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战线僵持,双方损失惨重,国际社会对冲突的关注持续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6月20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发表讲话,他明确表示“俄罗斯人民和乌克兰人民是同一个民族,”这算是直接戳到了泽连斯基的肺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他还挑明了,俄方要的不仅仅是乌东四州,而是对乌克兰全境的领土!当前普京气势正盛,那么另一边已经捉襟见肘的泽连斯基还能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的领土诉求与历史叙事

普京在论坛上宣称,俄罗斯与乌克兰人民属于同一民族,援引基辅罗斯的共同历史,主张乌克兰全境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与俄罗斯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论述直接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提供合法性依据,普京指出,俄罗斯士兵的推进代表领土归属,暗示俄军控制区域应被视为俄罗斯领土。

他提出四项停战条件:乌克兰需承认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四州归属俄罗斯,接受俄军实际控制线作为永久边界,解除可能威胁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更换现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条件实质上要求乌克兰放弃主权,接受俄罗斯的军事成果,普京会有如此言论基于长期地缘战略考量。

他提到1991年乌克兰独立时承诺的“中立无核”原则,指责乌克兰背弃承诺,为俄罗斯干预提供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他还警告,若乌克兰使用“脏弹”等非常规武器,俄罗斯将采取强硬回击,暗示核报复的可能性,这一表态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冲突升级的担忧。

尽管面临多轮制裁,俄罗斯通过转向亚洲市场、扩大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及发展国内替代产业,维持了经济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虽受限制,但通过印度、土耳其等中间国转售,仍保持了较高收入。

国内农业和军工产业也因战争需求而增长,部分抵消了制裁影响,这种情况使俄罗斯能够持续投入军事行动,支持普京的战略目标,但冲突如今还没结束,这就要提到双方为何会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突根源

俄乌打了这么久,冲突根源涉及多方面的原因,而北约东扩是主要触发点,自1999年以来,北约五次扩大,新增30个成员国,军事前沿逼近俄罗斯边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乌克兰将加入北约写入宪法,触碰俄罗斯战略底线,普京多次要求北约承诺不吸纳乌克兰,但遭拒绝,导致矛盾激化。

2022年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后,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区仅剩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历史与民族矛盾直接把调性拉高,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约58%的居民为俄罗斯族,使用俄语并认同东正教文化。

2014年乌克兰“去俄化”政策引发族群对立,顿巴斯分裂运动兴起,乌克兰继承苏联约30%的工业体系,顿巴斯的煤炭和钢铁资源使其成为战略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的“同一民族”就是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联系,为领土诉求提供依据,能源博弈是冲突的另一关键因素。

乌克兰是欧洲天然气运输的重要过境国,控制着约40%的俄罗斯对欧天然气管道,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减少通过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转而依赖“北溪”管道及亚洲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则试图通过与西方合作开发黑海天然气资源,减少对俄依赖,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控制权争夺进一步凸显能源在冲突中的战略地位,俄罗斯通过占领核电站削弱乌克兰能源自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攻势与战术调整

普京讲话前一天,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过去一周实施六次高精度集群打击,目标包括乌克兰军工设施、防空雷达站及北约雇佣兵驻地,展现了俄军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还在乌克兰东北部的苏梅地区建立深度达10至12公里的缓冲区,普京表示不排除进一步推进的可能性。

这些行动反映了俄罗斯通过军事压力扩大控制区域的意图,为谈判争取更大优势,俄军作战方式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乌克兰无人机技术的威胁及俄军装甲车辆储备减少,俄军减少机械化突击,转而使用民用车辆、全地形车和摩托车进行快速作战。

6月17日,俄军在托列茨克方向发动突袭,使用装甲车和全地形车,乌克兰方面称击毁了部分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5年4月,俄罗斯国防部将摩托车作战纳入进攻战术,显示在资源有限环境下的灵活调整。

西方制裁导致零部件短缺,维修重型装备的难度增加,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频繁打击俄军后勤线,迫使俄军分散补给点,增加了作战复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进步显著,2024年其无人机产量增长两倍,对俄军形成持续威胁。

俄军通过部署电子战设备和加强无人机防御,试图抵消这一劣势,但仍需不断调整战术以维持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俄乌打了三年还没有一个彻底的结果。

国际反应与和平前景

普京的“全乌”主张引发西方强烈反响,西方媒体认为,这一言论挑战领土完整原则,用“军事强权”取代主权平等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博社指出,普京的领土诉求聚焦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但“全乌”表述可能预示更激进目标。

西方担忧,若普京诉求实现,可能动摇国际法基础,影响其他地区争端,乌克兰内部面临政治与社会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表示愿意与普京举行最高级别会晤,希望2025年内结束冲突,然而,国内经济因战争重创,2024年乌克兰GDP预计萎缩10%,通胀率高企。

东部战线居民对政府的不满加剧,部分地区因战事疲惫呼吁停火,泽连斯基需平衡国内压力与西方支持,维持抗战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对谈判持谨慎态度,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莫斯科不会为短暂停火放弃战略优势,仅在乌克兰停止接受外国军事支持时考虑停火。

除此之外,俄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普京与泽连斯基会谈存在风险,可能因乌克兰政权合法性问题导致谈判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事上,俄乌对抗持续激烈,6月20日,俄军发射86架无人机,乌克兰击落70架,但敖德萨等地空袭造成人员伤亡。

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推进,试图巩固战果,俄军预计到2025年6月底伤亡可能达百万,凸显战争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依赖西方武器支持,但弹药短缺和后勤压力限制其反攻能力,未来,俄乌冲突走向取决于战场态势、国际调解及谈判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普京的强硬表态可能促使西方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同时推动俄罗斯与亚洲及全球南方国家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在讲话中提到,俄罗斯正转向亚洲,寻求构建更平衡的世界秩序,反映其对西方主导体系的不满,然而,愈演愈烈的冲突还是使得和平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25-6-21关于《普京55分钟讲话未提及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此前称“准备与俄举行最高级别会晤”》
观察者网2025-6-21关于《普京:新的世界秩序如同“日出”,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