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仙人洞万年前的遗址,发现了什么?
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当地群众一直相传这是“仙人”栖息的地方,把它称为“仙人洞”。
仙人洞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晚期(距今2—1.5万年)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1.4—0.9万年),完整而清晰的上下两层地层堆积。
在仙人洞遗址下层堆积中出土的夹粗砂绳纹陶,中美德三国研究人员对古陶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测定,确定为2万年到1.9万年前。北京大学考古专家于2012年6月2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美国《考古》杂志在2013年第1期评选出了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包括“最古老的陶罐(中国)”。
上层遗存中出现的石锛、骨矛和蚌镞,反映了先民们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能将兽皮缝缀衣服以避寒,将蚌壳钻孔后串连起来挂在胸前作装饰品,在山洞里燃起火堆烧煮食物和取暖,并防御野兽的侵袭。人们主要靠渔猎为生,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螺蚌一类水生动物充饥。
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发现:下层存在2万年前的野生稻,上层的野生稻虽占多数,但发现有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这项称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把世界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几千年,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走进仙人洞,如今只看到稻谷脱粒、渔猎归来、饰品加工、陶器制作等一个个模拟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