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刀随笔

三刀随笔

网易号

关注
195粉丝
0关注
3680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13枚勋章

所思、所感、所悟之随笔

  • 中秋诗词大赏!你绝对不能错过这些经典之作!
    2023-09-23
  • 诗词赏析: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023-09-18
    6跟贴
    图片
    01:17
  • 诗词赏析: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2023-09-17
    图片
    03:13
  • 诗词赏析: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023-09-16
    6跟贴
    图片
    02:02
  • 诗词赏析: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023-09-15
    5跟贴
    图片
    02:03
  • 诗词赏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023-09-14
    6跟贴
    图片
    03:24
  • 诗词赏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023-09-13
    5跟贴
    图片
    03:59
  •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师泽若水,润物无声。
    一个平凡的称谓,一生不平凡的使命。 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用匠心践行初心,用爱心传递责任。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衷心向您道一声: 老师,节日快乐! 愿您健康相随、快乐相伴、桃李满天下!
  • 求则得之,舍刚失之。‘
    ’语出《孟子·尽心上》。 探索就能得到它,舍弃便会失掉它。求:探求,探索。舍:舍弃。
  •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语出《荀子·儒效》 意谓人要不断地求索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成就,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才能成为圣人。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自立;四十岁,由于知识丰富,善辨是非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理解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一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它的意旨;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不越法度。启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知识、阅历也应不断增多、加深,要有所前进,有所提高。后又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明人的年龄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有:同“又”。立:指在社会上自立。天命:上天给人的旨令。耳顺:一听即明,声入心通。矩;规矩,法度。
  • 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
    语出明代吕坤《问学》。 长进道德、钻研学业,这是少年时期的事,明晓事理、养成美德,这是中年时期的事,精通道理、具备纯熟的仁德,这是老年时期的事。说明人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砺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不断进步。进德修业:长进道德、钻研学业。进,使长进。修,修治,此指钻研。业,学业。
  • 农不怠所业,而收必倍;士不废所学,而就必大。
    语出明代薛瑄《送国子生黄勉序》。 农民不放松耕种土地,那么他的收成就一定会多出一倍}读书人不荒废自己的学业,那么他的成就就一定会非常之大。意谓勤学不怠便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成就。
  • #名言解读#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语出《论语·述而》。 多听,选择好的而加以采纳;多看,而全记住它。说明必须通过多闻、多看,才能鉴别好坏,从而做到“择善而从”。识(zhi志):通“志”,记住。
  • 诗词赏析:林杰《七夕》

    2023-08-20
    6跟贴
    图片
    01:31
  • 仰观泰山,知群山之卑;临视北海,知众流之小。
    语出清代戴震《与方希原书》 举首仰望泰山,然后才会知道众山的低矮l放眼平视北海,然后才会知道江河的细小。喻指学问无穷,必须尽力求取。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中部。 卑:低下。北海:指渤海。众流:指江河水流。
  • 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
    语出明代况钟《示诸子》 岁月不会为你迟延,所以必须勤奋学习,不要有片刻的停顿。这是作者劝诫后辈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此前二句诗:“汝曹俱长成,经史未明彻。”汝:你。暂辍(chuo绰):短时间的停止。辍,停止。
  • #名言解读#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语出《诗·卫风·淇奥》 意谓有个文雅的君子,他努力进修学业,就像切断骨角制成骨器一样,又如磨光象牙一般,似雕琢美玉,又和磨制石器相同。后以“切磋琢磨”比喻人们在学业德行上应当互相商讨研究,取长补短。 匪:通“斐”,有文彩的意思。切:切断,这里指把骨角制成器物。磋(cuo搓):磨光,指磨制象牙器物。琢:雕琢,指雕刻玉器。磨;物件相互磨擦,指磨制石器。
  • 有一时之暇,即一时可学也;有一日之暇,即一日可学也。
    语出明代薛瑄《论取友为学答周秉忠书》 有一时的闲暇,那么这个一时的闲暇就可以用来学习;有一天的闲暇,那么这个一天的闲暇就可以甩来学习。 暇:闲暇。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