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中星 9C 卫星,意义非凡!
北京时间 2025 年 6 月 20 日 20 时 37 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 9C 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这一事件看似只是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又一次成功,实则蕴含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中星 9C 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该卫星起飞重量达 5.5 吨,设计寿命 15 年,整星功率 14.4 千瓦,有效载荷功耗高达 11 千瓦 。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在轨广电专用传输和直播卫星将全面实现国产化,这是我国航天技术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过去,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我们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制约,如今随着中星 9C 等一系列国产卫星的成功应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信息安全和稳定传输有了坚实保障。
从广播电视覆盖角度来看,中星 9C 将发挥巨大作用。自上世纪 70 年代中央广播事业局认识到发展卫星电视对解决广播电视覆盖问题的重要性以来,我国陆续发射了多颗 “中星” 系列卫星。2008 年 “中星 9 号” 让数千万家庭能直接收看北京奥运会盛况,标志着我国进入直播卫星时代;2012 年 “中星 2A” 有力推动了广播电视 “村村通” 向 “户户通” 延伸 。中星 9C 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山区以及海洋等地面网络难以触及的区域,能为更多民众提供高质量、丰富多样的广播电视节目,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
从商业航天领域来看,中星 9C 卫星的发射也有着积极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5 年预计将突破 2.5 万亿元 。中星 9C 卫星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发展,如卫星制造、火箭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服务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商业航天产业链中,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竞争力。
此次发射任务的执行火箭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属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 100 次的单一型号。2025 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多次发射,后续还有诸多发射任务安排 。中星 9C 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验证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更多重要卫星发射任务奠定基础,也为我国航天发射能力的持续提升积累经验。
中星 9C 卫星的成功发射,无论是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提升民众文化生活水平,还是在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巩固航天发射实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激励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