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梗死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病种之一。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近年来,泰州四院卒中中心不断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落实“百万减残工程”,助力健康泰州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87岁的刘奶奶在家突然倒地不起,等家人发现时,她已经不能说话,右侧偏瘫,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赶紧将她带到泰州四院。泰州四院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卒中中心诊治绿色通道,开始抢救。

“头颅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结合她的病史和初步检查结果,我们随即建议静脉溶栓治疗。”神经内科主任周仁华介绍。

时间就是生命!此时距离刘奶奶发病已过去约1小时,卒中中心团队确认刘奶奶无禁忌证后,快速给予溶栓治疗。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本着“溶栓不影响取栓,取栓不影响溶栓,溶栓与取栓相结合”原则,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为其进行取栓手术。此时距离刘奶奶入院仅过去80分钟。

术后,刘奶奶生命体征稳定。第二天上午,周仁华查房时,发现刘奶奶的语言、肢体活动能力已基本恢复正常。

“脑梗死又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般脑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差,随着时间的延长,缺血半暗带(可挽救的缺血脑组织)范围越来越小,所以该病的救治关键在于及时开展血管再通、再灌注治疗,即在发病后的24小时治疗时间窗内,通过药物和器械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脑组织血流供应,防止脑组织进一步受损。”周仁华介绍。

泰州四院卒中中心不断加强卒中救治体系组织建设,通过多部门人员快速响应和规范化血管内治疗操作,大幅缩短抢救时间,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等疾病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脑梗死高危人群。但近年来,脑梗死患者年轻化趋势显著,目前我国45周岁以下人群发生脑梗占全部患者数量的5%至15%。“5月份,我们就收治了一位40岁出头的年轻脑梗死患者。”周仁华呼吁,预防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要从年轻时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吸烟、大量饮酒、少运动、熬夜、精神压力大等是导致年轻人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此外,肥胖人群比常人更容易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不稳定时,容易造成血栓,引发脑梗。因此,中青年人群想要远离脑梗死,一定要控制慢性病进展和体重,改善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室介绍

神经内科成立于2002年。历经2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被国家卫健委授牌“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泰州市卒中救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精准治疗联盟单位及帕金森病诊疗地图医院。泰州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21年海陵区人民政府授牌我科“十佳名医工作室”。2023年被江苏省卒中学会授牌“江苏省卒中救治联盟单位”。

近年来科室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专家多人,其中省“333”高层次人才3人,泰州市“211”高层次人才2人。另有2人入选泰州市“凤城英才”计划。科室已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5人,硕士7人。科室主持省级市级科技发展项目近10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科室下设脑血管病、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电生理、癫痫、痴呆、脑炎与感染头晕及头痛、神经重症等多个临床亚专业。配备有脑电图、长程视频脑电图、肌电图、TCD、动脉硬化测定仪、眼颤电图描记仪等多种先进的诊疗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仁华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卒中中心医疗总监。承担省级帕金森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泰州市医德楷模,区突出贡献专家。发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论文10多篇。

熟练掌握神经内科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肌无力、头痛、头晕、痴呆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带领科室规范化诊治帕金森病,癫痫、痴呆等病。建立医院卒中(中风)中心及脑病诊治中心。擅长运用手法复位治疗眩晕症,擅长诊治神经内科的一些疑难病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骏

主任医师,大内科科秘书。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组委员。先后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承担省级帕金森病适宜技术推广及泰州市社会发展项目。发表核心杂志论文10多篇。

熟练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肌无力、头痛、头晕、痴呆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擅长帕金森脑起搏器深部电刺激调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侍永伟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5年,2019年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修,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癫痫等相关疾病的研究及诊疗工作。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4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宇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先后在《J Neuropathol Exp Neurol》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著1篇;主要研究方向: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曾参与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

熟练掌握脑血管病、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病、癫痫、神经肌肉疾病、颅内感染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帕金森病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鞠强国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泰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

擅长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疾病、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疾病的诊治。累计收到患者感谢信300多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继升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安徽理工大学讲师。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神经肌肉电生理诊断专委员会委员。2015年在江苏省中医院进修肌电图。

擅长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病变、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开展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常规开展面瘫检查、运动神经元疾病检查及神经伤残损伤鉴定等。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颖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2024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肉毒毒素治疗中心进修,2025年获得经颅磁刺激(TMS)培训班合格证书。

熟练掌握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擅长头晕、头痛、脑血管病、癫痫、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对神经免疫疾病等神经内科罕见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经验。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 END —

医院地点

★公交线路★

1、市区可直达泰州四院的公交线路有3路、6路、10路、17路、18路、20路、21路、23路、118路、301路、302路、603路

2、市区2路、9路、13路、26路、G2路、K8路、168路、W3路东循环、W3路西循环、901路、901路夜至泰州一百、黄金家园、泰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沿鼓楼北路往北步行约200米,可以抵达泰州四院东门。

3、16路、112路、H1、W3路东循环、W3路西循环到沈毅中学,向东步行约500米,可以抵达泰州四院北门。

▍文章来源:泰州四院

▍版权属原作者,部分内容、图文来自网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来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