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有网友发帖,想提升学历啦,想提升工作能力啦,这里头说来说去总是绕不开英语。

学习英语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也了解了一些途径。比如说外教课啦,跟着微课学啊,看美剧啊,读书啊,背单词啊……林林总总多了去了。

别的方式就不说了,最近看了一本书,觉得也是一个启发——《 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王乐平。

我们知道,中国人学英语,很大程度上是思维模式不一样,很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一说英语还是chinglish,那么这本书就是让你能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只是不知道如何努力,没有方向或者方向错误,但是我们认识了这个差别以后,一旦通过集中训练强化转换意识,学好英语就不会是高深、难以企及的目标了!

英语的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单词的词义和用法以及一些语法现象上。

所以,本书第一部分在系统讲述中英文思维差异之后就重点讲述了各词性词汇中所蕴含的英语思维;第二部分介绍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与大家已知的其它技巧性的方法不同的是,这本书更注重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阐述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方法。语言的掌握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心理认知的过程,这与传统教学中把英语当成一种知识来灌输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体验是语言生成的途径,也是语言习得的必由之路。也就是必须把学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平时抱怨“没有语言环境”,说得是个“体验性”的问题。在没有环境的条件下,如果人为地创造一些体验场景,包括输入和输出,我们依然可以取得与“有环境”条件下的英语学习同样好的效果。

具体的学习方法上,给大家讲两个作者的小小例子:

一、对英文原句进行口语化的翻译,以找到汉语中对等的语境,加深体会、增强记忆。

《走遍美国》第二章第三幕有这样一个场景,Harry与Susan第一次约会,Susan带他到熟悉的酒店吃饭。Harry落座后说他很喜欢这个酒店,酒店老板说了句“A special place for special people”,这句话在教材中被翻译成“这是特别的人光顾的特别的地方”,这个翻译当然没什么错,但是很显然中国人生活中是不会这么说的,翻译成“这可不是一般人来的地方”,就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这种口语化翻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给这句口语化的英语在汉语中找到口语化的语境,以便通过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记住并使用。就拿这个例子,“这可不是一般人来的地方”,能使我们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东西,比如奢侈品商店、高尔夫球场、别墅等。像我们食品伙伴网今天正在举办肉研会的酒店,中午你请某客人在那吃饭,就可以用上这句“A special place for special people”。(好吧,还么豪华到那个程度,假装一下)

二、将原版教材的译文再译回英语并原文对照,有助于克服“中式英语”并理解英语的思维模式。

《走遍美国》第三章第三幕中“爷爷”火车上结识了一位女士,聊得很投机,下车后邀请对方去他家做客,说“请到我们家来看看”,“电话簿中有我们家的地址和号码”,如果不看原文,你会怎么翻译?

Our address and telephone are in the phone book.

或者You can find our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in the phone book.

原文是这样的:

We're in the phone book.

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原文多么简洁,而且是最常见的be+表语的句式。这句话很符合英文“实质性”原则,是英语惯用的思维方式。

再看两句,大家试一下:

1、Philip需要休息一天。(爷爷刚下火车,比较累,休息好了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去钓鱼)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翻译:

Philip needs to rest for a day.

I want to see her very soon.

原文是这样的:

Philip needs a day off.

I can't wait to see her.

母语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们没有办法在母语之外建立另外一种完全独立的思维模式,所以除了尽可能地从英语的角度理解和接受所要表达的事物外,也有必要通过翻译凸显出两种语言的差别,从而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最想要改进的是哪些东西。

除了以上方面,在第三部分,作者回答了关于英语学习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我们可以看看能不能解开自己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