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身份信息被盗用狂买 200 多张火车票,背后是一条利用身份信息漏洞牟利的黑色产业链,暗藏三重猫腻。
其一,囤票倒卖的 “老套路” 升级。盗用身份信息批量购票,可规避 12306 对同一账号购票数量的限制,尤其在春运、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囤积热门车次后通过黄牛渠道加价转手,单张票溢价可达 50%-200%。200 多张票若成功倒卖,利润可能超 10 万元。 其二,积分套利的 “新玩法”。部分平台将购票行为与会员积分挂钩,大量购票后再退票(扣除少量手续费),可快速积累积分,进而兑换车票、礼品卡甚至套现。此类操作隐蔽性强,常以 “刷分” 名义伪装,不易被察觉。 其三,信息泄露的 “源头隐患”。身份信息能被如此大规模盗用,往往指向源头泄露 —— 或因用户在非正规平台购票、填写问卷时泄露信息,或涉平台内部人员倒卖数据,甚至可能是黑产通过撞库、钓鱼等手段批量获取。 这一事件暴露出铁路票务系统的身份核验盲区:对同一身份短时间内异常购票的预警机制仍需强化,而个人信息保护的 “最后一公里” 也亟待筑牢。唯有技术拦截与源头打击双管齐下,才能斩断这条寄生在票务系统上的利益链。
其一,囤票倒卖的 “老套路” 升级。盗用身份信息批量购票,可规避 12306 对同一账号购票数量的限制,尤其在春运、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囤积热门车次后通过黄牛渠道加价转手,单张票溢价可达 50%-200%。200 多张票若成功倒卖,利润可能超 10 万元。 其二,积分套利的 “新玩法”。部分平台将购票行为与会员积分挂钩,大量购票后再退票(扣除少量手续费),可快速积累积分,进而兑换车票、礼品卡甚至套现。此类操作隐蔽性强,常以 “刷分” 名义伪装,不易被察觉。 其三,信息泄露的 “源头隐患”。身份信息能被如此大规模盗用,往往指向源头泄露 —— 或因用户在非正规平台购票、填写问卷时泄露信息,或涉平台内部人员倒卖数据,甚至可能是黑产通过撞库、钓鱼等手段批量获取。 这一事件暴露出铁路票务系统的身份核验盲区:对同一身份短时间内异常购票的预警机制仍需强化,而个人信息保护的 “最后一公里” 也亟待筑牢。唯有技术拦截与源头打击双管齐下,才能斩断这条寄生在票务系统上的利益链。
【紫牛头条】女孩身份信息被人盗用狂买200多张火车票,这背后有什么猫腻
小道消息吃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