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高考顶替的话题频频引起热议。

先是山东冠县的陈秋媛在报考成人高考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毕业过,然后是山东济宁的苟晶,实名举报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让她的女儿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再就是山东省教育厅查出242人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共涉及14所高校,其中不乏985、211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舆论哗然,我们的高考怎么了?一向被视为公平公正的高考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谜团?

建议“原谅”作恶者

随着山东理工大学决定考虑重新接纳陈秋媛入学,陈秋媛被顶替事件逐渐走向尾声,而实名举报班主任的苟晶得到了社会舆论更多的关注。

1997年,苟晶的班主任通过暗箱操作,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成功将苟晶的成绩套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让自己的女儿披着“苟晶”的面具实现了大学梦。

而另一边,一向成绩优异的苟晶却不得不接受名落孙山的现实,曾经有苟晶的老同学回忆道“以苟晶当初全班第一的成绩,别说是考上大学,就是考上清华北大也不会让人太意外。”

23年过去了,如今的苟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了一家童装公司的合伙人,月销售额突破700万,已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业精英,而反观当年顶替苟晶的班主任女儿,至今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学校后勤老师。

针对这个现象,舆论中上却出现了一种不太符合主流的声音,那是苟晶应该不计前嫌,原谅顶替者和昔日的班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事情已经过去23年,现如今苟晶家庭美满生活优越,而当年顶替她的人却一直生活在角落,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后勤老师。于情于理,应该大度为怀选择原谅他们——这也是一种气度。

表面上,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但是细细想来,我们真的有资格替苟晶原谅作恶者吗?

包容要有尺度,忍让更要有限度

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善良是我们的优点,但别让优点成为我们的弱点。

震惊韩国朝野的“张紫妍事件“牵涉甚广,无数政界、商界、演艺界大佬波及其中,我们能因为斯人已逝就选择原谅这些罪犯吗?

涉嫌数十起儿童拐卖案的犯罪嫌疑人梅姨至今逍遥法外,难道我们能因为时过久远,宽容为上而原谅这个恶魔吗?

中国科学院学生季子越被爆出辱华不当言论,但在第一时间发表道歉声明,难道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原谅他吗?

当他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我们作为旁观者却选择冷眼旁观,或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劝说受害者原谅施暴者,这真的不合适。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如果下一个不幸落到我们头上,还会有人选择为正义发声吗?

我们提倡宽容,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毫无底线地选择原谅。苟晶今天选择原谅班主任,伤害他人的施暴者可以安度晚年,但是当下一个受害者被曝光,谁来为他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犯罪成本大大降低,社会上的不公会越来越多,因为侥幸心理就像是一种迷魂汤,会让无数投机者趋之若鹜。

别把纵然当宽容,别把犯傻当大度。

惯坏了身边的小人,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昔日“恩师”已然白发苍苍

当苟晶选择将消息爆出时,她昔日的班主任老师在第一时间赶到了苟晶所在的办公地点。当苟晶回忆起这一幕时,声音已然有些哽咽:“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了,看到老师已经满头白发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在苟晶的眼里,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确实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是大家眼里的严父恩师。

也许,你是全世界的英雄,但偏偏不是我的。

我们真的能够因为“恩师”已老,事件已经过去23年就可以轻易原谅对方吗?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更多的还是冷暖自知。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坏人老去之后就不再是坏人,人们反而应该因为其年老体衰而选择原谅他——这是何等的荒谬。

有人说,老师都已经道歉了,别再追究下去了。请问,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法律做什么?要监狱做什么?苟晶辛苦奋斗23年间品尝的辛酸和痛楚,岂是一句道歉能够解决的?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看待一件事情,却忽视了受害者真正的痛楚,没有感同身受,没有将心比心,抱歉,我们没有办法替苟晶原谅作恶者。

结语

苟晶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曾说过,自己并无意将事态扩大,也无意伤害到任何人。她只是想查明事情的真相,还自己一个公道,还世间一份正义,何错之有?

忍痛成全被人,自己却伤痕累累,做好人太累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太容易了。

但抱歉,在学会将心比心之前,我们没资格替苟晶原谅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