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孔孟之道,走进济宁,诞生于此的儒家文化造就出浓厚的传统氛围,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站在太白楼上,环顾四周,看着老运河两岸的传统建筑和太白路上的高楼大厦,仿佛一眼万年,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交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宁人最喜爱和别人谈历史文化,因为这一方面济宁这座小城有足够自傲的资本。

济宁人可以从孔孟颜曾,谈到到运河古城,情到兴起还能大侃水浒,最后再来一段西狩获麟的故事收尾。听者品味着这些"高谈阔论",渐渐佩服济宁人的博才多学,同时心里暗暗称奇:"原来名不经传的济宁竟然这么辉煌"。

如果和济宁人谈到经济,却只能换来一副沮丧的表情和一声怒其不争的叹息,顶多憋红了脸,僵着脖子来一句:"咱济宁的经济当年也辉煌过"。

之后便是一片沉寂……

在沿海经济占据优势的今天,济宁的地位略显尴尬,作为一个传统的内陆城市济宁的思想也是传统的内陆思想,一方面羡慕其他城市扶摇直上的经济,另一方面又陶醉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能自拔,济宁总想两者兼得,总想齐头并进,真正实施起来又力不从心,担心事倍功半!

"辉煌"一词也曾属于过济宁,如今要想把济宁和辉煌一词联系起来那就得去翻箱倒柜,捧出那些早已布满尘土的史书和地方志。

济宁经济影响力最辉煌的时期非元明清莫属,这时期是封建专制制度一步步登临巅峰,也是海关一步步收拢的过程,却成为济宁这座小城一步步繁荣兴盛的阶段。

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因任城地区为济水旧道,地势较高难以被水冲击,取济水安宁之意,得名济宁。同年在任城县设立济宁府驻地,济宁之名由此而来,因济水得名的济宁注定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沉寂千年的土地也因水再次焕发生机。

癸未(至元八年五月),升济州为济宁府。庚寅(至元十六年六月),升济宁府为路。——《元史·建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州府衙门

一部运河的兴衰史就是济宁的兴衰史,济宁因济水得名,依运河而盛。贯穿济宁全境的京杭运河为济宁带来过空前的繁荣和辉煌。但千里运河的作用再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正如古朴的济州府衙再也看不懂路边定时绽放出光彩的霓虹!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伐齐开邗沟,贯通江淮,隋炀帝时期开通济渠,运河扩建至东都洛阳与开封一带,济宁之地百姓只能满眼羡慕的望河兴叹。

元朝统一后定都大都,燕赵和齐鲁之地饱受战乱,北方经济受到极大损失,无力维持大都百万人口需求和军队供给,只能依靠南方运来的物资补给,陆途运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输过程还十分缓慢,道路治理更须时间,依当时来看水路运输是解决难题的最完美方案。

运河南段的隋唐运河并不影响运输,但通济渠一段因黄河南泛堵塞严重,再次耗费人力物力疏通通济渠经郑州、开封抵达大都实在是得不偿失,经过都水监郭守敬的实地考察后最终确定"裁弯取直"的方案,于是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直接改道山东,引汶水至黄河再到任城,洸河南入泗水接入运河,短短200余公里河段便可直接联通大都与江南,济州河、会通河挖通后,南北运河彻底贯通。

▲京杭运河航线图
济宁,居两京之中,在运道最为险阻。其日天井闸者,即《元史》所谓会源闸也。昔人测之,谓其地势视境山尖。而水之出于汶与光泗者,至是分流南北。自是迤南,或挟武陟之沁,或引琅琊之沂,以达于南京者顺流也,自是迤北,或夺金龙口之流,或合滹沱河之派,以达于北京者亦顺流也。——明《济宁闸河志》

京杭运河贯穿济宁全境后,济宁段运河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昼夜不息。做贸易的商人、民夫,出差的官员,赶考的士子纷纷来到济宁,人员的流动不仅带来经济的繁荣,更带来各地的文化和饮食习惯等一系列的融合。

▲济宁玉堂酱园

济宁玉堂酱园曾经被慈禧太后赞誉为"味压江南",殊不知创立玉堂酱园的第一代人正是来自江南,玉堂酱园在济宁创建经营并不顺利,因江南人喜爱甜酱,济宁人喜爱咸酱,新一代玉堂酱园掌门人便对两种口味进行综合,这种亦甜亦咸的口味不仅拉拢住南来的商客在南方打出名号,更在济宁立足阵脚。这种饮食习惯的融合正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

运河的贯通让济宁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便利的交通不仅带动济宁地区手工艺的蓬勃发展与本地特色产品的外销,更主要的是南北各地船只的驻足,为济宁地区带来匮乏的物质和原料。例如南方的茶叶运往北方,途经济宁时便会在当地进行贩卖,因此济宁又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点,受此影响本来没有饮茶习惯的济宁人慢慢开始品茶,运河两岸的茶社、茶摊、书棚、戏院渐渐多起来,南来北往的客人习惯以运河中段的济宁作为歇脚点,踏上码头找一个茶社品茶论道,谈论一些生意。到饭点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南北各地风味的饭馆,酒足饭饱后看看耍杂卖艺的表演,买些新鲜的玩意儿。这种互相带动又互相融合的往来让明清时期济宁的白银年流通量达到上亿两之巨。

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朱德润《飞洪桥诗》

当时在济宁定居的外来商贾有上万家之多,南方物资在济宁中转北上,北方货物再次集聚南下,济宁运河两岸白帆遮日,"百货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人流量日益增多为济宁运河两岸带来大量生产原料,促进加工业的发展与延边城镇的繁荣的同时又辐射周边各县,经济腾飞速度大可媲美当年的珠三角,所以时有"东鲁第一大郡,水路第一要冲"的盛赞,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各省同僚与同乡会建立在济宁的会馆便多达20余座。

如果只是经济繁荣似乎并不足以证明济宁东鲁第一大郡的赞誉。但随着经济的繁荣促成济宁政治地位的攀升让济宁成为鲁西南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才是济宁真正辉煌的代表。政治地位的提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又成为政治地位稳固的保障。

元、明、清三朝,运河的最高漕运督理的行政机构与军事机构设立在济宁,明代名臣潘季驯和清代名臣林则徐都曾在河道总督衙任职,所以济宁又有"七十二衙门"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旺分水枢纽古码头遗址

"济宁通则全河活,济宁塞则全河停"坐落在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足以比肩都江堰工程,"水脊"南旺是整条运河的最高点,这段河道关系到整条运河的通运,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济宁的政治地位愈发重要。

明清两朝对于海运的限制让运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济宁让明朝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政治地位的攀升也让济宁军事地位提高,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明成祖朱棣下旨令司马樊敬领兵10万驻守济宁,明朝山东四个兵备道中沂州道、济宁道两道和燕山右卫、济宁左卫均驻扎在济宁,济宁一跃跻身为军事重镇,清朝对运河的管理基本沿袭了明朝的管理制度。

沂州倚角东南,弹压山海;临清节制西北,北控燕齐;漕濮在河堤之上,绾毂三省;济宁处漕渠之中,襟带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运大臣驻济宁以节钺提督。——明《兖州府志》

▲济宁太白楼

康熙南巡时途径济宁停銮,作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望着南北运河的汇通,不吝笔墨写下"济水平分南北流,山桃花绽古墟头"的赞美诗句,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视河道,曾五次登临济宁太白楼,自然也写下不少关于济宁的诗篇,无奈质量一般便不再列举。明清两朝官员不管是进京述职还是赶往任上,只要途径济宁往往要登临济宁太白楼,望着河道中白帆驶过,揣摩着这座让李白寓居二十余年的古城到底有何魅力?

清穆宗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数千年来从未消停过的黄河再次改道北移,京杭运河山东段被一分为二。当时清朝国力疲惫,正值西方列强入侵,自乾隆朝国力衰退后河道修缮不勤,嘉庆时期黄河屡次泛滥,清廷无暇顾及运河整治,漕运逐渐衰落。

▲济宁老运河段

随着海运的兴盛, 终于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2年清廷下令废止河运,济宁便失去作为京杭运河南北运输心脏的作用,虽然依然发挥着内部水路运输的作用,但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

济宁如今的知名度远远不足以和当年的历史地位相匹配,最让济宁尴尬的还不是这座古城的知名度,而是济宁内部的纠纷。

济宁管辖的各县级市区面对这位"顶头上司"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有取而代之的劲头。试看济宁下面的县、区、县级市几个不是千年古县?得名七百余年的济宁显得那么年轻,下面县市区不服济宁也算是情有可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杭大运河

因运河而盛的济宁随着运河的衰落地位一落千丈,今天运河发挥的作用已经完全不如当年。时至今日,济宁仍然在尽力发挥运河的价值,试图打造运河文化名城。令人济宁焦头烂额的是运河全线依靠运河辉煌过的历史名城并非济宁一家,而济宁在努力打造运河文化名城的同时还要兼顾孔孟文化的宣传,这就让济宁在宣传主要历史文化领域的时候担负起双重负担。

▲尼山孔子像

所以济宁人的思想便是:孔孟文化即使不宣传也是人尽皆知,一直属于济宁。但运河文化的稍一松懈便被运河沿线的运河名城瓜分的一干二净,这也是很多济宁人的纠结所在。

往日的辉煌已经逝去烟消云散,这座运河上的古城有太多值得一听的历史往事。时代的洪流并没有让济宁就此低头,后来者居上的势头让济宁每天都在发生改变,背负辉煌历史的同时努力接受新兴事物,全国很多历史名城已经证明传统与现代并不冲突,所以鱼和熊掌济宁也能兼得。

正如当年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孔老夫子,身背弓箭,手中还要握紧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