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媚读史

秋媚读史

网易号

关注
7755粉丝
19关注
15.0万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3枚勋章

历史并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都说父爱如山,作为父亲的康熙也不例外,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同样操碎了心。当然,不同的儿子,他也会区别对待。老大心狠手辣、老二朽木不可雕,康熙恨铁不成钢,也只是将他们关押;老八假仁假义,康熙还是给了他亲王爵位。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胤祥是孝子,为何还要故意冷落他?
    秋媚读史
  • “毙鹰事件”是胤禩争夺皇位的“滑铁卢”,他成了最大受害者,其他阿哥也因此少了一个有力竞争者。
    雍正王朝的“毙鹰事件”,历史真相更诡异,康熙与胤禩恩断义绝
    秋媚读史
  • 岳钟琪是一位传奇人物,“奇”在整个大清王朝两百多年就他一位汉人大将军(年羹尧是旗人)。雍正称他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
  • 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接连夭折?
    富察的第一个皇子,雍正赐名为“永琏”,连乾隆都说这是“隐然示承宗器之意思”,将来把克成大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乾隆立储的时候虽然严格保密,但这只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心里都清楚诏书上写的谁。 乾隆的皇子不止一个,能当皇帝的就一个,永琏接班,其他人就上不去。 在母凭子贵的宫廷,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才能地位永固。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去,只有先除掉最大的对手。后来的永琮,从名字也能看出,继位人非他莫属。 乾隆过于明显地提前暴露接班人,是对富察皇后的疼爱,也将她置于危险的境地。侯门深似海,后宫的妃子,各个都心机深沉,不排除是某个妃子处于嫉妒或给自己的儿子开路,对富察皇后所生的皇子下手。
  • 富察皇后为什么二度丧子?
    满清帝王将相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面上看,富察的两个皇子都是因疾病而去世,深究下去其实是受大清医疗环境的限制。 十八世纪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已经逐渐走出中世纪,医疗科技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反观大清,君臣以上国心态,实行闭关锁国,拒绝同世界接轨,一次次地错过发展机遇。 即使开明的康熙皇帝,在打开一个对外交往的小窗口时也是诸多限制。康熙曾经身患疟疾,得益于西方传入的金鸡纳霜才痊愈。但是这位帝王却没有推广西医和西药的想法,而是将其藏于深宫,这也导致其宠臣曹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去世。
  • 秦国南下灭巴蜀,蜀国为何屡次叛乱?
    第一,文化差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严厉执行法家思想。蜀国被纳入秦国之后,实行秦国的制度,一时之间难以适应。秦国的文化在蜀国会水土不服,秦国的官吏难以融入当地; 第二,秦国的高压统治。对于巴蜀而言,秦国属于侵略者,必然会引起当地的抵触。秦国占领蜀国之后,把蜀国变成粮仓,掠夺不少蜀国资源; 第三,民族矛盾。当时巴蜀人与秦国人,属于不同民族。秦国的突然介入,改变原有的生活习俗。 秦军在战国时期是一支虎狼之师,在攻陷蜀国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 N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罗斯
    08年,罗斯以状元身份入主公牛。在新秀合同期间,他就加冕MVP,一度被认为是“乔帮主”的接班人。无奈天妒英才,罗斯饱受伤病折磨,并迅速沦落为江湖的边缘人物。 伤病愈合,罗斯凤凰涅槃,上演王者归来!
  • 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司马肜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肜是一个清静修行,比较谨慎,没什么才能的人。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封司马肜为梁王。正因为其平庸,没什么才能,所以也没有司马师与司马昭那么大的光环,史书上关于其记载也不多。 在当藩王的时候,因与张蕃结交,被司马炎削减一个县。整体上看,司马炎对其还是比较信任,委以要职,并大加封赏。公元300年,司马肜与司马伦联手,罢黜贾南风。当时辅助司马伦,官拜宰相。
  • 继承人之战,聪明的曹植为何败给了曹丕?
    曹操选择继承人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候选人的政治才能才是核心因素。 曹植的聪明才智主要体现在文学上,但是政治才能欠缺,也没有多少行军打仗的经验。曹植也是一个任性的人,平时喜欢喝酒,酒后误事。他继承了曹操的文学才华,却不具备成为一个政治家的才能。 曹丕位列文学三曹,自然文学水平也不差。重点是曹丕从小就跟随父亲一起南征北战,实战经验丰富,有很强的政治才干与军事才能,能够守得住家业,在曹操死后,能够驾驭文武百官。另外,曹丕年长,在继承大位时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在考虑谁为继承人的时候,朝廷重臣支持曹丕。袁绍、刘表立幼子而亡的经验教训就在眼前,这也是曹操需要考虑的因素。
  • 司马懿为什么害怕曹睿?
    司马懿是一个被政治耽误的“奥斯卡级别的演员”,他的“害怕”很可能是装给皇帝以及政敌看。 曹家从曹操开始就有防范司马懿的传统,曹操生前就断言司马懿会干涉家事,有不臣之心,多次交待曹丕对司马懿要严加防范。曹丕对司马懿也是既用也防,临终前却让司马懿成了托孤大臣。 曹叡当上皇帝,也继承了曹家防范司马懿的传统,对司马懿一边重用,一边防范。这个曹叡,比曹丕更有魄力也更有手腕,多次打压司马懿。曹叡继位后,年纪轻轻,主少国疑,而司马懿功劳过大,必须压制。皇帝上位之初,需要树立威信才能政由己出,而司马懿就是皇帝集权最大的障碍。
  • 宋江为何不把起义进行到底?
    宋江的起义是一个农民起义,其本人也具有局限性。宋江思想保守,虽说“替天行道”,却态度不够坚决,当形势比较好的时候打起了退堂鼓。 他出身于一个传统家庭,接受的教育也是正统的儒家忠君思想他。当朝廷开始“招安”,宋江就出现动摇。宋江的起义,一开始反的就不是朝廷,而是社会的不公平。 整个梁山内部统治集团,以宋江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以农民为主体的部队,必然充满小农意识,朝廷实行怀柔政策就会出现分化。许多人只为求个朝廷的认可,以及功名利禄。
  • 孔明挥泪斩马谡,你觉得该斩还是不该斩?
    站在诸葛亮个人情感角度,不该斩。马谡是诸葛亮的私人秘书,誓死追随诸葛亮,每天鞍前马后,是诸葛亮的嫡系。 站在整个北伐大业的角度,该杀。守街亭之前,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如果街亭失守,就会奉上人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纪律严明才能服众。只有杀马谡,才能立军威。 站在马谡个人生涯的角度,不该杀。马谡为蜀国尽忠职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以先降职,让其吸取经验教训,然后给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站在蜀国的角度,必杀。规则适用于所有人,如果因为马谡而开了一个口,往往会上行下效,到处徇私舞弊,最后防不胜防。
  • 同为书生,熟读兵法,却为何陆逊比马谡更高一筹?
    历史上,即使师出同门者不可胜数,然而最后的成就也是千差万别,蒋干与周瑜是同窗,一个官拜东吴大都督,一个只是曹魏一小官;袁绍与曹操,一个昏庸,一个英明……同样的学历,不代表同样的能力与成就。 马谡虽然熟读兵法,然而确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仅仅是一个未毕业的军事学博士。而陆逊不仅是熟读兵法,并且有实战经验,在读兵法的同时还参与过吕蒙夺取荆州的军事行动。 马谡一直都在诸葛亮身边,如同一朵温室里的花,经不起大风大浪,一实战就倒。陆逊出生就是名门望族,从小就接受最优质的贵族教育,眼界、格局、心理素质自然不在话下,出道后经历风吹雨打,夷陵一战定乾坤。
  • 周武王如何顺利地建立了周朝?
    第一,天时。商朝末年,统治者腐朽没落,纣王大兴土木,残害忠良。商朝内部分崩离析,对外部各诸侯的控制力减弱,给了周朝发展壮大的机会。周武王乘机扩充势力,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战略格局; 第二,地利。周武王所占地盘,沃野千里,粮草等战略资源充足; 第三,人和。周武王治理的周王朝井井有条,从上到下团结一心。商朝的地方属国也出现离心力,开始支持周朝。姜子牙的辅助,让周武王如虎添翼。周文王的励精图治,为周武王打下基础。
  • 和坤位高权重,为什么不造反?
    清朝中期,君主专制已经达到巅峰。表面看和珅权倾朝野,在皇帝面前却不堪一击。乾隆在的时候,和珅只能俯首帖耳;乾隆去世,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为了树立皇威,必然会拿他开刀。 和珅作为文臣,手中无兵。嘉庆作为乾隆正统的传位皇帝,是天下人都承认的,和珅没有合法性。
  • 李国庆和俞渝夫妻一场,晚上还在看《雍正王朝》,第二天就上演现实版的“八王逼宫”。可惜李国庆既没有雍正的魄力,也没有十三爷保驾护航,只能让位俞渝。
    夫妻店模式在起步阶段可以同舟共济,做大了就容易同床异梦,最后同室操戈。
  • 余国柱是康熙朝的重臣,颇有经济才能,在朝廷平“三藩”期间,多次提出筹饷良策。
    他是明珠党的骨干成员,当上武英殿大学士后,与明珠关系更加紧密,时人称之为“余秦桧”。
  • 胤礽被立为太子后,索额图负责拟订太子礼仪。索额图故意抬高胤礽的礼仪规格,其实也间接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为他日后与明珠争权夺利攒足了筹码。
  • 太平天国的“雷人”头衔
    洪天佑是洪秀全的第五个儿子,但被过继给了杨秀清。杨秀清被杀后,洪天佑继承了他的一切财富和地位。 1861年,洪天佑又被洪秀全加上头衔: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后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东王九千岁。
  • 富察皇后是一位很节约的人,她当皇后十三年,很少佩戴珠宝翠玉,大多装饰品都是绒花制作。
    每年春天,后妃都会做荷包给皇帝。别的妃子用金丝银线,唯独富察皇后用鹿皮制作。富察皇后这样做,是在仿照大清关在时的样式,以此提醒乾隆不要忘本。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