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6月23日,“毒贩女头目年仅17岁”的词条,登上热搜。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成员,竟然大多都是未成年。
而销售的毒品,更是隐匿于生活中,难以察觉。
更可怕的是,犯罪团伙还会利用各种引诱手段,销售毒品。

快速上头,极其容易成瘾。
随着警方介入,进行抓捕后,央视亲自出手,曝光了整个贩毒过程。
各个细节令人细思极恐,简直太可怕!

贩毒案件侦破过程
时间来到2024年8月,常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举报热线突然响起。
电话中,热心群众向民警举报,在辖区一家宾馆有人吸毒。
接到举报后,警方迅速行动。
在热心群众提供的地点里,民警抓捕了4名嫌疑人。

他们聚集在宾馆里,吸食着一种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
民警立即将他们逮捕,并进行了尿样检测。
发现4名嫌疑人身体里,均被检测出了新列管的麻精药品异丙帕酯成分。

那么,这些嫌疑人,是从哪里购买的毒品的呢?
根据4名嫌疑人的描述,他们是从一个名叫“小丫头”的手里,获取毒品的。
这时,民警一听立即警惕起来。

因为名叫“小丫头”的女子,早在7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售卖电子烟,进入到警方的视野里。
但在当时,警方检测了“小丫头”销售的电子烟中,所含的物质却并不明确。

没有证据,就无法对她进行打击处理。
不料,仅仅间隔1个月,“小丫头”竟然再次作案,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视。
为了摸清楚这个“小丫头”贩毒团伙的整个链条,警方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最终,警方发现这个“小丫头”,名叫王某婷。

先后曾多次购进含有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多种毒品成分的“上头电子烟”。
随后,竟然在多名未成年的协助下,将这些电子烟给分销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王某婷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一条从外地贩卖到常州的运毒路线和贩卖团伙,终于浮出了水面。
警方立即开启了集中行动,抓捕了12名贩毒嫌疑人以及38名吸毒人员。

可怕的是,这个贩毒团伙成员,竟然有多个未成年人。
而主要头目王某婷,才仅仅17岁。
她第一次接触电子烟,是在3年前,一次朋友的聚会上!

贩毒女头目
王某婷出生在南方某二线城市,家里不算贫困,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餐馆。
平日里生意繁忙,早出晚归,对她的关注和陪伴少之又少。
从初中开始,王某婷就常常独自在家,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爱。

在叛逆期中,她的性格变得敏感,脾气又倔。
经常偷偷跑出去玩,结识了不少社会的闲散人员。
三年前,14 岁的王某婷在一次朋友组织的生日聚会上,第一次接触到了 “上头电子烟”。
昏暗的房间里,烟雾缭绕,音乐震耳欲聋,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吞云吐雾。

这时,突然有个朋友递给了王某婷一支造型炫酷的电子烟。
还悄咪咪的告诉王某婷,吸一口就能忘掉所有烦恼,超级带劲。
出于好奇和想要融入群体的心理,王某婷接过电子烟尝试了一口。

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眩晕感和兴奋感席卷全身,她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之后,王某婷就陷入到了电子烟的圈套里,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只有14岁的她,平日里并没有多少零花钱。
而一支“上头电子烟”的价格,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昂贵的。


一开始,王某婷为了买这种电子烟,不惜省下早餐钱、偷偷拿家里的钱来满足自己的 “瘾头”。
随着吸食量的增大,购买毒品的花销让王某婷难以承受。
这时,她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倒卖 “上头电子烟” 能赚取差价。
于是,她通过之前结识的朋友,联系上了毒品上家。
多次购进大量含有毒品成分的“上头电子烟”。

王某婷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在学校周围的网吧、KTV为据点,利用社交软件建立起来自己的分销网。
她在朋友圈频繁的发布一些炫酷的电子烟照片,配上特殊诱导性的万文案,进行营销。
更可怕的是,王某婷还拉拢身边和她一样混日子的同学、朋友,进行分销。

在这个贩毒团伙中,王某婷不仅负责进货、定价,还制定了一套“奖励机制”。
根据团伙里,每个人的分销数量,给下线提成,成为了贩毒团伙的女头目。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未成年人上当呢?警方也给出了分析。
原来,一些未成年人难以抵御这种上瘾的诱惑。

一方面,他们对金钱有着不一样的渴望,想要购买家长不能够提供的新潮电子产品和名牌衣服,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于是,很快就陷入分销电子烟的圈套中。


另一方面,有的年轻人觉得吸食电子烟很酷,为了融入这个群体,自甘堕落。
盲目的跟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更没有想到毒品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危害。
那么,上头电子烟有着怎样的危害呢?

新型毒品的危害
上头电子烟乍一看,和普通的电子烟几乎一模一样。
它们同样有着小巧便携的烟杆,造型上有经典的圆柱款,也有酷炫的扁长款;
颜色更是五花八门,大小也与普通电子烟相近,轻松就能塞进衣服口袋或小包里。
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区别,这也让它更容易蒙混过关,悄悄流入市场。

然而,看似无害的“上头电子烟”内里却暗藏玄机。
它的烟油中往往添加了依托咪酯等毒品成分。
依托咪酯原本是一种临床麻醉剂,微量使用时能快速抑制神经兴奋,让人产生眩晕、兴奋感。
人体吸食后,这些成分会迅速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流遍全身。

在神经系统方面,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导致吸食者出现判断力下降、反应迟缓等问题。
对心血管系统而言,可能引发血压异常波动、心跳紊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心肌损伤。
“上头电子烟”的成瘾性和毒害性远超想象。
许多人第一次吸食后,就会被那种强烈的“上头”感觉吸引。

短则几天,长则几周,就会产生依赖。
成瘾后,一旦停止吸食,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呕吐等戒断症状。
长期吸食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会导致记忆力衰退、精神萎靡。

甚至引发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严重者还可能因为心血管问题的诱发猝死。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06-23:贩毒女头目“小丫头”被抓!年仅1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