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拦不住,根本拦不住!虽然江西儿童医院称不想被打扰,但是网友还是一如既往的送,既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那必须让医护暖心一把!

这几天许多网友们给上次两万八救护车的医护随员们送锦旗,医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不被打扰还要继续工作,但是网友们拦都拦不住,有寄送的,还有去现场送的,估计这两天医护人员都感受到大家的暖心了吧。
这件事被扒出来龙去脉后,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医院的做法根本没有错,错的是唐先生反咬一口,以为等自己孩子好了以后,有机会腾出手来网爆医院收费,但没想到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成想事态发展成了网爆自己,他如今拿到了退款是高兴了,可他却堵死了许多人的求医之道,这样的结果大家怎么会他的错误买单。
这么久了,唐先生也没有现身出来吐出半个字,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送锦旗温暖一下医护,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通医患之间的隔阂,才能让后面的患者能有好的机会,毕竟谁也不想万一哪天轮到自己,却被冷漠无情回复一句:不知道!
总之,谁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堵死生命的通道,嫌贵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既要用还要抱怨,更不能用完以后再翻旧账!你们觉得呢?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随手拍的两幅锦旗。

一个落款写着深圳网友,一个落款写着全国网友。内容都是对于这起转运事件的高度肯定:医者仁心、大义担当。
而事件的起因是2025年4月8日,江西一名患有爆发性心肌炎的患儿唐某某,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时病情突然加重,急需转院到上海的专业医院进行抢救。但由于该院不具备跨省转运条件,主治医生就帮忙联系了南昌一家民营医院——赣医医院,安排救护车进行转运。
这趟跨省救人之旅,全程约800公里,赣医医院安排了两名医护人员随车,并携带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算是保障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过问题出在费用上:司机开口就要2.8万元,还要求分成两次打到个人账户,没有给出详细费用清单,也没开发票。
好在孩子到了上海后顺利脱险,家属后来越想越觉得费用不透明、不合理,于是向卫健委投诉。
针对此事,有网友长篇大论,写了自己的看法。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当地的医疗主管部门对这件事情态度。这个事情作为医院医生来说,为了抢救病人,出发点是好的,具体方法可能有点瑕疵。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人命关天,医生冒了很大的风险,还好最终人抢救过来了。要是抢救不过来的话麻烦更大了。
这次事件,目的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过程也是最好的。最后病人家属质疑救护车费用问题,最后医生不落好,救护车退钱的结果,让全社会反思。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种情况是医疗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了解医院的具体情况和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种情况就无语了。另一种情况是上级领导了解医院的情况,为了平息家属投俗不顾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的这个处理决定。殊不知这样会伤了一众医护的心。
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主管部门,也是医护的上级主管部门,不能给与医护人员该有的保护,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广大医护人员的利益和声誉。上级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也需要纠正,大家能不能摸摸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凭良心办事。
- 800公里的路程,救护车跨省转院,收费2.8万元,没明细、也没发票。换成是谁,可能都会觉得……这钱花得有点冤?但是,事发背景不能忽略。
此次事件是因为孩子已经生命垂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家人急得不行,强烈要求转院到上海的大医院,希望能有更好的治疗条件。
可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当地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虽然治疗得及时,但不具备跨省转运的救护车资源。为了救孩子性命,主治医生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才联系到南昌一家民营医院的救护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据说患者家属联系的费用,需要大约20万。
6月18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通报:确认赣医医院在这次转运中确实存在收费不合理的情况,已经责令医院退还多收的钱,并暂停其医疗转运服务。通报中提到,这次转运确实配备了专业医护和ECMO设备,但在费用方面却没说清楚该怎么算,监管也存在漏洞。同时,江西省内已经明确叫停所有转运医疗服务。
这起事件的发生,可谓影响深远。医生拼尽人脉、资源去救一个孩子,哪怕不属于自己的医院,哪怕承担巨大风险,他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这一趟夜行八百里,载的不光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份对生命的责任与坚持。而在事后却被一张发票、一笔费用拉回现实,甚至牵连整个转运体系被叫停。
于是,网友们清醒过来了。除了口诛笔伐“肇事者”,给涉事医院发来锦旗,也是给这些医生打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寒心啊!孩子的命救回来了,医生却被投诉了。以后谁还敢拼尽人脉去帮忙?如果善意总是动辄得咎,下次还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吗?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