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件“红色传家宝”都是奋斗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革命先辈的信仰与荣光,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
“探寻红色记忆 凝聚奋进力量”——2025年闵行区“晒晒传家宝”红色文化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珍藏的红色物件与动人故事——泛黄的家书、斑驳的勋章、老旧的党费证、手写的革命日记……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品,背后却闪耀着不平凡的力量,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映照着普通家庭与时代同行的家国情怀。

6月14日起,本专栏将从征集到的“红色传家宝”中精选部分,带您走进这些“传家宝”背后的红色故事,让红色记忆可触可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新时代的闵行人在传承中赓续薪火,在实干中书写新篇。

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 、 大国工匠
这些荣誉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故事?
来看看王曙群 的传家宝
一起听他讲述他的奋斗 故事
我叫王曙群
1989年,
19岁的我从技校毕业分配到了新中华机器厂,
跟着师傅单培林学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

学徒第一课,
就让我受用至今。
记得当时,
师傅单培林让我给一个复杂的零件划线,
再根据这些线来加工零部件。
我划完后,
师傅默不作声地重新划了一遍。
结果,
我画的线和师傅划的线差了一毫米。
师傅以此让我明白了,
什么是精益求精。
师傅的一句话,
给了我无限的希望和能量。
接下来的三十多年,
我坚定、踏实地践行了
对“精益求精”的执着。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
首次完成交会对接,
上演了一场“太空之吻”,
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
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实现这一“吻”,
对接机构中的每套单机
必须经过各项试验,
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
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
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
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试验。

最难的时期,
是2011年首次“太空之吻”
对接机构交付前的两年,
我们的团队一天只能看到一次太阳,
就是在早晨上班的时候,
接下来的一整天
都在车间里工作、加班。
2019年,
我入选第七届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30年来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
我攻克机构研制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荣誉。
今天成绩的取得和当年师傅的
鼓励是分不开的。

我经常对工作室的年轻人说,
不能输在职业的起跑线上,
要勤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知识体系,
在工作中跟上时代的节奏,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脚踏实地,
传承弘扬航天精神,不断创新,
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

编辑 :林心怡
初审:赵若楠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