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及写文章打笔仗,鲁迅先生有段妙论,不可不原文引述:“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 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 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读了孙郁《民国文学十五讲》中的《鲁迅的暗功夫》,我想起这段话。先生的妙论,不仅勾勒出谈论对象的文风,且现其性格特色,如漫画般令人莞尔。若安在先生头上,是否该说先生仓库洞开,望之刀枪林立,深不可测,却写着“欢迎切磋”呢?

孙郁以为,看得见的刀枪并不可怕,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在鲁迅这里非故意为之,只不过先生将其化为己有,或许自己亦不晓得。

孙郁说:“他同时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都读过什么书,我们容易知道,比如胡适和周作人读的书非常多,从其学术随笔都能看到。鲁迅不是这样,他的文字很漂亮,表面似乎没有什么,但背后有一个东西支撑着。

这文本背后的东西是模糊的,作者又不愿意表白。但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些文字是在深水里浸泡过的。藏有诸多信息。”——这就是先生的暗功夫。

诚哉斯言。先生文字漂亮不失深邃,行文流畅不失厚重,每篇文章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洞见,他人追慕难及。

一向低调同时自负得很的木心曾有过类似的看法,“今文,古文,把它焊接起来,那疤痕是很好看的。鲁迅时代,否认古文,但鲁迅古文底子好,用起来还是舒服。要一刀刀切下去,像山西刀削面。鲁迅很懂这东西。”有的人的刀削面,一会儿就削完了,有人却可以削一辈子。

鲁迅先生藏书一万四千多册,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孙郁举了个例子。近年在欧美大热的作家巴别尔,上世纪30 年代先生就向国人介绍过他,先生就藏有一本他的德文代表作《敖德萨的故事》。大江健三郎参观先生的藏书时大为惊讶,“鲁迅当时藏的德文书,都是德国知识界最关注的,而且现在看来也是弥足珍贵的一些文本。”

孙郁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哲学文学两方面谈论先生背后的“暗功夫”。实际上,每个读书写字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暗功夫”。功夫高低,全在读书广博与融会贯通。前者是基础,后者则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是花拳绣腿还是独孤求败。

博览群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化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己的东西。

孙郁详解了先生的一些文章是怎样化他人为己用,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在汗牛充栋的研究鲁迅的文章里其实并不少。用到自己身上却不易,甚至无法学会。

比如先生一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他却是从这个“酱缸”里跳出来的。酱香与酱蛆,他都亲身体验过。
中国知识分子有知人论世的传统习惯。先生论敌之多,泰半来自同一阵营,或曾为朋友,先生却以道义论之,而非私谊,这在人情社会的中国,几乎难以做到。

但先生纪念“反目为仇”者的文字,却是最为深切感人。此又由读书写字转为做人处世之道,“暗功夫”之“暗”,难上加难矣。

我于一个偶然机会,在人大文学院亲炙孙郁先生。这本《民国文学十五讲》亦是他授课时的讲稿,我读之自然有亲切之感。亲切的另一面,来自作者与读者对民国文学的共同的熟稔。

听孙郁的讲解,好像在听一个朋友讲另一个老朋友,会心之处俯拾皆是,又能借朋友独到的眼光,看到所谈对象的自己未曾留意的地方,耳目顿时为之一新,认识便更深一层,比如上面论述的鲁迅的“暗功夫”。十五讲,其实每篇都可以展开来,大讲特讲。

世间无论哪行哪业,做到精彩、极致,都要有“暗功夫”在背后支撑。饭店的招牌菜,知名品牌的企业文化,职能部门的服务精神,如是等等,明里暗里,“软实力”也好,“暗功夫”也罢,名异实同。

孙郁以为,“文明的延续,离不开对有诗意的灵魂的凝视,较之前人的书写,我们现在丧失的精神元素,真的太多了。”

虽然上升到高大上有点装,但文学这玩意儿,说到底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体现其精神的一种艺术外在形式,就像一件衣服,衣服若没有了“人”的支撑,不免沦为空荡荡的衣服架子,一碰就会倒。

选摘自:《悦读者:乐在书中的人生》祝新宇,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