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十年,老伴儿子要结婚,我偷听到他们对话后,决定送他一套房

泽泽先生
2025-06-24 16:00·辽宁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请理性阅读!
我跟老伴张慧再婚十年,感情一直很好。
但是我跟继子张凯的关系却很疏离。
张凯马上要结婚了,在帮他筹备婚礼时我始终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
一天傍晚,我无意中听到张凯和张慧在低声交谈。
"妈,我知道他对您很好,"张凯停顿了一下,"但我真的很难把他当成亲生父亲对待。"
"凯子,你……建国这些年对我们的付出,你应该很清楚啊。"张慧低声说。
过了好一会儿,张凯突然说了一句话,他的话却让我直接僵在原地……

01
我叫周建国,今年55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我的妻子张慧比我小两岁,是一名中学教师。
我们再婚已经十年了,感情一直很好,生活平淡却温馨。
唯一的问题是我与继子张凯之间的关系始终有些疏离。
张凯今年28岁,在一家外企工作。
早在他母亲二婚时,张凯就对我心存不满,觉得我"入赘"张家是为了房产。
尽管后来矛盾有所缓解,但他对我依旧保持距离,称呼我时也只是喊"老周"。
"凯子最近怎么样?有一阵子没见他了。"一天晚上,我和张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随口问道。
张慧放下手机,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他挺好的,对了,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我问道。
"凯子要结婚了,和小玲。就是去年过年时带回来的那个姑娘。"张慧兴奋地说。
我点点头:"挺好的,小玲是个不错的姑娘。"
张慧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建国,你知道...现在结婚成本多高。"
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想让我帮忙出点钱?"
"凯子说他自己能搞定,但我知道他工作才几年,积蓄有限。"张慧轻声说,"我们是一家人,能帮就帮一把。"
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十年了,张凯从未对我表现过亲近,反而一遇到事情就开口要钱。
"我帮他出钱,他会领我的情吗?"我试探地问。
张慧听后有些难堪:"凯子是个好孩子,只是嘴硬心软..."
"行吧,"我叹了口气,"毕竟是一家人。"
张慧感激地握住我的手:"建国,谢谢你。"
我勉强笑了笑,心里却不是滋味。
十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理解。
可我和张凯之间,似乎始终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我是他母亲的丈夫,却不是他的父亲;我住在这个家里,却好像永远只是一个客人。
"妈,他答应了?"当晚,张慧接到张凯的电话,我听到她回答:"答应了,你爸说会帮忙的。"
电话那头传来张凯不屑的声音:"他不是我爸,别这么叫。"
张慧看了我一眼,尴尬地转身走向阳台。
我坐在沙发上,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

02
我勉强答应帮忙,但心里对继子的态度始终存疑。
我决定观察一下,看张凯到底会不会在婚礼筹备中表现出一丝对这个"继父"的尊重。
周末,张凯带着未婚妻小玲回来吃饭。
席间,张慧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婚礼的各种细节,而我则一边微笑着一边默默观察张凯的表情。
"妈,我和小玲打算简单办,不想太铺张。"张凯说。
"怎么能简单呢?这是人生大事!"张慧有些着急,"建国已经答应帮忙了,你不用担心费用问题。"
张凯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不用他破费,我自己能搞定。"
"凯子!"张慧有些生气,"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小玲连忙打圆场:"阿姨,我们真的想简单点,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这样。"
我心中五味杂陈。
为了不让张慧为难,当张凯的婚礼筹备工作正式开始时,我主动提出帮忙张罗,却发现自己被张凯"隔离"在外。
无论是婚礼的场地选择还是宾客名单,张凯都不征求我的意见,甚至直接将我排除在讨论之外。
"老周,这些事我们自己来就行,您忙您的。"每次我提出建议,张凯总是这样回绝我。
张凯的未婚妻小玲对我倒是客客气气,但也显得有些拘谨。
一次,我碰巧遇到她一个人在客厅等张凯。
"叔叔,谢谢您愿意帮我们筹备婚礼。"小玲礼貌地说。
我笑了笑:"应该的,你们是年轻人,我能帮就帮一把。"
"凯子其实...他不是有意对您冷淡,他只是..."小玲欲言又止。
"我明白,"我打断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
小玲看着我,眼里有些同情:"叔叔,您真是个好人。"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赞美,却让我心里更加难受。
在这个家里,我似乎永远只能是个"好人",而不是家人。

03
我感到自己像个多余的人,甚至有些后悔答应帮忙出钱。
几天后,我在书房整理资料,听到张凯在客厅接电话。
"是啊,婚房的事基本定了。"张凯说,"装修风格我和小玲已经商量好了。"
我不由得停下手中的活,竖起耳朵。
"我妈?她当然会跟我们一起住。至于老周...我们结婚后再说吧。"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让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始终是个外人。
我走出书房,试图和张凯沟通。
"凯子,关于你们的婚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我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问道。
张凯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老周,这些事不用你操心,您只要安心过日子就行了。"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我的期望。
我转身走回书房,心里一片冰凉。
这套房子是我再婚时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下的,虽然登记在张慧名下,但我始终觉得这也是自己的家。
现在,张凯似乎在暗示,婚后我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张慧似乎察觉到我的心事,轻声问:"建国,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转过身背对着她,"就是想些工作上的事。"
第二天我请了半天假,独自去了城市公园。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我开始思考自己这十年的付出是否值得。
我对张慧是真心的,也一直希望能得到张凯的认可。
但现在看来,我似乎永远无法融入这个家庭。
回家路上,我路过一家房产中介,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先生,您是想买房还是卖房?"一位年轻的置业顾问热情地问道。
"我...我就是看看。"我犹豫了一下,"如果...如果我想给继子买套房子,有什么建议吗?"
置业顾问眼睛一亮:"您是个好继父啊!现在适合投资的小区有很多,我可以给您推荐几个..."
我听着她的介绍,心中却在天人交战。
是继续为这个始终不接纳我的家付出,还是保留自己的尊严?
"谢谢,我再考虑考虑。"最终,我礼貌地婉拒了置业顾问的热情,走出了中介门店。

04
我终于忍不住找张慧谈心。
晚上,趁着张凯不在家,我坐在餐桌旁,看着正在收拾厨房的张慧。
"慧子,我想问你个事。"我斟酌着语句,"你对咱们这套房子的安排是什么想法?"
张慧的手明显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擦拭着碗碟:"什么意思?"
"我是说,"我深吸一口气,"将来这套房子...你是怎么考虑的?"
张慧放下手中的抹布,转过身来面对我。
她看起来很不自在,支支吾吾地说:"凯子是我唯一的儿子,房子最终还是要留给他的...但是建国,你别多想,这是我们的家..."
我听后有些失望,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永远只能是个"局外人"。
"我明白了。"我平静地说,"房子是你的,你有权决定怎么处置。"
"建国,我不是那个意思..."张慧着急地辩解,"我只是..."
"没关系,"我打断她,"我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疏远张慧和张凯。
工作之外,我把自己关在书房,翻看着过去的照片和文件。
这些年,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那么多,是否真的值得?
张凯对我的冷漠,张慧的偏心,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为这个家付出。
周末,张凯又来家里商量婚礼的事。
我借口工作忙,躲在书房不出来。
张慧敲门送来晚饭,眼中满是担忧:"建国,你还在生气吗?"
"没有,"我勉强笑了笑,"我只是在思考一些事情。"
傍晚,我走出书房去客厅倒水,无意中听到张凯和张慧在阳台上低声交谈。
"妈,我看老周这几天情绪不太对劲。"张凯说。
"他...可能是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张慧叹了口气。
"我知道他对你很好,"张凯顿了顿,"但我真的很难把他当成父亲。"
"凯子,建国这些年对我们家的付出,你应该看在眼里。"张慧低声说。
然而张凯接下来的话却让我直接愣在当场,手中的水杯差点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