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有言:“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清朝的八旗军队。在为清朝开疆拓土时,八旗曾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铁骑。但在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国运开始走向衰落,随之衰落的还有满蒙骑兵的战力,而八旗也成了导致国力衰落的关键因素。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之战,约两三万清兵对抗800余人的英法联军时,表现十分英勇,最终却因为武器落后而战败。《拿破仑三世和他权力的顶峰》对此战曾有记载:“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清军损失超过1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里桥之战画像

01

其中,参与这场战役的蒙古骑兵有1万余人,但这些人却是开战前僧格林沁在内蒙急诏的牧民。受清政府百余年的和平统治,这些牧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部落的冲突,同时,他们的活动区域也被限定在自己的部落范围内。因此,这些牧民甚至也很少狩猎,不少内蒙牧民开始种地。久而久之,与华北的农民相比,内蒙的牧民也只是一些会骑马的农民。

战败的后果是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按照条约规定撤离北京,这对清政府而言可能已是最好的结果。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军选址南京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而在华北地区,捻军又成了清政府的心腹之患。所以,在八里桥战败的这支蒙古骑兵还要继续平内的任务。

▲捻军与清军画像

捻军,虽然在教科书中,并未出现关于他们的历史,但捻军堪称清朝最难缠的民间组织,实力不逊太平军。“捻”在淮北话中是指 “一股一伙”的意思,几个人或者几百人都可以组成一股“捻子们”。和土匪有所不同,他们没有特定的窝点,平常就在家里耕田,有活动时聚集抢劫或进行武装走私。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留守天京失败,太平军的一支余部和“捻子”进行改编,捻军这才实现了武装,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捻军真正发展为捻军后,和太平军形成配合,行踪不定。常在安徽、山东、苏州、陕西等八个省份活动,在十余年里,兵力最强时达到了二十万。

02

最初的捻军与太平军都是以步兵为主,因此,多选择坚守城市或者山头,这为清军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军队调整。因此,新的捻军转换了战略,学会运用淮北平坦的地形优势,打造了一支具有高流动性的骑兵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军剧照

任何牲口都可以作为捻军的坐骑。除了骑兵,捻军要求步兵也要配备牲口。情势紧急的状况下,两人同乘一骑的事情常有发生。捻军借此开展了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单日奔袭上百里,待敌军松懈就进行伏击,对敌军进行各个击破。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2月,僧格林沁军队追击捻军来到河南尉县,却发现捻军已南下鄢陵,不得已继续追击,骑兵因此和步兵部队脱离。捻军探子侦查时发现了清军的漏洞,分派了小股部队吸引清朝的大部队,然后大军回撤,步兵从中路回击,骑兵从两侧突击,轻松歼灭了这支队伍。在清兵与捻军交战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甚至连曾国藩也不敌捻军的油滑,几次歼灭不得,屡战屡败。

▲僧格林沁旧照

而当时,捻子军起义的中心地带,主要是安徽、河南、江苏的三省交界处,捻军也取得了对当地社会基层的领导实权。只要有人加入了捻子军,他所在的庄子就可以免受土匪的袭击。他们还可以处理当地的纠纷事件,大多数百姓都对其信服不已。所以,这支队伍还具备乡间百姓的支持,实际兵力超过了十万,更拥有数以百万的民间支持者。

03

然而捻军却有一项致命弱点。对付游击战役,取胜的根本在于拉拢民心,因此也有一些对付的策略。比如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建立了战略村,阻断民众与游击队的往来。僧格尔沁死后,清军就以阻断民众连接的方式消灭了捻军,即制定“查圩”政策:在各个地方建立圩寨,只要有捻军入境就把壮丁、粮草、牲畜集中起来。此外,制定“良民册”来迫使乡绅站队。

▲清军旧照

最后,捻军被清军瓦解,分为了东、西二捻,西捻被左宗棠铲除,东捻被李鸿章消灭。捻军在对抗清军时,战术自成一体,往往可以给清军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不过捻军的领导者缺乏领导力,军队流寇气息严重,作战散乱,因此被清军抓住弱点后便一击即溃,最终全部消灭。

结语

当然,清军在铲除捻军后,并没有实现国内的太平,也未能稳固自己的政权。在时代大势面前,清政府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消退的,当然还有那些曾经驰骋草原的满蒙骑兵。

参考资料:

《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

《拿破仑三世和他权力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