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法院频道栏目《案理说》第六十八期。

2019年8月28日,26岁巴中女教师何某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高楼坠落身亡。何某父亲称,事发前小区电梯的监控视频显示,何某遭到了丈夫的殴打,甚至牙齿被打掉。何某好友也指出,何某生前与其微信聊天提到丈夫对自己实施过多次家暴。11月4日,巴中市巴州区分局发布了关于本起案件的情况通报,通报指出在何某坠楼身亡事件中,没有犯罪事实发生,因此做出不予立案的决定。一时间,家暴、坠楼、不予立案等字眼儿,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为何不予立案?

根据何某父亲和好友的描述,何某丈夫对何某曾长期家暴虐待,这是导致何某坠楼身亡的重要原因,甚至极有可能是丈夫将何某推下的楼。而据警方,事件最关键的部分是何某和丈夫回家途中离开电梯后继续争吵,何某翻越楼道窗户跳楼身亡。通过现场勘察、调取视频资料、走访调查、尸体检验等工作,警方认定何某坠楼身亡系自杀,排斥刑事案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尽管何某父亲表示不认同警方不立案的说法,但是作为一名职业律师,笔者想说的是,关于家暴一说,需要何某或者其亲人、朋友帮助其报案才能被认定存在。而在何某坠楼前,警方未接到何某本人及其亲友、朋友的任何报警和求助。

况且,我国法律不允许有罪推定,有罪推定指没有依据法律规定程序,把先从大前提(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在分析小前提(案件事实)出发,最后得出结论(构成何罪),把法律规定次序打乱的程序执行。在这起事件中,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何某丈夫杀人,警方是不能违反法律程序来立案的。

让法律来严惩家暴

近年来,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情形日益增多,家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家庭的稳定、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治安。

家暴一共有四种: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精神控制。国家陆续出台的《反家暴法》、《婚姻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案都对家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离婚就能泯恩仇吗?不能,这些施暴人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现阶段有两种:行政处罚和刑事惩处。

施害人采取几种家暴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长期折磨,时间长达数月,造成受害人轻伤的行为,则会被以虐待罪论处;如若造成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受害人不堪忍受长期虐待而自杀造成重伤、死亡,则会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因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二者罪刑在量刑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区别。虐待罪一般是2-7年有期徒刑拘留,视受害人轻伤程度以及虐待手段、行为进行量刑;故意伤害罪因为手段过于残忍,造成伤害人极大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刑期一般在10年以上,甚至死刑。

收好这份家暴维权指南

许多妇女虽然遭遇家暴,但是缺乏对于法律中家暴证据搜集的经验,往往在家暴中持续受到伤害。以下证据为法律所认可:

1、保存视频、音频或者语音证据,在法律认定精神伤害时,这些是必须手段。

2、留存好伤情照片、诊疗记录,在判断是否身体暴力伤害时,属于充分必要条件。

3、及时报警,如若受害人不方便报警,也可以通知身边亲朋好友代为报警。这样方便与处警人员联系,及时调取证据,并进行伤情鉴定报告,预防受害人再受伤。

在遇到家暴时,受害人除了保留证据,还能这么做:尽量逃向有摄像头的公共场所,请求有关机关帮助,例如妇联、居委会等组织,请他们提供紧急庇护场所,并提出分居请求;接着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证据,追究施暴方的刑事责任责任;并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申请离婚、侵权纠纷;有必要的话,请求法院撤销施暴者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资格。值得提醒的是,有些施暴人可能会请求受害人原谅,施暴人撰写的保证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据。

家暴没有一次,只有无数次。家暴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方存在有暴力倾向,或双方矛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被激化。夫妻间偶尔发生口角发生碰撞情有可原,但是当发现对方实施暴力行为时,绝不要姑息,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者:高宇婷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