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计划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份,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速扩张

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正式确认,公司正在探索出售其中国业务部分股份的可能性,旨在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将现有约8000家门店规模扩展至20000家。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本土品牌瑞幸咖啡与库迪咖啡凭借低价策略与快速门店扩张,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净利润达12亿美元,超过星巴克中国业务的7.4亿美元;门店数量方面,瑞幸已突破1.6万家,远超星巴克中国的7750家。此外,茶饮品牌跨界布局咖啡市场,进一步挤压星巴克生存空间。

面对竞争压力,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持续疲软。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收入同比下跌6.77%至7.84亿美元,平均客单价与同店交易量分别下跌8%与6%,同店销售额降幅达14%。这一颓势促使星巴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售部分股份、引入本土资本成为破局关键。

据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已与多家私募股权公司及中资企业展开接洽。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PAG)等国际私募巨头,以及华润集团、美团等中资企业均被视为潜在买家。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预计将于近期访华,与潜在投资者就股权出售事宜进行谈判。

高盛作为牵头方,已主导初步阶段的流程。尽管交易尚未明确时间表,但消息人士称,相关资产估值或达数十亿美元,远超市场此前预期的10亿美元。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强调,公司希望保留“有意义的股份”,并明确表示不急于达成交易,以确保合作方与品牌战略高度契合。

星巴克出售股份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加速门店扩张与本土化运营。Brian Niccol在财报会议中指出,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巨大,但需通过更灵活的商业模式应对竞争。引入本土资本后,星巴克计划将门店数量从8000家提升至20000家,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及下沉市场。

此外,合作伙伴的加入或为星巴克带来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运营与本地化产品创新等资源。例如,与美团合作可强化外卖配送能力,与华润合作则可借助其商业地产资源加速门店选址。这一战略调整与麦当劳、百胜餐饮集团此前出售中国业务股权的路径相似,均旨在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快速扩张。

若交易达成,星巴克中国业务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本土资本的介入或推动其商业模式创新。例如,合作伙伴可能推动星巴克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特色产品,或加速数字化会员体系建设。同时,星巴克门店规模的扩张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或面临更大压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商业经济论坛
进圈子,查看精彩内容
热门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