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一沓莱阳老照片,五处旧地标藏着几代人的回忆。照片里的莱阳街景,电线杆斜拉着电线,自行车铃铛叮铃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影院的门头真讲究,红砖墙配木窗棂,那时候看场电影能乐好几天,能乐好几天。你记不记得?老影院放《小花》那天,后排姑娘哭湿了半条手帕。
再看莱阳农学院老校门,1951年的牌子还挂着,现在主校搬去青岛,这儿成了莱阳校区。老校门没变样,可从前扛着锄头来上课的学生,现在都抱上孙子了。老服装市场的仿古建筑门,比现在的广告牌耐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门前停满自行车,一排蓝的、绿的、黑的。
那会儿买件的确良衬衫要挑半天,现在逛商场半小时能买一身。五龙北路上的西至泊百货大楼,旁边紧挨着莱阳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场里唱吕剧、演电影,票比过年杀猪还难抢。
老辈人说,剧场柱子上刻着“1958”,现在那柱子还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站的老照片最扎心,绿皮车喷着白汽,背包的、挑担的挤成一团。现在汽车站挪了地儿,可当年送孩子去外地上学的眼泪,还在照片里晃。
这些老地标,拆的拆、改的改,没变的是咱心里的“莱阳味儿”。有人说老房子破,拆了建高楼多好;有人蹲在老墙根儿掉泪,说拆了就找不着回家的路。老建筑拆了能建新楼,可老邻居的笑声、老柜台的吆喝,拆了就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阳农学院搬走二十年,还有毕业生专门回来拍老校门;服装市场拆了十年,老商户还念叨“门洞里的风”。
你家附近还有哪些老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老澡堂的大锅炉,还是胡同口的老槐树?
老照片能存百年,可咱嘴上的“那会儿”,得靠一辈辈人往下传。文中部分老照片年代久远,具体细节以史料为准。你心里藏着莱阳哪处老记忆?
评论区聊聊,别让它们跟着老照片一起“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