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类主导着这颗星球,从工业革命开始,随着人类欲望迅速膨胀,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资源的行为越来越激烈。每天都有大量的物种正在消失,科学家们已经提出警告,地球也许正在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且行且珍惜吧!

1.苏门答腊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门答腊象大多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西部的苏门答腊群岛,而目前世界上森林砍伐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就是苏门答腊岛,这让本来数量不多的苏门答腊象极度濒危。因为苏门答腊岛快速发展和森林砍伐,开垦了大量的棕榈树种植园,这些大象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被迫与人类接触,而当地人不仅担心大象会吃掉棕榈果实减少收入,还担心大象无意中践踏房屋,伤害人类,因而会对大象进行投毒或射杀,使大象的数量持续下降。

仅仅25年的时间,截至2012年,苏门答腊象总数量已经减少了80%,因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将其分类由“濒危”升级为“极度濒危”。

2.华南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称华南虎已经“功能性灭绝”,因为华南虎在野外已经灭绝了超过25年。华南虎属于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也是中国濒临灭绝最危险的物种之一。在1950年,华南虎的数量约为4000只。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成千只老虎被捕杀,因为其虎皮价值连城。

在1979年,中国政府呼吁禁止捕杀华南虎,然而,已经太迟了。到1996年,只剩下大约30至80只老虎。而现在,华南虎在野外已经灭绝,你只能在在动物园里看到人工饲养的华南虎。不过,相关人员表示有计划的将人工饲养的老虎重新放归自然。

3.爪哇犀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犀牛的种类有5种,白犀、苏门答腊犀牛、黑犀、爪哇犀和印度犀,其中爪哇犀牛是最脆弱的。目前世界上仅存50到60头,都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国家公园。爪哇犀牛曾经在亚洲的分布非常广泛,包括印度东北部,整个东南亚大陆和苏门答腊岛。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到2010年,越南的最后一只爪哇犀牛被偷猎者杀害。在殖民时期,爪哇犀牛是捕猎者的主要目标。因为它们的犀牛角被人们誉为灵丹妙药,可以用来治病。如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正打算将乌戎库尔的犀牛移到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栖息地,这样就有两个犀牛种群一起生存了。

4.巨獭

巨型水獭是世界上13种水獭中体形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獭,一般以鱼类为食。据悉,在野外生活水獭只有几千只。巨獭皮毛非常柔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猎人大量捕杀,导致巨獭数量急剧下降。1975年,巨獭毛皮的买卖被禁止,这些动物面临的威胁不再是偷猎者,而是面临着栖息地不断减少,包括河流和湖泊,都被人类大量摧毁开发。不仅如此,过度的开发使水土流失,鱼类数量日益减少,巨獭的食物来源也将近枯竭。

5.山地大猩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和乌干达三国交界地带维龙加国家公园的山地大猩猩,曾因其一周内接连被猎杀而闻名于世。山地大猩猩生活在海拔2500到4000英尺的山区森林里。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冲突迫使难民大量进入大猩猩的领地,不仅偷猎大猩猩,更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这样随着人类扩张领地,为农业和牲畜开垦土地,更加限制了它们的活动地区。不仅如此,反政府武装占领了维龙加国家公园的部分地区后,山地大猩猩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基本停滞状态。

6.黑蜘蛛猴

黑蜘蛛猴生活在巴西境内亚马逊河流域西部、秘鲁东北部和玻利维亚东部。在2003年,黑蜘蛛猴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过去的45年里,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了50%。这些黑蜘蛛猴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果是它们的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们充当各种树木的种子传播者。不幸的是,因为森林大量砍伐,对黑蜘蛛猴的猎杀,导致其繁殖速度缓慢,黑蜘蛛猴已面临灭绝的危险。

7.婆罗洲猩猩

和黑蜘蛛猴一样,婆罗洲猩猩也是充当各种树木的种子传播者。在去年七月,婆罗洲猩猩被记录到IUCN“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录中。自1950年以来,它们的数量减少了60%,而根据美国生物科学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婆罗洲猩猩的数量还将下降22%。这些猩猩只剩下大约10470只。在过去的20年里,人类非法采矿和伐木,这种无序的扩张使这一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了55%。不仅如此,因婆罗洲猩猩的头盖骨也是一种热门商品,所以数以万计猩猩被捕杀。而雌性婆罗洲猩猩每六到八年才繁殖一次,是所有哺乳动物中繁殖速度最慢的,因此开展保护它们的工作也很困难。但研究证明,如果减少伐木,严格惩治狩猎,那么,婆罗洲猩猩就可以不必担心被灭绝。

8.玳瑁

玳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为它们有助于保持珊瑚礁的健康。此外,它们也是三角洲岛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因为许多游客喜欢来看看这里的玳瑁和珊瑚。长期以来因为玳瑁等海龟物种寿命很长,繁殖率也较高,所以并没有考虑它会灭绝,但后来由于环境污染、沿海开发、大量捕杀玳瑁等因素,让玳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尽管玳瑁受到许多国家法律的保护,在世界范围内仍有很多人捕捞玳瑁。玳瑁等海龟不仅被视为山珍海味,在东亚地区,玳瑁壳更被制成珠宝和饰品进行非法交易。

如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为海龟创建保护区,让它们可以更加安全、自由地成长。

9.加湾鼠海豚

在所有海洋生物里,加湾鼠海豚是最稀有的生物之一,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加湾鼠海豚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58年,截至到目前地球上只有大约30只加湾鼠海豚,正处在灭绝的边缘。而其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渔业捕捞,差不多每5只加湾鼠海豚中就有一只会被捕获。相信若不采取行动或许在2018年加湾鼠海豚就会灭绝。

如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正在与美国政府代表、墨西哥生物科学家建立一个团队,共同研究一个关于加湾鼠海豚长期保护的计划。

10.黑足鼬

黑足鼬曾两次被认为已经灭绝。后来在美国联邦和州机构、美洲原住民组织和世界保护动物组织成员共同帮助拯救了黑足鼬。如今有将近300只黑足鼬遍布北美洲。最近几年,因黑足鼬主要食物来源是草原犬鼠,人们已经努力将黑足鼬释放到有大量草原犬鼠的地域。然而,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外来疾病的影响,这种物种的生存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阻碍。为防止黑足鼬疾病传播,生物学家甚至动用无人机将花生酱味的疫苗诱饵放入黑足鼬的栖息地。

11.苏门答腊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是苏门答腊岛最大的猩猩,与婆罗洲猩猩是亲属关系。在过去,苏门答腊猩猩曾经遍布在苏门答腊岛的各个角落,而现在苏门答腊猩猩被限制在岛北部,主要在北苏门答腊和印尼亚齐省。由于森林火灾(森林火灾的目的是为了清理出油棕榈种植园的土地)和农业发展,大部分猩猩的栖息地正在迅速消失。

目前这些红毛猩猩只剩下大约14600只。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正与印度尼西亚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在种植园周围协调人类和猩猩的冲突,以保护猩猩。

12.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通常被称为“亚洲麒麟”,在1992年越南安南山脉被首次发现,如今它已经濒临灭绝。它们生存在老挝和越南的边境,没有人清楚它们目前种群数量,因为事实上,中南大羚在野外很少被发现,就连科学家们在野外长期蹲守也总共才看到了四次。而今由于农业、种植园的广泛发展,中南大羚的栖息地受到了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南大羚,所以加强保护区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在过去的四年里,建立了两种新的中南大羚保护区。

13.黑龙江豹

黑龙江豹也被称为远东豹,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猫科动物。虽然在非洲大草原生活着许多豹类亚种,但黑龙江豹只适合生存于温带森林。截至到2016年全球只剩下约有60只黑龙江豹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吉林省东南部。根据去年发表的最新一项研究数据。也许,黑龙江豹已经在野外灭绝了。

14.伊犁鼠兔

1983年伊犁鼠兔在天山山脉被中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并被判定为新物种。鼠兔原产于中国西北偏远的新疆地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山区。据科学家初步估计,截止到目前伊犁鼠兔总数已经下降了近70%,自1983年发现以来,约有1000只伊犁鼠兔死亡。因为全球变暖引起的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被迫收缩,让鼠兔不得不去到更高的山顶上寻求庇护。 现在伊犁鼠兔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5.穿山甲

穿山甲是一种大众耳熟能详的哺乳动物。那世界上贩卖程度最严重的动物是什么?没错,是穿山甲。 仅从2011年到2013年,就有超过200000只被猎人杀害。目前约有八个穿山甲物种生活在非洲和亚洲。 两个物种的出现在“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单。

在中国和非洲少数地区,穿山甲被认为是美食,由此产生的偷猎产业链,是造成穿山甲总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去年,华盛顿公约宣布全面禁止所有穿山甲国际贸易活动,防止它们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