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竺玩笑生(孔网店铺:金竺玩笑生的书摊)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现所存的《金瓶梅》有两个系统三种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词话本系统,词话本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又称万历本,现存三部半:
1、《新刻金瓶梅词话》,1932年,河北深县书商张修德在山西介休发现一部明万历丁巳刻本《金瓶梅词话》,后于北京琉璃厂文有堂求售,经徐森玉、赵万里、孙楷第中介,以二千银元为北平图书馆收购。1947年原书与北平图书馆珍本书部其他珍本书一起被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975年归还台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此本100回,分装20册,缺封面扉页,正文半页11行,行24字,第52回缺7、8两页,此本被称作中土本。书中有许多朱笔校改和评语,全书朱墨灿烂,也有个别墨改。
2、《新刻金瓶梅词话》,藏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1941年发现,称“慈眼堂本”,100回,分装16册,缺封面扉页,正文缺五回,此本亦半页11行,行24字。
3、《新刻金瓶梅词话》,藏日本德山毛利氏栖息堂,1962年发现,称“栖息堂”本,100回,分装18册,缺封面扉页,正文缺三页,此本亦为半页11行,行24字。此本第五回末页异版。
两东土本版面素洁,无点改。一般认为此三本为同一刻,但刷印有先后。
4、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残本,23回,其中有7回完整。

二是説散本系统,有崇祯本和张评本。
(一)崇祯本:书名大多题《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20卷,100回,又称绣像本、评像本、评改本等。现存崇祯本有14部:(以下说明参见《李渔全集》之《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点校说明)
1、通州王孝慈藏本,今下落不明。王孝慈为书画家,通县人,原藏《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二册,200幅。一九三三年北平古佚小说刊行会版词话本中的插图,即据王氏藏本影印。图甚精致,署刻工姓名者多。第一回第二幅图“武二郎冷遇亲哥嫂”栏内右侧题署“新安刘应祖镌”六字,为现存其他崇祯本插图所无。1935年5月郑振铎先生主编的世界文库本也曾影印若干图像及正文第一回首页书影。此本正文半页10行,行22字,眉批为二字行;回前诗标明”诗曰“、“又诗曰”,两句一行。图像上刻工姓名比之各本最为完整、清晰。
2、上海图书馆藏甲本。全一百回,分二十卷。每卷五回,每回编码。三十二册,前两册全为图像,一百叶,两百幅。图像上刻工姓名时见缺失。无函。缺扉页。序框高二十.八公分,宽十三.六公分。正文框高二十.八公分,宽十三.八公分。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首页版式与王氏本大致相仿,然眉批改为四字行,第一回回目题“西门庆热结十弟兄”,其“弟兄”两字不同于王氏本作“兄弟”。第31回卷题作“新刻金瓶梅词话卷之七”,上海图书馆藏乙本、天津图书馆藏本同;第41回卷题作“新刻绣像批点金瓶梅词话卷之九”,上海图书馆藏乙本、天津图书馆藏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同。
3、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原为馬廉藏书。一百回,二十卷,三十六册。中间略缺数页。亦为四字行眉批,版式、大小与上图甲本略同,然其插图一百叶分插于各回之前,评点文字与上图甲本互有缺略异同。 (详细介绍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
4、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本。全一百回,二十卷,十一册附图一册,计十二册。据鳥居久晴《金瓶梅版本考》等著录,版式、大小等均与上图甲本、北大本略同。其附图有从回首移去另作一册的痕迹。
5、北京图书馆藏残本两册,似同北大本。
6、傅惜华藏本。无图。据韓南《<金瓶梅>的版本及其她》著录,“此版显为清朝初期之版本”,且与北大本相似。
7、上海市图书馆藏乙本。全一百回,二十卷,每卷五回,四十册,分装四函,其中前二册为图像(按:黄霖先生此处与梅节先生说的有出入:第一册始序、总目录,第二、三册为插图200幅)。缺扉页。序文框高二十.八公分,宽十四公分。正文第一回回目题作“兄弟”,同王氏本而异于上图甲本、北大本等作“弟兄”。首页眉批亦为二字行,然第三叶起改为四字行,十一叶后基本上无眉批。正文亦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然文字与上图甲本、北大本、天理本、内阁本等多有出入,而与据王氏本排印的世界文库本及后出的张评本多有相同之处。前两册为图像,刻工姓名亦不完整。
8、天津市图书馆藏本。与上图乙本大小版式相同而装订略异,此本图像分插于回前而不如上图乙本集中于卷首。又,略多眉批数则。
9、日本内阁文库藏本。题《新鐫繡像批評原本金瓶梅》。全一百回,正文十册,首图一册,已佚。框高二一公分,宽十一.七公分。三字行眉批。第一回回前诗未标”诗曰“、”又诗曰“,三句一行而非两句一行。正文每半页11行,行28字。以后各回回前诗词之格式均异于上图甲本、上图乙本、北大本等。
10、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与内阁本悉同。
11、首都图书馆藏本。原藏北京孔德学校图书馆,故亦称“孔德本”。正文十九册,图一册,共二十册。框高二十公分,宽十一.五公分。版式略似内阁本而多简字。图像省为五十一叶、一百零一幅,无刻工姓名,八十回

张竹坡极力推崇《金瓶梅》,被冠以“第一奇书”。张评本是以崇祯年间刊印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底本加以评点刊刻的。最早的是康熙乙亥(1695)年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张评康熙本今存三种版式:
(参见《王汝梅解读金瓶梅》)

1、扉页牌记“本衙藏板翻刻必究”,卷首谢颐序署“康熙岁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觉天者谢颐题于皋鹤堂”。扉页上端无题。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中间:“第一奇书”,左下方:“本衙藏版翻刻必究”。有模刻崇祯本图二百幅,另装二册。书口为“第一奇书”,无鱼尾。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正文内有眉批、旁批、行内夹批。正文第一回前有《竹坡闲话》等总评文字(缺《第一奇书非淫书论》《凡例》)。每回前有回评。回评刊回目前另排叶码。正文回目另叶刻印。回前评与正文不相连接,有的回评末有“终”字或“尾”字,表明回评完。这样刻印易装订不带回前评语的本子。六函共三十六册。刻印精良。日本鸟居久靖氏谓“此书居于第一奇书中的善本”(《金瓶梅版本考》)。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种版本一部。
2、“本衙藏板翻刻必究”本,与上书同板,不带回前评语。只是在装订时未装入各回的回前评语。首都图书馆藏有此种版本。
3、“本衙藏板翻刻必究”本,行款、版式、书名页、牌记与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本大致相同,粗看容易判定为同板,但是细致考察,可发现扉页相异之处。此版本为皇族世家藏书,卷首盖有恭亲王藏书章,现藏大连图书馆。在总评《寓意说》“千秋万岁,此恨绵绵,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悲哉,悲哉!”之后多出二百二十七字:“作者之意,曲如文螺,细如头发,不谓后古有一竹坡为之细细点出,作者于九泉下当滴泪以谢竹坡。竹坡又当酹酒以白天下锦绣才子,如我所说,岂非使作者之意,彰明较著也乎。竹坡彭城人,十五而孤,于今十载,流离风尘,诸苦备历,游倦归来。向日所为密迩知交,今日皆成陌路。细思床头金尽之语。忽忽不乐,偶睹金瓶起首云,亲朋白眼,面目含酸,便是凌云志气,分外消磨,不禁为之泪落如豆。乃拍案曰:有是哉,冷热真假,不我欺也,乃发心于乙亥正月人日批起,至本月廿七日告成。其中颇多草草。然予亦信其眼照古人用意处,为传其金针大意云尔。缘作寓意说,以弁于前。”至今所见张评本早期刻本、翻刻本均无此段文字。此段文字,已排印于《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注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张评康熙本今存两种:
1、甲种本。卷首谢颐序署“康熙岁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绝天者谢颐题于皋鹤堂”。扉页上端无题,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中间“第一奇书”,左下方“本衙藏板翻刻必究”。有摹刻崇祯本图200幅,另装二册。正文半页10行,行22字,有眉批、旁批、行内夹批眉批较多。第一回前有总评各篇。有回前评,另排页码。正文回目另页刻印。有的回评有“终”或“尾”字,这样易于装订不带回前评语的本子。
2、乙种本。与甲种本同版,不带回前批语,只是在装订时未装入各回的回前批语。
以甲乙两种为祖本,产生出两个系列的翻刻本:有回前评语本和无回前评语本。

有回前评语本:
1、全像金瓶梅本衙藏版本(丙种本)。扉页上端题“全像金瓶梅”,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批评”,中间“第一奇书”,左下“本衙藏板”,无“翻刻必究”四字。无眉批,有回前评。
2、影松轩本。扉页有两种,一种扉页上端无题,(见下图)。另一种扉页上端题“第一奇书”,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批评”,中间“绣像金瓶梅”,左下方“影松轩藏板”。两种本子的行款与甲种本相同,有回前评,无眉批,此为翻刻本。每半页10行,行22字。
3、四大奇书第四种本。扉页上端题“金圣叹批点”,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原本”,左上方“丁卯初刻”,左下方“本衙藏板”,中间“奇书第四种”。谢颐序署“乾隆岁次丁卯清明上浣秦绝天者谢颐题于皋鹤书舍”。插图每回两幅,装两册,分卷,第一回前卷题“四大奇书第四种卷之一,彭城张竹坡评点”。无眉批,有旁批,有回前评,正文半页11行,行24字,翻刻于乾隆丁卯年(1747年)。
4、本衙藏版本。袖珍本。尺寸24.1*15.4cm。
5、玩花书屋藏板本。袖珍本
6、崇经堂版本。袖珍本。

无回前评语本:
1、在兹堂本。扉页上端题“康熙乙亥年”,框内右上方“李笠翁先生著”,中间“第一奇书”,左下方“在兹堂”。正文半页11行,行22字,有总评各篇、眉批、旁批,无回前评。
2、无牌记本。扉页框内左下无“在兹堂”三字, 其余与在兹堂本同,为在兹堂本的同版后印本。
3、皋鹤草堂梓行本。扉页上端无题,框内右上方“彭城张竹坡批点”,左下方“皋鹤草堂梓行”,中间“第一奇书金瓶梅(双行),“梅”字下有“姑苏原版”(小字)。正文半页11行,行22字。无回前评,正文错字较多,为在兹堂本的翻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