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炁玄天

道炁玄天

网易号

关注
379粉丝
2关注
1904被推荐
IP属地:江苏

8枚勋章

在心灵迷雾森林中探寻人性光明

  • 林之孝夫妇天聋地哑,如何养出小红这么伶牙俐齿聪慧机智的女儿?
    2020-09-17
  • 晴雯跟袭人的出身不同。晴雯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我们不得而知。总之晴雯十岁的时候被人卖了,赖大买下了她,后来又献给了贾母。从出身来讲,晴雯比袭人更悲惨。
    袭人家里虽穷,但是她有妈妈和哥哥,她有属于自己的家。而且她妈妈和哥哥后来还赚了点钱,有能力为她赎身。而晴雯,无父无母,只有一个靠不住的整天吃死酒的姑舅哥哥多浑虫。晴雯没有家,也没有亲人会为她赎身。她只能一辈子呆在贾府做奴才。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寒,无权无势的丫鬟,身上却看不出多少奴性。晴雯在贾宝玉面前,架子可大了,贾宝玉说他几句她就开怼。最后贾宝玉无奈只能哄她,还拿扇子给她撕。看到这里你都会怀疑,到底晴雯是贾宝玉的丫鬟,还是贾宝玉是晴雯的小厮? 别的丫鬟都挤破脑袋巴结贾宝玉,亲近贾宝玉。而晴雯呢,贾宝玉叫她陪自己一起洗澡,她想都没想一口回绝。她也喜欢贾宝玉,她也想当宝二姨娘,但是她更想光明正大地做人。不肯做偷鸡摸狗见不得人的勾当。更不肯以色相去引诱贾宝玉。 如果晴雯要用色相去引诱贾宝玉,我想,怡红院其他丫鬟都只能靠边站了。但是,晴雯自始至终都没有这样做。
  • 薛宝钗是一个内心很压抑,充满冲突的人。其实她很早熟,小时候就看过《西厢记》《牡丹亭》这一类的爱情小说,后来被大人发现,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都丢开了。再加上她一直吃冷香丸,压制着体内的“热毒”,所以表现出来一副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样子。
    薛宝钗看禁书比贾宝玉和林黛玉还要早,但是她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看过,连宝琴写诗写到了《西厢记》《牡丹亭》的典故,薛宝钗还假装自己不知道,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做两首为是。” 看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薛宝钗真会装啊,自己小时候明明都看过,还假装没看过,不知道。还是林黛玉洒脱真实,她说:“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是啊,戏台上天天唱天天演的,谁没听过呢。薛宝钗明明懂得,却要装作不懂得。明明看过,却要装作没看过。把天然的本性压制住,然后戴上一副假的面具展现给世人,其实她活得挺累的。
  • 贾母
    生日:农历八月初三 节日:灶君生日 习俗:祭灶 寓意:灶君俗称一家之主,正合贾母身份。
  • 巧姐
    生日: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七巧节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习俗:乞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 寓意:暗示巧姐巧遇恩人,为刘姥姥所救。也暗示她跟板儿的姻缘。
  • 薛蟠
    生日:农历五月初三 节日:端午节前 寓意:五月初三还没到端午节,暗示薛蟠品行不端。
  • 探春
    生日:农历三月初三 节日:上巳节、女儿节、《兰亭集序》诞生日、王母寿日 习俗:踏青 寓意:暗示探春书法写得好。暗示探春将来成为王妃,身份尊贵。
  • 林黛玉
    生日:农历二月十二 节日:花朝节 习俗:少女剪彩绸挂在花枝上,叫做“赏红”。 寓意:林黛玉是所有花的花神。
  • 薛宝钗
    生日:农历正月二十一 节日:穿天节 习俗:妇女将有孔的小白石子系在头上求子。 寓意:没有结果。
  • 贾元春
    生日:正月初一 节日:春节 习俗:放鞭炮 寓意:一年之首,元日为启元的意思,因此也是太祖太爷的生日。
  • 晴雯出身真的很低贱吗?
    晴雯的判词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宝玉说晴雯被撵出去肯定会死,因为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这就是征兆。 袭人很生气地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越不过我的次序去……” 为什么晴雯的判词特意强调她身为下贱? 为什么袭人用那样蔑视的语言来骂晴雯? 晴雯出身真的很低贱吗? 看起来,晴雯和袭人、麝月她们都是贾府的丫鬟,没什么太大区别啊?而且晴雯还是大丫鬟,虽然不及袭人,但是也算等级高的,做的都是细活。 她跟别的丫鬟有区别吗? 有。 贾府的丫鬟一般有两种出身。一种是拿钱到外面买来的,比如袭人。还有一种是家生子。家生子的意思就是爹妈都是贾府的奴才,那么自己一出生便是贾府的奴才,世世代代都是贾府的奴才。比如鸳鸯。 但是晴雯并不属于这两种,晴雯很特别。她是赖嬷嬷送给贾母的。也就是说,晴雯原本是赖大家的一个丫鬟。赖大跟贾府什么关系呢?赖大家也是家生子,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贾府的奴才,只不过后来贾府开恩,解除了赖大儿子的奴籍,赖大的儿子赖尚荣一出生就是自由人,小时候读书写字,长大了还在贾府的帮助下做了官。 但是赖嬷嬷和赖大,以及赖二还有他们的媳妇,还是贾府的奴才。所以晴雯就相当于是奴才家的奴才,这样晴雯的出身就比袭人和鸳鸯还要低。 在袭人眼里,晴雯出身非常低贱,跟她完全不能比。袭人一直都认为自己出身比别的丫鬟高贵,为啥呢?因为袭人原本是自由人。她的父母,她的亲戚全部都是自由人。当时是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把袭人卖到了贾府。 所以,袭人一直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是自由人出身,不是家生子,更不是晴雯这种,奴才家的奴才。 但是比较搞笑的是,袭人自诩出身高贵,但是她身上的奴性特别强烈,她做奴才做得特别好,贾母认为她做事谨慎稳妥,给了宝玉。王夫人更是把袭人当作自己的心腹,格外青睐。宝玉也格外看重和依赖袭人。 袭人在自己容貌并不是很出众,针线活也不是最好的情况下,成功成为宝玉的准姨娘,月钱比赵姨娘还多一吊,可见她是多么会做奴才了。 而她看不起的晴雯,却是贾府特别没有奴性的一个丫鬟。她从不阿谀奉承;从不刻意讨好;从不背后告状;从不偷偷摸摸。哪怕在贾宝玉面前,她也是挺直了腰杆说话,从来没有半点奴颜卑膝。 当然,在主子眼里,一个缺少奴性的奴才不是一个好奴才,晴雯下场悲惨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 看反面就会活,看正面就会死。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镜子?
    是的。这面镜子就是《红楼梦》里面描写的风月宝鉴。出现在《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对凤姐动了淫心,凤姐设计教训他,在寒冬腊月让他在穿堂冻了一夜。这贾瑞一夜未归,被爷爷打了三四十板子,不许吃饭,跪在院内读文章。就这样悲苦万状,贾瑞竟然淫心不改,又去找凤姐。 凤姐见他犹是未改,便又设计教训他。让他写了一百两的欠条,又倒了他一头一身的屎尿。这贾瑞知道凤姐捉弄他,“因此发一回狠,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内。”“自此满心想着凤姐。”可见这贾瑞欲根未断,犹未悔改。 后来他在不断的意淫手淫的摧残之下,得了重病。直到一天一个跛足道人拿着风月宝鉴来救他,告诉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背面,要紧!要紧!”贾瑞照反面,看到的是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又照正面,镜子里是凤姐在招手叫他。于是他就去镜子里跟凤姐云雨。如此几番,贾瑞精尽而亡。 正面和反面,究竟哪一面是真相? 镜子的正面是贾瑞心心念念不忘的凤姐,是红粉佳人,是温香软玉。镜子的反面则是一个骷髅。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一百年之后,再美的红粉佳人,不都成了骷髅骨了么?可知红粉佳人即是骷髅骨;骷髅骨即是红粉佳人。一切都是幻相,都会破灭。 而贾瑞就是被幻相所迷,失去了自己的本性,最后因此而丧命!如果贾瑞能够从镜子的反面骷髅骨中领悟到红粉佳人就是骷髅骨,跳出幻想,他就不会死。 很多人认为镜子的正面是幻相,是假相,而镜子的反面才是真相。其实不然。《红楼梦》有个戚序本,戚序本在第十二回前面有一首小诗: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花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碎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镜子的反面和正面都是我们的心念幻化而成。都是镜花水月,都是幻相。红粉佳人是幻相,骷髅骨也是幻相。世人都爱红粉佳人,都憎骷髅骨。跛足道人让贾瑞看反面的骷髅骨,就是要用贾瑞对骷髅骨的“憎”去破他对红粉佳人的“爱”。如果可以破,那贾瑞就必不会死。 但这终究还不究竟。因为骷髅骨仍然是镜中花水中月,仍然是个幻相。不是真相。用骷髅骨的相去破红粉佳人的相,依然是在爱憎心二元对立中打转。只有领悟到红粉佳人和骷髅骨都是幻相,既没有红粉佳人,也没有骷髅骨,跳出爱憎心的二元对立机制,这才是真正的领悟了空性。
  • 《红楼梦》是一本旷世奇书,只是可惜曹雪芹只给我们留下了前八十回,后面四十回是他人所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遗憾。在前八十回,我们看到了一个万分疼爱林黛玉的贾母,一直是支持宝黛姻缘的。但是到了后面四十回,贾母竟然和王熙凤合谋“调包计”,让宝玉娶了薛宝钗,而林黛玉则在他们成亲的当晚含恨而死。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顾外孙女死活的贾母。到底贾母是不是真心支持宝黛姻缘?
    为了还原真实的贾母,尊重曹雪芹的本意,我们必须抛开后面四十回,只看前面八十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接近曹雪芹的本意,接近原著真实刻画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六岁丧母,贾母随即派人来姑苏要接林黛玉到自己身边。假如贾母真的不在乎这个外孙女,她就大可不必费这么大的周折,自己给自己添麻烦。毕竟一个六岁的小姑娘接过来,是要长期抚养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贾母一开始就想好了,要接林黛玉过来亲自抚养。这一个举动就足矣证明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有多深。 一见黛玉,就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还对黛玉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一个“独”字,就刻画出贾母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贾敏是如何地宠爱了。在贾母的心里,贾敏是她的心头肉,贾赦贾政都要靠边站的。这么疼爱的女儿去世了,该有多么伤心!而这个女儿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孤女,这叫贾母如何不疼?所以,贾母把自己对女儿的爱全部都倾注到林黛玉身上。饮食起居一如宝玉,连自己的亲孙女都暂且靠后了。 黛玉来的第一天,宝玉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说他胡说。宝玉又说虽然未曾见过,但是看着面熟,就当是旧相识,今日只作久别重逢。贾母听了这个话很开心,说:“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贾母一开始就把宝玉跟黛玉放在一起。一个桌子吃饭,一个床上睡觉。希望他们兄妹能够和睦相处。将来长大之后结为夫妇,只有这样贾母才能够放心。假若要她把自己疼爱的外孙女嫁到别家去,她怎么能够放心得下! 所以,宝玉和黛玉从小儿就耳鬓厮磨,天天在一起,贾母是很支持的。她平常说话也经常把宝玉跟黛玉并提,说“我的两个玉儿”、“我属我的两个玉儿可恶”,还说宝玉和黛玉是两个小冤家。 冤家有三个含义: 一、仇人 二、情人 三、泛指似恨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 贾母说宝玉和黛玉是小冤家,肯定不是仇人,也不是情人,而是偏向第三个意思,似恨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 宝玉和黛玉感情很深,但是他们却不能大胆直白地表露心意,只能含蓄地暗示,所以造成了许多误会。再加上有金玉良缘的舆论,林黛玉压力很大,经常跟宝玉吵架。所以贾母才说他们是小冤家。
  • 《红楼梦》为什么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红楼梦》当居其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西游记》。主人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这四个是什么?孙悟空是一只天生地长的石猴;猪八戒是天蓬元帅下凡投错了猪胎,生就一副猪的嘴脸的妖怪;沙和尚是卷帘大将下凡。他们三个都不是凡人。 唐僧呢?看起来是个凡人,但是他也有大有来头的,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所以他也不是普通的凡人。《西游记》讲的是这四位历尽坎坷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中出现的大部分都是神仙和妖怪,《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书中的人物都是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英雄,也不是普通人。 《水浒传》属于英雄传奇,描写的是梁山好汉的故事。梁山好汉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所以,四大名著前面三个描写的都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只有《红楼梦》与此前的小说完全不同,它没有写神魔妖怪;没有写历史英雄;没有写江湖侠客……它写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上至达官贵人,王爷王妃,下至贩夫走卒、丫头小厮,还有僧、道、戏子、娼妓、乞丐……凡是社会上有的,《红楼梦》无所不包。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所以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红楼梦》之前,小说的主人公多半是男性,女性极少出现。就算是出现,也是配角,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所以在《红楼梦》之前的小说中,很少有特别鲜明的女性形象。 而《红楼梦》不同,大观园里除了贾宝玉是男的,其他的全部都是女孩子。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刻画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女性形象,以林黛玉、薛宝钗为首的金陵十二钗是代表。这对于传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是一次彻底的颠覆。 作者借贾宝玉之口,大肆赞美这些青春年少的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所以,《红楼梦》的作者不同于以往古典小说的作者,他反对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具有超前的平等意识和悲悯情怀。这是《红楼梦》另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红楼梦》写的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物,作者透过小说想要探索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人究竟是什么?人这一辈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生到死,这一个过程究竟有什么意义?作者思考的是人类的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所以《红楼梦》它是一部探寻生命意义的小说。正如作者书中所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是写给懂它的人看的。
  • 贾瑞到底是帅哥还是丑男?
    贾瑞长得帅吗?根据《红楼梦》的描写,贾瑞应该长相一般,绝对称不上帅。 《红楼梦》并没有描写贾瑞的长相。假如他是个大帅哥,玉树临风啥的,那曹雪芹肯定会描写出来。但是没有写,说明外貌不是很出众。 大家都知道薛蟠是个双性恋,只要是长得好看,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统统都不放过。 当初为了跟冯渊抢夺香菱,不惜让人把冯渊打死。后来看到柳湘莲英俊潇洒,他死皮赖脸去纠缠,柳湘莲忍无可忍,把他骗到苇塘边狠揍了一顿。 看到贾家义学里有漂亮的小男孩,他也假装去上学读书,私下包养漂亮的小学弟。先是金荣,后来是“香怜”和“玉爱”,凡是长得漂亮的他都不放过。但是贾瑞也时常在义学帮助爷爷管理,从没见过薛蟠对贾瑞有什么意思。可见贾瑞容貌绝对不是上乘。 但不得不说,87版电视剧贾瑞的扮演者马广儒长得还是很不错的。马广儒长相俊美,气质儒雅。他演过不少古装的影视剧。来到《红楼梦》剧组,他本来想演贾宝玉,但是导演安排他演贾瑞,他很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有这么个情节。贾宝玉的玉不见了,大家怀疑是贾环偷了,探春就叫贾环过来,想套他的话。贾环看见姐姐叫自己过去,高兴坏了,兴高采烈地跑过去问:“是不是你们的诗社邀请我参加?”结果竟然不是。不仅不是邀请他参加诗社,而且还盘问他知不知道贾宝玉的玉在哪里。贾环气坏了。
    这个情节在跟《红楼梦》续书写的不同。续书写的是平儿直接问贾环,探春没有说话。但是我觉得87版这个情节改得特别好。好在哪里呢? 一、探春怀疑贾环偷了玉。可以看出探春跟贾环一向就不亲。她一直亲近贾宝玉疏远贾环。而且丢了玉就怀疑贾环。其实贾环真的没偷玉,他以前也没偷过东西。但是作为亲姐姐,竟然毫不犹豫就怀疑自己的亲弟弟,还亲自盘问他,可知在探春眼里贾环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贾环其实一直很想跟自己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和他们一起开诗社、喝酒、赏花什么的。可是他一直被权力中心所排斥,哥哥姐姐玩耍从来不叫他。 他是个边缘性的人物。当他得知亲姐姐探春叫自己过去的时候,简直心花怒放,还以为是来找他参加诗社了,兴冲冲就去了。但是却失望而归。 读到这里,真的觉得贾环太可怜了。明明是贾府的公子,但是因为自己是庶出,就遭人歧视,处处受排斥,过的日子跟贾宝玉真的没法比。赵姨娘虽然心里重视贾环,疼爱贾环,但是她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贾环,也不懂怎么去教育贾环,总是动不动就骂贾环,把贾环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的贾环,最后就真的变坏了。
  • 《红楼梦》没有“她”字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红楼梦》里没有“她”这个字。在指代第三人称的时候统一使用“他”,不分男女。其实不光是《红楼梦》,整个古代文学作品里,都没有“她”字。 “她”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为什么刘半农会有这个提议呢?主要原因是当时英语的东渐。大家都知道英语里第三人称代词是分性别的。男性是“he”,女性是“she”。但是在汉语里面并没有一个字来对应这个“she”,导致当时很多翻译家经常把“she”翻译成“他女”、“那女的”,十分混乱而且不雅。所以刘半农才提出把“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来使用。 其实“她”这个字并非刘半农创造,而是古已有之。只是在古代它并不是常用字。在古代这个字读“姐”,意思也跟“姐”一样。可以说,刘半农是借了这个字的形,赋予了它新的读音和含义。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早期的白话文作品中,作家们经常用吴语中的“伊”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鲁迅、周作人的作品里就经常使用“伊”这个字。但是随着“她”字的传播和普及,使用“伊”字的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可以说刘半农的提议,结束了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使用的混乱,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力。鲁迅高度赞扬刘半农,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了一次“大仗”。 “她”字的出现和使用,说明了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不仅是读音上会发生变化,意义上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要结合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
  • 当今社会,嫁入豪门是许多女孩的梦想。在《红楼梦》里,也有一个想要嫁入豪门的女孩。她叫傅秋芳。
    傅秋芳的哥哥傅试,是贾政的门生,因贾政比较青睐,所以这个傅试混得还不错。傅试一心想让妹妹跟豪门贵族结亲,但是豪门贵族都瞧不起他家,嫌他家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所以这个傅秋芳就一直待字闺中直到她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在现代社会也就刚刚大学毕业,还年轻着呢。但是在古代社会,二十三岁已经是妥妥的大龄剩女了。 可是傅试还是不死心,痴心妄想,竟然把这个主意打到了贾宝玉的身上。时不时派遣两个婆子过来贾府走动走动。 这个傅试也太不现实了,傅秋芳已经二十三岁,贾宝玉当时十五岁还没到,相差八九岁,贾政会愿意?王夫人会愿意?贾母会愿意? 你以为人家贾宝玉找不到合适的贵族小姐吗?想嫁给她的豪门千金多着呢?怎么会看上你这个寒门小户人家的大龄剩女呢? 只可惜后八十回遗失了,看不到傅秋芳后来的结局。但是她有那样一个看不清现实,痴心妄想的哥哥,实在是不幸。就算是傅秋芳侥幸嫁入了豪门贵族,就真的一定能够华丽转身,成为贵族夫人,过上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吗? 看看贾府的邢夫人和尤氏这两个从贫寒人家嫁入豪门的贵族夫人吧。她们俩在贾府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丈夫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婆婆也不待见,就连下人都敢欺负。没有实力对等的娘家撑腰,日子着实难熬。 所以,灰姑娘嫁入豪门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的酸楚则不为人知。婚姻还是门当户对,两个人的家庭差不多才好。
  • 尤二姐遇到了凤姐,就好比小绵羊遇到了大灰狼,只有束手就擒的份,根本就没有招架还手之力。
    要是尤三姐没死,她跟凤姐遇上,还可以算是棋逢对手,倒有部好戏看。 尤三姐托梦给尤二姐说:若妹子在世,断不肯令你进来,即进来时,亦不容他这样。 要是有尤三姐在,尤二姐也不会如此悲惨。只是可惜尤三姐饮剑自尽,留下尤二姐一个心软意痴的弱女子在世上饱受欺凌,受尽折磨,吞金而死。 尤二姐尤三姐,一个吞金,一个饮剑,都是为情所害。
  • 贾琏跟王熙凤同房竟然要平儿在旁边伺候。古人真的是太开放了。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写了这么一段文字: 那周瑞家的……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人舀水进去。 这一段写得非常含蓄。脂批这是“柳藏鹦鹉语方知”的写法。 但是有个想不通的问题是:为什么贾琏跟王熙凤同房,要平儿在旁边伺候着?古人就这么开放吗?真的令人咋舌。 后来才明白,其实不是开放,而是古人根本就不把丫头当人看。在他们眼里,丫头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没有自我,没有情感,就是个会说话的物件。 这种把人不当人看的观念和做法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平儿真的太可怜了。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