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近期,日本、美国和菲律宾海上执法部门在日本海域开展新一轮联合演习。日本联合其他国家在海上不断搞事情之际,却大肆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不仅一路紧盯中国双航母动向,还对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维权执法妄加猜测。
日本海上保安厅、美国海岸警卫队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首次在日本周边举行三国联合训练。日本《产经新闻》称相关演习活动是考虑到中国加强在东海和南海的活动,"展示日美菲团结"。

石破茂(资料图)
美日菲三国近日在南海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海警演习,演练课目包括模拟船只碰撞及海上救援行动。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称,此次演习旨在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加强区域合作,以应对海上安全挑战。然而,据《日经亚洲》报道,参与演习的菲律宾船只由日本出资建造,这些舰艇通常用于监视在南海活动的中国船只。
军事分析指出,近年来,日本、美国与菲律宾在海军和海警领域的联合行动愈加频繁,日本还不断向菲律宾提供武器装备。这些举措的最终目标,是推动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持续挑衅,以此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
从日本的角度看,其背后至少有两方面考量:一是在钓鱼岛方向,中国海警常态化的维权巡航对日本构成压力,日方试图通过在南海挑起事端来分散中国的注意力;二是日本正积极充当美国“印太战略”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利用海洋争端构建对华包围圈,强化其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角色。

石破茂、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在不断采取小动作的同时,日方还频频对中国正当的海洋活动进行无端指责。无论是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的维权执法,还是航母编队在远海的例行训练,都是中国行使主权和开展正常军事活动的体现。日方的污蔑与炒作,反映出其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的发展,企图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来限制中国在海洋领域的正当行动。
尽管表面上是海上执法合作,但从时间、地点、内容及参与方的表态来看,这一行动被普遍解读为针对中国的一次带有明显政治意图的“战略操弄”。
从演练的安排来看,其区域选择敏感,时间点也与近期中菲在南海的摩擦、日本在东海的频繁炒作高度重合。而“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长期以来被西方用作对华遏制框架的口号,在此次演练中被再次高调提及,进一步凸显其背后的地缘政治意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练的内容比去年在菲律宾近海的版本更加贴近实战化,甚至邀请“媒体”现场观摩,明显意在对外塑造“中国威胁”的舆论氛围。一些美国智库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类联合行动未来将成为“常态机制”,目的是构建所谓“区域应对链条”,从而压缩中国在周边海域的战略空间。

石破茂(资料图)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美方主导下,“海警”这一原本属于民事执法范畴的力量,正逐渐被赋予更多战略功能,成为西方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灰色工具”。这种角色转变,不仅模糊了海上执法与军事行动之间的界限,也大大增加了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一旦在海上出现摩擦或“擦枪走火”,这些被赋予“前沿战略”角色的海警力量,很可能成为局势升级的导火索。
综合来看,此次美日菲联合海警演练,名为合作,实为遏制;表面执法,意在战略。它不仅反映了地区安全形势的复杂化趋势,也折射出某些国家正通过“灰色地带”手段,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围堵。这种趋势若持续发展,无疑将加剧地区紧张,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海上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