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走进宝鸡市麟游县酒房镇卞坡村,眼前呈现出一幅恬美的乡村画:一条宽阔笔直的村道在路灯照耀下锃亮锃亮,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一旁嬉闹奔跑着,几位大嫂在村文化广场上正随音乐跳着广场舞,不远处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天上那皎洁的月亮。

酒房镇卞坡村位于宝鸡市麟游县城以西62公里处,辖2个村民小组共159户644人,耕地近2423亩。目前,尚有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2人,贫困发生率由三年前的38%下降到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忙忙碌碌的生产车间、排列有序的蔬菜大棚、长势正旺的红枫和青槐,还有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昔日贫困的卞坡村,在支部书记张帆的带动下,短短两年多时间,实现了华丽“蝶变”。

张海军回乡

5月2日,趁着“五一”的几天假期,在江苏打工的张海军和在北京打工的张鹏相约回到了卞坡村。这次回来,他们发现村里又变了,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29岁的张海军和27岁的张鹏都是在卞坡村长大的。技校毕业后,他们各自在江苏、北京谋得了一份工作,月收入近万元。

过去的卞坡村让他们记忆犹新:穿村而过的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垃圾围村,污水遍地,是个典型的“脏乱差村”。村民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在村里的多半是老人和孩子,经济来源单一,再加上村“两委”班子力量薄弱,发展不力,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此,他们连过年都不愿回来,“故乡”这个词是他们心中的一种痛。

“我去年年底一回村,不敢相信我们村还能变得这么美。”张海军谈起村里的变化和发展,有些激动,略黑的脸庞上溢满感激之情:“这都得感谢张书记,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海军言谈中所说的张书记,就是3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帆。

两年前,张帆在前任村两委班子“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忍痛转掉年盈利十万余元的美容店,告别新婚妻子,从宝鸡市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卞坡村。

2018年4月,30岁的张帆当选为卞坡村党支部书记。这位卞坡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面对全村159户644名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富起来。”

刚上任时,村两委班子近乎“瘫痪”,21名党员一盘散沙,村里没有产业支撑,村容村貌脏乱差,群众意见很大,工作难以推动……面对眼前的“烂摊子”,这位80后转业军人凭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很快稳住了阵脚。他迎难而上,整整三个月时间,他一天都没有离开岗位。白天他带领村干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夜里在一户户群众家里促膝长谈……用村监委会主任张德科的话说:“张书记刚来的那段时间,能把村里100多户人家的门槛踩烂。”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张帆一遍遍征求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村产业发展规划、扶贫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村级目标任务;在县镇党委支持下,通过换届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支部逐步强了起来,党员和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麟游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了、宝鸡地生源蔬菜产业有限公司落户了、卞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金鑫药材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卞坡村一改往日景象,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乡村新气象。酒房镇党委书记巨海军感触很深:“在张帆的带领下,卞坡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201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市级文明村镇,他本人也先后被市县评为脱贫攻坚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基层干部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张书记经常打电话给我们讲村里的变化,我也不想在外面打工了,现在我们村子这么美,发展这么好,我和张鹏下决心回来创业。”张海军欣喜地说。

张书存脱贫

“除了种地,我啥也不会,是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这个穷了半辈子的庄稼人有了奔头。”临近中午,58岁的张书存跟平日一样,沿着村庄道路又例行检查了一遍卫生,看到到处干净妥当,他才放心地扛着扫帚走进了家门。

张书存,这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与肢体残疾地老伴、智力残疾的女儿相依为命,靠种地为生。由于家里负担重,他的年龄越来越大,干不了重活,给妻子和女儿看病、吃药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一家人靠连年吃低保维持生计。

面对笔者,张书存掰着指头算收入:2018年在张书记的动员下把六亩玉米改种了柴胡,2019年光柴胡卖了1万元多;村里引进了蔬菜龙头企业,剩下的地都流转出去种菜了,流转费每年挣2000多元;村上有了自己的村集体经济,通过入股联营,年底分红4000多元;张书记还安排我在村里的保洁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一年收入6000多;家里还养了一些鸡,鸡蛋都是张书记帮忙销售的,零花钱不缺……谈到新生活,张老汉眉开眼笑,有说不完的话……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拔掉穷根,发展才能持续。”张帆说,结合卞坡村实际,经过认真调研和谋划,村上制定了《卞坡村脱贫发展规划书》,决定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经过村两委的力推,除了引进龙头企业落户卞坡,村上利用未流转的闲置土地先后建成150个蔬菜大棚、种植大陆蔬菜125亩、建起万只规范化养鸡场、千头标准化养猪场……一个个村集体产业的相继建成,为贫困户带来了“真金白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今年,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达到25万元以上。“不仅要让村民富起来,更要让村子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而这些,都朝着张帆的预想在一步步实现。

张珠劳入股

中午时分,从离家500多米的园区忙完的张珠劳哼着轻快的小曲在家中忙活起来。今天老伴不在,他要自己动手做午饭。

饭很简单,但张珠劳却吃得格外香。因为就在上午,支部书记张帆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村里的养鸡场办起来了,他可以入股联营了。

56岁的张珠劳,前些年因两个孩子上学,夫妻二人缺技术成了贫困户。这两年,他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家门口的地生源蔬菜产业园,自己和妻子张存巧成了园区里的“上班族”,两个人每月工资5000多元,在家门口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谈到以后的日子,张珠劳充满信心:“去年张书记动员我们入股了村里的养猪场,年底分红3000多元,现在村上又办起了养鸡场,我还有点余钱,入股后还能再增加一笔收入。”像张珠劳这样入股联营的村民,卞坡村有53户216人,其中贫困户38户164人。

两年来,卞坡村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合作组织带动、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企业增效、村集体受益、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三赢目标。

“在做好村民入股联营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要通过金融扶贫、技能扶贫等给贫困户‘造血’,让群众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人站起来,在家门口富起来。”站在去年新建的蔬菜交易广场,张帆和新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李鹏兵如此谋划。

放眼望去,一排排农居小院整洁如新,1700余亩蔬菜在河川里绿意盎然,村头的幸福苑里传来老人们朗朗的笑声……( 杨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