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工人们在净菜车间忙碌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摄

上午9时许,位于喀莎车县农贸市场内的净菜加工车间一派忙碌景象。27岁的艾莱克孜勒·买买提换上工作服,正在打扫卫生,做着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她的工友驾驶着叉车,在一旁的配送区来回穿梭……

莎车县隶属于喀什地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的一个县,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面对县域广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种种问题,来到莎车县的上海援疆干部紧紧围绕精准脱贫,利用援疆资金结合当地实际,建设“扶贫车间”,引导当地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他们将“扶贫先扶志”的理念贯穿到每个落地项目、每笔扶贫资金上,为贫困群众唤起脱贫志气,激发靠劳动谋致富的内生动力。

“只有就业稳,收入才能增,脱贫就有底气。”莎车县委副书记、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莎车分指挥部指挥长陈剑表示,“要让每位追求美好生活的群众,都能通过政府搭建的脱贫攻坚平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去年,净菜加工车间开工建设,并于今年4月建成使用,在援疆资金的扶持下,3条现代化的净菜生产线保证了车间的产能。这座“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很受周边村民的欢迎,不少人在这儿实现了脱贫梦想,转身成为产业工人。艾莱克孜勒·买买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净菜加工车间担任分拣员,每个月能挣2800元。

“我家里一共五口人,除了爸爸妈妈,我还有弟弟妹妹。”工作间隙,艾莱克孜勒·买买提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地的收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改变自她成为车间员工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把房子装修一新,又添了些牛羊。上高中的弟弟也不会为了每个月的生活费而发愁了。“现在家里餐桌上经常能看见肉了。”她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以前很少去巴扎买东西,因为即便看到喜欢的东西也没钱买,搞得自己不开心,但是现在经常能开心地去逛逛。”

图说:中午时分,会在车间外的走道上开小结会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摄

车间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提升村民务工技能放在重要位置,让他们边学技术边“富”脑袋。每天中午的小结会,还通过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脱贫增收典型事迹,不断增强村民脱贫信心和主动性。

“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艾莱克孜勒·买买提告诉记者这样一句民谚。在净菜加工车间,她学到了不少新技能。“我们下乡去收贫困户蔬菜的时候要把好质量关。如果菜的损耗小,我的工资还能涨一两百元呢!”她兴奋地说。有了稳定工作的她,走向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同时她也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让家里的生活质量更好。

记者了解到,净菜加工车间现有员工103人,日生产规模达到20吨。同样因成为车间分拣员而摆脱贫困的还有22岁的艾木热吉汗·吐尔孙,她一个月的工资有2600元。而此前,她依靠打零工挣钱,没有稳定收入。“我很喜欢这份工作,现在干活可有劲儿了!因为离家近,休息时间可以回家照顾妈妈。”她告诉记者。有了这份工作,家里新添了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生活有了奔头。

陈剑介绍,今年全县种植特色瓜菜26万亩,县里在收购乡村庭院蔬菜、陆地菜的基础上,依托净菜车间,通过清洁、分类、清洗、分拣等措施,实行分级销售。“一级蔬菜外调,主要销往乌鲁木齐、伊犁等地。二级蔬菜供应本地市场,通过配送中心配送至学校、单位、超市等,促进消费扶贫。三级蔬菜进车间,实现农产品错时销售、精品化销售。”他表示,“通过蔬菜外运、线上线下销售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有力推动乡村蔬菜销售,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仅增加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更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郜阳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