼年的记忆,孤独时的想象,一笔一划写在了自己的书里。

最为人们熟知的,可能就是《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1988)

电视剧《红高粱》(2014)

《红高粱》讲述了“我”的爷爷奶奶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的,土匪式英雄的人生故事。

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人们还没有想要用纸笔记录的那段时间,靠着口口相传,这个故事在无意中被记录下来,进行了文学化的反复加工。

红高粱地、胶河、孙家口桥,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带着魔幻的色彩,从红高粱地蔓延到森林、草地、河谷、山丘......

02 阿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故乡交流的方式。

有的人与故乡的人交谈,有的人通过回顾故乡的过往,有的人选择与故乡共度时光。

而作家阿来选择的方式,则是用脚丈量自己长大的这个地方的土地。

阿来是藏族人,出生于四川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山寨。

寨子的人们半农半牧为生,山上种庄稼,山上放牧,春秋农忙,冬夏采野菜、捡柴火、挖草药。

阿来从小过的便是这样的生活。

川西群岭叠嶂,长大后的青年阿来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故乡,牵了两匹马,一匹驼了粮食,一匹载着自己,便开始了在家乡的观察游荡。

走到哪里,他便将自己突发的零星的灵感记录在香烟盒子上。

但仅仅这样还是无法让他满足,他决定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家乡。

通过四处寻访,从故纸堆里翻找各个地方的县志、史料、民间传说,阿来开始越来越熟悉嘉绒十八位土司家族的兴衰故事。

但他并没有将这些全部记录规整分档,而是任由故事存在脑海里,等着他们自己走出来。

三四年之后,阿来斥巨资买了一台电脑,开始学打字。

后来有一天,他输入了一行字: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这边是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开篇。

《尘埃落定》借由一个土司的“傻瓜”儿子的视角,见证了土司制度的兴衰,经历了藏族风情的浪漫和神秘。

也因此,在出版两年后,《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由此记入史册。

和莫言相同,阿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故乡都是怀着恨的。

因为时代的原因,故乡的原始森林被一片片伐倒,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层变成了泥石流, 几百亩地,几户人家,一个晚上就没有了。

后来,阿来开始筹划小说《空山》

空山中的山火,便来自于故乡的一场烧了大半个月的山火。

人对自然的贪婪索取,将林地变成了草坡,将活生生的动物变成了山火中半焦的尸体。

阿来说小说是对人生的补充,他便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了好多段不同的人生。

03 贾平凹

如果你认识贾平凹,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他的口音还是文字中,都有一股浓浓的陕西味儿。

贾平凹青年时期的人生,同当时所有的青年人并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父亲被卷入文革,自己受牵连在家乡无处谋生,于是产生了离乡的心思。

十年浩劫后,时来运转的,他踏上了一条通往大学这个象牙塔的路。

然后,毕业,做编辑,获奖。

接下来的生活看似顺风顺水,但贾平凹却有一块难以去除的心病。

他骨子里有乡土文学的影子,同时却也接触过西方艺术的熏陶。

多元的共存,并没有让他下笔更有神,而是失去了计划性。

他将此时自己的写作称为“流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却也哪里都没做出什么成绩。

此时的贾平凹感到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继续走自己的文学道路。

于是,他产生了回老家的想法。

跟旧友打好招呼,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返乡之旅。

因为自己的童年记忆依着丹江而生,于是贾平凹决定,顺着丹江,寻找自己写作的灵感。

白天走街串巷,听着当地人的絮叨介绍,晚上便趴在方桌上开始埋头苦写。

一些有着特殊味道的文字,就是这时被创造了出来:

满山的枝柯,分不清哪一枝是老鹿的角。

趁着这次写作的势头,贾平凹跑遍了家乡商洛,写下了《商州初录》、《商州再录》、《商州又录》三本记录风土民俗的书。

被影视化的,获得第六届金鸡奖最佳影视片的《野山》就是改编自他的小说《鸡窝洼人家》。

在贾平凹接下来的创作生涯中,有两本书对他至关重要。

一本,是《废都》

贾平凹在四十岁时写下了这本书,出版半年内,该书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但半年后,这本书因为其中大量的关于性的描写,遭到了社会上强烈的批判,甚至一度被列为禁书。

之后的十六年,《废都》可以说是靠着盗版在国内“苟延残喘”,直到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才有好转。

但这还是对贾平凹的写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废都》的阴影太重,于是接下来,他开始筹备更加嘹亮的散文《秦腔》

看过这本书的老乡无一不说,贾平凹这本书里能找到许多故乡的影子,故乡的习惯,和故乡的人。

有些原型人物现在还活着,有些却已经去世。

在采访中,贾平凹自述:

在写作中,我脑子里一定要固定一个人物,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一定要打几个桩固定下来,盖房子的时候才有个范围。

不出所料,这本书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而贾平凹对于故乡故土故人的创作,还在继续。

纪录片一共七期,介绍了六位当代的著名作家和他们与家乡的故事。

莫言的充满红高粱和英雄匪气的高密东北乡;阿来的神秘野性的嘉绒藏区;贾平凹缠绕着乡土和命运的的商州;刘震云的朴素繁杂的延津;迟子建的温情且诗意的北极雪国;毕飞宇的苍凉悠远的苏北水乡。

文学的故乡,文人的故乡。

故乡的山水,化为了作家的血脉,再随着笔尖融化到他的文字中。

这里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家?

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