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3000买"智慧头戴"想变聪明!用了10天喊退钱!网友:效果显著啊!智商已提升!河南的小王(化名)最近可郁闷坏了,本想花钱买“智慧”,结果感觉交了笔结结实实的“智商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王姑娘长期熬夜,感觉脑子像生了锈,记性越来越差。这事儿她偶尔会跟对象念叨念叨。

可是,大数据时代下,个人的每一次言语都可能被精准捕捉,小王频繁念叨后,一款售价3150元的智慧头戴产品广告便出现在了她的手机里……

商家在商品详情上的描述可谓是天花乱坠:深层次作用大脑前额叶!激活大脑神经元!增强学习认知能力!显著提升记忆力!

本来,小王还有些犹豫,3150元价格也不低,但看它的宣传,小王感觉戴上就能瞬间变学霸!小王心动了,决定下单购买!

当小王和男朋友满怀期待地戴上。说好的“电流穿透大脑”、“影响脑电波”呢?啥感觉没有!俩人不死心,坚持戴了十几天。结果?记忆力?纹丝不动! 小王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莫不是真踩坑了?

小王赶紧去看商品评价,好家伙!不少买家都在喊“没效果”、“智商税”! 这下小王坐不住了,找商家理论。

商家的回复,堪称“甩锅”教科书:我们卖了好几年几千台了,要是智商税能卖这么久?你才戴了不到10天,急啥?得继续用才有效果!

小王瞬间明白了:商家就聪明在“效果时间”上! 它故意不说清楚到底要用多久才有效! 等你傻乎乎戴满14天(网购无理由退货期通常就14天),想退?已经来不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王留了个心眼,去国家专利网一查,商家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些“核心技术专利”,压根查不到! 唯一能查到的,就是个过期的外观设计专利!

小王怒了!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她认为商家虚假宣传构成欺诈,要求退一赔三(3150退回来,再赔9450,共12600)。但商家只肯退货退款,还扬言要“准备资料反诉”小王!

事情报道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哈哈哈效果不是出来了吗?买之前不知道是智商税,买之后知道了!这智商提升得多明显啊!”

“商家:需要戴15天以上才有效。网友:因为第15天就过了退货期是吧?套路玩得溜!”

“干得漂亮!虚假宣传必须告!支持退一赔三!查专利这招绝了!对付这种商家就得这样!”

从法律层面分析:小王为啥能要求“退一赔三”?

释案说法

1. 商家涉嫌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商家虚构产品的使用效果,宣称能“深层次作用大脑”、“显著提升记忆力”等,但无任何可靠科学依据或专利支撑,列出查不到的“专利”,误导消费者认为产品技术先进可靠,属于虚假宣传。

隐瞒关键信息,对“需要多久见效”含糊其辞,利用时间差规避无理由退货期,诱导消费。商家的行为违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涉嫌欺诈。

2. 消费者小王是否有权要求“退款”?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小王购买“智慧头戴”的核心合同目的是获得其宣称的“提升记忆力”等功效。商家虚假宣传,导致小王签订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小王有权解除合同,要求退还货款。

3. 消费者小王能否主张“三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综合商家虚构功效、伪造、误导性使用专利信息、模糊效果时限等行为,并考虑其专业经营者身份,其行为高度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因此,小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三倍赔偿(即增加赔偿金额9450元)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商家声称“资质齐全”(如营业执照、产品质检报告等),这仅能证明其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及产品符合基本安全标准,完全不能抵消其在产品功效宣传、专利信息披露方面的欺诈行为。资质齐全不代表宣传内容可以虚假。

小王的遭遇,给大家上了一堂消费警示课,想靠“头戴”变聪明?不如多读书多睡觉!小王这3000多块,算是给大伙儿交了个“避坑学费”。希望她维权成功!更希望市场监管部门好好管管这些玩“智商税”把戏的无良商家!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你的防骗高招!(来源:1818黄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